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联合探索现代图书出版物流升级之路.doc
9页新华联合探索现代图书出版物流升级之路图书出版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随着广大民众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出版 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电子 出版等新技术对纸质出版物带来冲击,市场化竞争要 求出版经营更加高效敏捷,读者需要更快捷、更方便、 更高效地获取出版物,这对出版行业物流体系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在行业变革发展之际,隶属于中国出版 集团的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合”) 应运而生,致力于在新时期探索图书出版物流的升级 拓展之路带着使命成立的新华联合 新华联合成立于2010年5月13日,拥有国家一级总发行权资质,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的出版物流通 发行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沈致金对于新华联合的发展 前景信心满满他认为,新华联合的先天优势决定其 必然会成为先进的图书发行物流企业首先是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新华联合母公 司中国出版集团就是为适应出版业向集团化、规模化 改革发展的需要,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4月9日成立的国家级出版机构遵照中宣部“中 国出版集团公司发行业务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的指 示,中国出版集团整合旗下资源成立新华联合发行有 限公司,并获得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
其次,中国出版集团的品牌效应、规模聚集效应 也有助于新华联合的成长发展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囊 括了中国历史最悠久、最知名的出版机构(人民文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这堅 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直接提升了新华联合的行业地位再次是股东单位的鼎力协助公司的另外两家股 东单位也拥有雄厚的实力: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 限公司,是中国出版业第一家资产和销售收入超百亿 的文化企业;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则除了在图书发行领 域的规模外,其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年收入超十亿, 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新华联合集三家股东单位之合 力,汇运营管理之精英,在图书的发行、物流方面有 着雄厚的实力最后是图书发行及物流的业务集聚基础牢固新 华联合物流中心项目集聚了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出版 社图书物流业务,还包括股东单位在华北区域内的 书物流业务,使企业从创立之初就具备了一定的市场 份额同时,江西新华和凤凰传媒在三方物流方面都 有其丰富的探索和经验,这也使新华联合在创业之初 避免了 “水土不服”等现象虽然新华联合带有很多先天的优势,但是想要整 合图书出版物流行业仍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为这个 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低,物流基础比较差。
据沈致 金介绍,目前,我国的出版机构大多自营物流,拥有 现代化物流中心的还比较少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一次性投资大,并且必 须有充足的业务量,产生规模效应才能保证其运营的 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单一的出版机构往往没有这种投 资能力和充足的业务量第二,传统出版机构思想观 念落后,没有认识到新的市场形势下现代高效的物流 体系对于出版社经营的重要性如,中国出版集团公 司成立前,旗下各家出版单位的编辑、物流、发行、 经营都各自为政,租用的都是条件比较简陋的仓库, 物流操作是完全手工操作,没有现代化物流设备,没 有信息系统集团成立后,旗下各家出版社需要从简 单的物理整合升华为化学反应,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 有力的整体物流整合是关键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 其他的整合(业务、资金等)都无从谈起现代化的 物流能够带动经营业务发展,能够为出版社领导做经 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而且从整个产业链条上 来看,上游出版机构的物流作业水平也远远低于下游 客户出版社的物流水平落后于下游经销商、书店的 物流水平,这也不利于企业整合产业链,不利于公司 长远发展而新华联合成立后则凭借产业集聚优势,致力于 给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整个出版发行行业带来改变。
新华联合承接的是中国出版集团17家出版社的物流 业务,每年的发货码洋合计达35亿,客户网络覆盖全 国新华联合依托已有的集团物流渠道和规模优势, 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如吧在京出版社 和发行企业的图书物流业务并入新华联合的物流网 络,最多可达100亿码洋的年发货量,将会带来更大 的规模效益,实现合作共赢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建设情况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作为公司的核心项目于2014 年开工建设,现己进人收尾阶段,预计2016年能够正 式运行沈致金表示:“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代表了目前 出版物物流的最高管理水平,传统物流模式导致的效 率低下、频繁移库、人工紧缺等各种问题在新华联合 物流中心将被 化解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新华联合物流中心要做到 业内功能第一、效益第一、规模第一、形象第一该 项目整体投资为11亿元,从规模和体量来看都是业内 最大的建设项目项目涉及土建工程、库内工艺设计 和设备投资等,复杂度非常高新华联合物流中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址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物流中心的区 位优势和潜在客户群新华联合物流中心既要辐射全 国,又要适用城市配送,所以最终将物流中心定于顺 义区北小营镇宏大工业园内,距北六环15公里,距市 中心50公里,从市区到北小营镇有多条公路到达,可 非常方便地满足城市配送。
该园区属于北京市物流规 划布局的空港物流带,距首都机场35公里,距京承高 速22公里,交通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接下来就是工艺布局和设备的选型新华物流中 心建设10.6万平方米的图书配送中心,设计年吞吐图 书码洋不低于70亿元,其所有的工艺流程、库区布局 和业务流程都是从图书物流业务需求出发通过采用 国际先进的“货到人”拣选系统、高位立体库存取系 统、自动传输系统及路向分拣系统等现代化仓储物流 设施,实现图书配发、包装、质检、路向分拣等环节 的快速与高效同时,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在设立之初就考虑了物 流需求的兼容性,将第三方物流的普遍需求与专业的图书物流需求相互融合,最终体现在工艺流程等各个 环节部分库区根据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设计,保 证充分贴合潜在客户的业务需求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也是一个智能化的物流中心,拥有强大的信息 系统优势,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订单管理 系统(OMS)、物流计费系统(BMS)、数据接口工具 (EDI Server)该套系统可以支持完整的物流运行过 程,不仅将图书供应链上下游贯穿起来,同时也使物 流全过程可视化,实现了上下游的数据交换传输及全 过程的信息记录与管理。
混业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建成后,除了图书物流业务, 还将开拓“非书”第三方物流业务对于该公司混业 经营的思路,沈致金解释如下:“我们的主业是图书出版物流但是,目前电子 出版等新技术对传统纸质出版物带来冲击,市场竞争 要求出版经营更加高效敏捷,要求传统的图书实现快 速渠道销售,以缩短在传播效率上与数字出版的差距, 这对图书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华联合物流中心 确定了走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将改变现有粗放的 图书物流经营模式,精细化图书物流服务其次是通 过现代化先进的工艺和管理优化出版社的物流成本结 构,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节约主要体现在物流全 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信息的实时性,作业的高效 性,管理的精确性目前图书的电子商务也是增长迅速的一种销售模 式,与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同,这对图书物流服务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新华联合物流中心的建设也考虑到这 方面业务的需求首先是保障电商订单的及时响应 传统的图书物流信息传递不及时,拣选配送的效率低, 只能采用多库存的方式来供货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可 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EDI)实现订 单一站式拣配其次,新华联合通过与电商客户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服务。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为出版社提供“一揽子”的物流服 务,同时与电商企业通过EDI的数据交互共享库存最后,新华联合物流中心能提供增值服务内容 该物流中心将成为一个数据汇集的枢纽,贯通了供应 链上游的出版社和下游的图书销售企业通过对供应 链全程的数据记录,在数据挖掘工具的辅助下进行深 入的挖掘分析,该物流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过 程和决策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图书的策划、市场推广 乃至各出版单位的战略制订等将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对于未来的图书订制化生产、按需印刷、按需出版、拉式物流服务等等,都提供了可行性的基础 至于新华联合为何要扩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沈致金也坦率表明他们的考虑:“ 一是有助于充实公司的业 务量当前社会电子商务陕速发展,对第三方物流需 求旺盛充分利用图书物流产业链里面的现有资源, 既可以充分利用物流中心的产能,又能给企业带来较 好的效益第二,有助于拓展收益通过图书物流与 其它行业的产品互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 效应而且图书品种多,物流作业难度大,正向物流 与逆向物流作业都有非常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流程,使 我们形成了明确的竞争优势最后是降低风险书业 与其它行业的物流服务并存,可以有效预防数字出版 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引起的业务量下滑风险,降低单一 图书物流中心的经营压力。
据沈总介绍,在新华联合物流中心的设计和建造 过程中,已经为业务变动做了准备例如,已经在C 库预留了设备的接口,若书业的业务扩大,C库也可 安装设备,调试系统,迅速扩充图书物流运营的产能; 若业务量没有饱和,c库将作为第三方物流仓库目标及进展据悉,新华联合提出了三步发展目标首先,做 好中国出版集团各出版社及股东单位的图书物流服 务,打好基础其次,拓展二方物流业务形成业态的 补充和互动,提高效益最后,通过联盟搭建全国网 络运营平台,构建优势目前,新华联合已完成了第一步的基础工作,其 物流中心针对于中国出版集团下属各家出版社的物流 服务已经全面展开,并计划将服务延伸至其它的出版 单位同时,新华联合己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 公司建立合作,将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建成图书进出口 业务的集散地和国际化的图书流通中心为开展三方 物流业务,新华联合也组建了专业的市场营销团队, 充分与各行业的客户进行接触,并定位于服务高端产 业、服务周边产业、服务互补产业沈总表示:“未来,我们会将物流服务拓展至全国 网点并陆续开展图书的发行整合工作在全网建设方 面上,我们也明确了推广的战略目前各省级‘新华 系’企业,都建立了丰富的物流基础资源,在各省会 及重点的地级城市都有先进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 基础设施。
我们将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快速建立起 全网的基础资源,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全网的高 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