
《游园惊梦》小评论.pdf
6页人生如戏亦如梦——读白先勇《游园惊梦》《游园惊梦》 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园惊梦》展现了一卷流光溢彩的宾客图,刻画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奇女子蓝田玉,全篇利用多种艺术手法, 对人物心理和性格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小说散发着荒凉的美感,透出世事无常,繁华终逝之感伤评论界一直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欧阳子就曾宣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而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就连白先勇自己也认为这部作品是“整个写下来,最苦、最美的一篇”, “下了最大的功夫” 在《台北人》的卷首,白先勇引用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便足见这本集子所蕴含的沧桑感、兴亡感、凋谢感和怀念感这种历史感通过小说的丰富内蕴在《游园惊梦》 中得到最为充分的表露白先勇曾说 《游园惊梦》 写的是“美人迟暮的故事”,又说是“感于昆曲的式微而作”,作家告诉我们的是小说的故事层面:昔日蓝田玉,南京城里风光一时的钱大将军夫人,今日独居台湾南部民族寂寞中苦度时光;她今日来赴窦夫人宴会,却遭到冷落和遗忘在这儿,“今”与“昔”的对比更多的是呈现出钱夫人身世的凄凉。
其次,昆曲这一古典戏曲中的精华,由于曲高和寡,已趋于式微;在作品里,通过艺名蓝田玉的钱夫人这位昆曲名家的哑喉,不能再唱予以象征整篇小说充溢着古典文学的韵味,那贯穿全篇的昆曲旋律, 那富含古典色彩的人名、地名等等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篇古典气息十足的小说同时这也是一部成功运用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和自如转换叙述视角的杰作一、古典韵味温婉萦绕小说篇名《游园惊梦》出自于昆曲《牡丹亭》中的一出戏“游园惊梦” ,古典取名带给它的自然是十足的古典味小说中的人名也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学的滋养比如: “月月红”、 “桂枝香”、 “蒋碧月”,这些人名都与月亮有关, 而“得月台” 这个地方也带了这个 “月”字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化河床中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个文化意象,它进入许多文学作品, 人们只要一看到它, 就会不自觉地想到苍凉、 零落因此,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带有“月”的人名、地名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悲凉的氛围,从而凸显着作品的主题小说的行文中, 时不时穿插进昆曲的情节,无疑,这给小说增添了更多的古典文学的韵味在中国文学中,除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外,很少有作家能把音乐融入文学而又那么浑融一体的而白先勇却做到了 《游园惊梦》从钱夫人参加宴会开始,写到宴会结束钱夫人离开而收笔。
宴会中关于戏曲的情节, 有钱夫人与程参谋谈论《洛神》还有蒋碧月演唱“贵妃醉酒” ,伴着悠扬的胡琴,蒋碧月唱道“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 ”后来徐太太唱“游园”中的“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听着歌声,钱夫人的意识开始流动,无数记忆短片涌向她她想起自己在南京唱“惊梦” , 想起那美好而又遗憾的过去· · · · · · 音乐的唱词,曲牌名,以及戏剧名,穿插在小说的情节中,优美含蓄地描述出一些不便直接展示的情节, 从而衬托钱夫人的人物形象这种用古典名曲来含蓄的表达方式,最是小说是诗情画意所在 这些古典戏曲的引用,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念二、缤纷曼妙意识流叙事中的意识流手法是《游园惊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诗意地表达了梦境一般消逝的昔日时光,通过意识在两个时空之间的闲庭漫步,造成一种今非昔比, 佳期已逝的凋谢感和风霜感当叙事视角由全知转为自知, 也就是以蓝田玉的视角来叙述时,巧妙地运用意识流铸就了对过去细腻的勾勒和描述,带有私人的怀想和悲怆, 显得更为动人白先勇在回忆创作这篇小说时说道:“我写这篇小说时写了五次,前三次用比较传统的手法写内心活动,我都不满意。
起初我并没有想到要用意识流手法 女主角回忆过去的情绪非常强烈,也有音乐、戏剧的背景,为了表达得更好,尝试用了意识流手法此小说时分两条线索进行行文的,一条主线,一条暗线主线是钱夫人参加宴会的过程,暗线是她在宴会中的意识流动,随着戏曲声,她的意识忽前忽后,忽东忽西意识流表达的高潮部分在于蓝田玉听到《游园皂罗袍》唱段时,像是被击中般坠入回忆 多重的梦境与实境穿插, 今昔的时空界限完全被打破,她的心中混乱不堪,纷乱杂糅的情景一齐出现在眼前琴师吴声豪的笛音, 妹妹月月红与郑彦青两张醉红的脸,瞎子师娘为她算的命,与郑彦青唯一的一次交欢,钱将军临死前的遗言,一切都历历在目,织成一片纷呈而又顺畅的意识流动, 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大势已去的苍凉感和无常感在那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强烈的节奏感,在不断的意识回旋和愈演愈烈的节奏轰鸣中,人物内心的复杂意念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终于完全得悉钱夫人的身世经历,也窥探出她内心最深处的隐秘所有的描写中最为惊艳的是蓝田玉关于那次交欢的回忆和联想,在描述她带着轻微醉意的回想 “一生只活过的那么一次”时,文字泛着光泽,披着诗意,韵味无穷他们是那两匹马,眼睛像两团烧着了的黑火,在太阳下翻涌着融入,情欲变得热烈, 生命的欢愉爆发在阳光下, 裹挟着一种行将冲出束缚的力量。
蓝田玉那个时候才觉得活了一次,耗尽了自己旺盛的欲望另外, “钱鹏公钱将军的夫人啊钱鹏志的夫人钱鹏志的随从参谋钱将军的夫人钱将军的参谋 ”以及对于“妹子”、 “冤孽”的多次地重复, 这样的短句的反复回旋, 再现了蓝田玉混乱的意识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样的内心表白,把她所遭遇的无可调和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蓝田玉当年看到台下月月红和郑彦青靠在一起的两张脸,嗓子顿时喑哑,如今听唱段,饮花雕,忆往事,不禁又陷入愁苦,惘然和悲凉中,嗓子再次嘶哑,唱不出那情那意,因为一切都不再属于她,她能握住的只是回忆而已三、人生如戏亦如梦人生如戏 整篇小说中提到四折戏, 在蒋碧月与程参谋谈话中提到《洛神》 , 《洛神》是说曹子建与宓妃私通之事,影射钱夫人与郑参谋私通另外三折是《贵妃醉酒》 《游园惊梦》、 《霸王别姬》,都是梅派戏,反映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这四折戏是连贯的悲剧,都隐喻暗示钱夫人的命运 事实上,钱夫人在戏中戏外都扮演了相同的角色,遇到了同样的悲剧 如《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等唐明皇久等不来,一个人喝闷酒,后来和高力士喝通宵酒暗示了现实中是谁唱“游园惊梦”?不再是当年的王牌名角儿, 而是年轻一代的徐太太们。
而 《游园惊梦》这出曲子更是与钱夫人一生的命运兴衰大有关联因她会唱,所以钱将军毅然娶她为填房夫人更重要的是, 在唱“游园惊梦” 时,发现她的情人郑彦青与她亲妹子月月红的一段私情一阵急怒,钱夫人失去了嗓子若干年后,在台北窦公馆里,因为听“游园惊梦”,触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再度失去嗓音真是印证了:人生如戏人生无常,就像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变化,沧海桑田,以前的昆曲皇后,钱将军的宠儿,随着钱将军的去世,事过境迁, 她的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过去的一切均成为梦幻,任晚会上他人怎么称呼,催促,恭维,但钟爱的唯一会的绝学昆曲,她却再也唱不出来了对他们来说,过去的一切不会再来了,而到了唱《霸王别姬》时, 充满了凄凉、悲哀、 沧桑、失落之感,然而这是社会,历史时代所趋,不可逆转所以可以说钱夫人的命运悲剧,不是孤立的个人命运悲剧人生如梦钱夫人的升沉,爱情的失落时一场梦,来窦夫人家赴宴如入梦境,宴会中又一次坠入旧梦 她们既是骄奢淫逸的“人上人”,又是醉生梦死的“阶下囚” 正如《贵妃醉酒》中唱:人生在世如春梦,又如《游园惊梦》 中唱“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一旦梦被“惊破” ,便难逃《霸王别姬》的厄运与结局。
梦中梦,它道尽了人世沧桑,揭示了人生哲学,而又能和而不露,意犹未尽曾有过的繁华随时间消散,如今留下的也不过事断墙颓垣于是,在青春幻灭、爱情破碎、生命消亡、荣华尽褪的颓败图景中,小说凸现的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人生悲凉白先勇认为《游园惊梦》有“一种曲终人散的苍凉”,他将心血呕成的挽歌去讴歌一栋华厦的坍塌,将人物和时代之间真实联系起来,使读者走进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从而体会到这种历史变迁所带给人们的深刻影响, 在人物对过往的缅怀和喟叹中,显示出时间永恒的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沧桑, 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这正是白先勇锲而不舍追求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