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doc
15页老舍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且有着突出贡献的作家他 的小说描绘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市民世界然而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市民 世界里,他主要给读者展现了城市市民悲惨的生存状态、凄苦曲折的 人生命运和生活内在的韵味其作品在一方面表现着市民生活中的 喜、怒、哀、斥,另一方面让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启发,也让读 者通过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一、古老北平城市文化分析老舍作为北京一名普通的市民作家,他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 对那些普通城市市民生活的描写上,特别是市民的社会风气、民俗习 惯、行为方式、FI常生活等他在描写市民生活吋不会夸夸奇谈,更 不会捏造事实,而是很认真、很细腻、很本分地描写底层市民真实生 活,在他的作品中城市市民在中国黑暗社会中悲凉凄惨的生活遭遇和 个人不幸的命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老舍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 值,首先他从文化的角度来展现一部分北平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状况和 原有的面貌其次他以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真实的展现城市市民的 生活、住所等等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那么最合适的只有 文化——老舍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文化的作家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北平文化在老舍作品中关于北平文化 的思想内涵有三个层面:(一)老北平的传统文化这主要是指根深蒂固的北平传统文化,“出仕 —— 升官——权” 丄是这一文化的内涵。
主耍是一种重视政治事务,重视权利,排斥自 然和优秀的传统技术的心态这种心态产生了两方面的恶果:“一是 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威的依赖不仅是一种制度上的依赖,而且是内 在的心理依赖他们找后台、走后门、为了自身利益卖国叛国二是 知识者普遍的不学无术”⑵而生活在北平的老舍,他对于这种所谓 的传统文化持有一种讽刺和批判的态度老舍认为不重视自然和 的优秀技术,不仅使中国的优秀技术落后于西方,而且在北平形成了 一种因不学无术而出现的无聊、残害、自私自利、苟且、勾心斗角的 病态官场文化所以老舍通过他的小说,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北平生活 下被传统文化残害的市民,体现了北平传统文化的劣根性)老北平的外来文化这里主耍是指殖民地文化,是一种东方式的资本主义文化形态钱”是这一文化的“国魂” [3]o由于中国从1840年以后变成了双 半社会,侵略者除了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外,还将西方糟粕文化渗入 到中国文化中,使中国文化处在被侵害者的地位上,处在被动的受屈 辱的状态下在北平,大多数人吸收的是西方糟粕的文化,而对中国 优秀文化不够重视在外来文化中,老舍最主要的是通过新派市民去 表现西方糟粕的文化对中国人的残害,其次是通过中国人对于婚姻观 念的转变体现外来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因此西方糟粕文化严重影响 了中国市民的观念,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老舍一直持批判态度三)老北平的风俗文化这主要是指存在于市民H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风俗文化等,它 是北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在对老舍研究中,将老舍的风俗 文化化倾向归纳为两种理论其一,认为老舍主要目的是“运用民俗 风情塑造人物……而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会把所描写的那一幅幅 异彩纷呈的风俗画生硬的嵌入作品,他并不是作为渲染生活气息的一 种点缀,而是由表及里,深入挖掘,按着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将民俗 用来描写环境” [3];其二,认为“在老舍小说中着重强调地方性,不 仅是艺术上的需要,更是从批判封建的文化传统这种总的意图出发 的”⑷在风俗文化中,老舍主要通过封建的婚姻关系,來揭示家庭 伦理、民族性格改造等问题,一方面向人们展示北平市民的形象,另 一方面挖掘风俗文化中深层的思想内涵这三个方面相互补充,在现实生活中,是融为一体的在老舍的 作品中,将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如杲不清除这些封建时代残留下的 杂物,不改变当时北平不合理的制度,就不能彻底改变国人的命运, 所以只有将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意义上反映出北平市民文 化的深层内涵。
老派市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情愫、文化习俗这 种传统文化和风俗文化心理不仅支配着老派市民的行为方式,而且使 他们在个人独处、与人交往吋都墨守成规老派市民忍气吞声、敢怒 而不敢言,他们身上处处体现着自私、苟且,头脑中一直有北平的传 统文化,所以做事比较保守而新派市民身上体现的是外来文化,但 是也有传统文化和风俗文化新派市民阿谀奉承,投降卖国,他们大 多是接受过西方和中国教育的知识分子,可是他们只接受的是西方糟 粕的文化,他们在国家遇到危险的吋候没有用所学的知识去救国而是 去做卖国贼、叛徒新派市民并没有吸取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他 们只模仿形式,吸取糟粕文化新老派市民都是以各口不同的生活方 式与思想来反映当时北平的社会现状二、市民形象分析(一)老派市民形象这是老舍市民形象中塑造得最有影响力的一派人物他们虽然是 生活在城里,但身份仍然是“老中国的儿女们”⑸,一直受传统思想 的禁锢这类市民可以分为两类1 •奴才式的人物在小说《二马》中,老舍塑造了一个奴才式的人物,他是一个爱 面子、不爱思考、懒惰的人他不喜欢用脑思考,用眼观察,他的人 生哲学就是“好歹活着,至于活着是为了什么?⑹”除了结婚生子, 别的他就不去想。
而且马则仁,在伦敦街上行走时,很讲究的传统 礼节,见人就问好,更严重的是他被一群英国小孩跟在屁股后面骂他 是挨打的货,是懦夫,他也无动于衷,不会感到羞耻他讲究所谓个人 而子,可是丢尽了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和人格这是老舍将文化 中的市民形象故意移到西方文化环境里凸显出中国人的固有的不足 还有作品《离婚》中的人物张大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撮合别 人的婚姻,调解男女分歧,解除婚姻危机哪对夫妻不和,哪怕是他 自己出钱请别人吃饭,也要劝他们不要离婚他认为,只要大家维持 自己的婚姻,天下就会安稳太平张大哥不是一个人的大哥,他可以 是大家的大哥,为任何人做媒他认为两个人的身份、长相、年龄、 八字合适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对其他的一切他都不会去追问,只耍 经他介绍结了婚,就不能离婚,哪怕是有天大的理由从这里我们不 难看出,老派市民是一群顺民,他们只知道顺从传统,从不考虑在原有 的基础上前进与发展2.善良而又愚昧的人物《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他既是一位心地善良、内心正直的人, 同时也是愚昧的人他认为每个人耍知道满足,家庭才会和谐他认 为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是他一生艰辛付出的结果,视为他生命的全 部,所以他从不关心国家的安定,他只关心家里是否存够了全家人吃 三个月的食物。
他只知道用装上石头的大缸顶上大门,就可以保得平 安国家都快灭亡了,但他认为作为北平人不能忘了最起码的礼节, 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生口,虽然他是普通百姓,但是很讲 究所谓的体面与排场从这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善良却又愚昧的小 人物老舍通过祁老人,就是让中国人进行民族反思,从历史和时代 的不同角度去反思传统文化,摒弃文化的糟粕,通过创新、口强使中 华民族成为真正有智慧的民族强国)新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是有别于老派市民的,他们不会像老派市民一样传统, 而是思想逐渐洋化这类市民可以分为三类1・理想市民形象老舍先生在描写老派市民不足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表现一部分 市民性格中的优点老舍之所以很口然将西方观念移植到他要塑造的 理想市民身上,是因为他接受过一部分西方文化观念止如老舍在作 品中所说:“一个中国人能像英国人那样做国民便是最高的理想”巴 他就是以英国国民作为原型塑造出了理想市民形象如《赵子且》李景纯是一位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知识人, 他有雄心壮志,英勇无私,心中永远怀着爱国的意识,甘愿为国牺牲 一切表面看上去他像是中国古代的侠客一样在为民除害,可是仔细 想一想,如杲在当时只凭一腔热血,单纯的侠义行为是唤醒不了已经 麻木已久的国民的。
《二马》中李子荣,他也是学习过英国的先进科 学技术,接受过西方的先进教育,他用先进的知识,自由的意识来武 装自己,他是一位有知识、有理想、自主独立、脚踏实地的人,可以 说具备了现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像李景纯,李子荣这样的理 想人物虽然都有着侠客行为,但是他们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民除 害老舍就是希望中国国民的优秀人物能够兼具中西方文化中的优 秀方面虽然老舍先生塑造的这一类理想市民形象可能过于理想化, 同时也没有摆脱传统的侠义英雄模式,但是对当时的社会与民族发展 却有着深刻的影响2.过渡人形象老舍先生在塑造新派市民时述刻画了一类过渡人的形象这类 人物如《离婚》中的老李,他是接受过新文化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对 于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与愿望,是一位很聪明,善于精打细算,凭 着口己的本事养家糊口的人,可是在情感他又无法走出困境,最后在 情感道路上越陷越深O在他内心深处渴望遇到一个单纯善良,有热情, 像天使一样的女子,能给人带来快乐他对自己的那种高贵的品质, 感到很骄傲;但对张大哥那样热闹无聊的生活,感到厌烦;他想从口 己的生活中寻找一些快乐,但毕竟现实是残酷的,所以在现实面前他 连离婚的勇气都没有,他想摆脱婚姻的束缚,却一次有一次的选择妥 协与退让。
老舍描写的这类具有复杂情感矛盾的过渡人形象,给当时 的时代与社会增添了丰富的内涵3.“洋派”与“新派”的市民形象这类人物形象是老舍批判的一类新派市民,因为他们在中国传统 的封建社会中长大,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不足,同吋 他们吸取的是西方的糟粕文化,所以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闪光点如《离 婚》中张天真,他有着“长的身材、细腰、长腿,酷爱穿西装,喜欢 参加舞会看人跳舞,整FI夸夸其谈自己的理想,照镜子的吋候喜欢皱 起眉头,对柑橘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他经常拿着一双溜冰鞋到东安 市场闲逛,睡觉的时候乂喜欢穿着一身运动衣每天都很有原则, 要看三份报纸,却根本不关心报纸上的国家大事,只钟情于记录报纸 上影院戏院的广告” [8]o通过这个人物的细节描写,一个看似有着 文化知识但乂浅薄的市民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没有什么人生理想,也没有爱国的意识,但是不至于十恶不赦然而 当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以后,他因为忍受不了贫困的生活而投靠了侵 略者,心甘情愿的当一个连侵略者都鄙视的汉奸角色,为了富裕、安 逸的生活不惜卖国,自私自利,他对侵略者的忠心甚至让很多侵略者 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种一味追求安逸富裕的生活,丧失了作为中国人 最起码的人格尊严,老舍就是通过这些人物,向我们提解吋吋刻刻要 注意的身边的敌人,更警示当时的人们不要成为第二个祁瑞丰三、新派市民形象与老派市民形象之比较(-)相似的性格1・新老两派市民多具有丧失自我的柔弱性格老派市民马则仁是《二马》中的人物,他是旧文化环境下塑 造出的典型市民他懒散,爱而子又不脚踏实地,是受封建传统文化残 害的典型马则仁这类市民形象,已经被中国糟粕的文化洗脑,在他身 上处处体现着柔弱,服小,是在我们民族自身改革时应该剔除的无用 之物还有《老张的哲学》中的王德,“家里人在他神智不清时,给他 娶了一个根本不相识的陈姑娘来冲喜,他居然给冲醒来了,按理说 他该断然回绝或决然反抗,但他却不由的心软起来,开始与陈姑娘说 话,于是,他死心踏地帮助父亲做地里的工作,不敢再冒险去城中找 事”囹这就是王德,一个表面看起来独立、勇敢、自强,但是骨子里 却很柔弱的青年新派市民《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北平沦陷之后, 由于他受不了贫苦生活的煎熬,从一个贪图享怎的人沦为一个连敌人 都看不起的大汉奸,这是老舍极力讽刺的洋派青年无论是新派还是 老派市民,他们多有丧失自我,柔弱无能的性格。
2.新老两派市民多具有自私自利的苟且性格老派市民《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是个落后、不关心国家、口 私的国民,国家快灭亡了,可他关心的仅仅是他的个人利益,想顺利 进行自己的八十大寿,表面上他很重视礼节,但是面对好友钱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