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博物馆学》 教学大纲.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bao****ty
  • 文档编号:159767207
  • 上传时间:2021-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博物馆学》 教学大纲 第一章 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8学时)第一节 世界博物馆的演进及发展趋势一、博物馆的起源出自于对原始工具、产品及自然物的搜集及文化珍品的收藏二、中世纪的文物收藏三、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博物馆的发展四、十九世纪以来的博物馆 (1)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发展 (2)大型博物馆的兴建 (3)博物馆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教育职能的加强五、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向 (阅读)第二节 中国古代博物馆意识的萌芽一、王室贵族对文物的搜集和保存二、古代公卿庙堂、武库对文物的保存三、汉代对文物的搜集及研究四、宋代、清代对文物的搜集及研究 第三节 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一、对博物馆的初步认识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的建立和博物馆的先驱者三、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 四、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的博物馆 (1)1912—1937年 (2)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 五、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博物馆 六、中国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博物馆事业第四节 我国现代博物馆事业崭新发展时期和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的初步建立分四阶段 : 一、1949—1956 对旧有博物馆的整顿、改造和筹备发展新博物馆时期。

      二、1956---1966 我国博物馆的稳步发展时期 三、1966---1976 博物馆事业破坏和停滞时期 四、1976---现今 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第二章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8学时)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学 一、 博物馆学的定义及发展历史1. 世界各国对博物馆学定义的表述2. 中国对博物馆学定义的表述3. 世界各国对博物馆学的研究4. 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的倡导者5. 中国近现代博物馆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二、 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 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2. 博物馆学属于社会科学3. 博物馆学与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管理学 的关系 第二节 什么是博物馆 一、 博物馆的定义1. 世界各国对博物馆定义的表述2. 中国对博物馆定义的表述3. 博物馆应具备的条件4. 博物馆的特征 二、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1. 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2. 充分发挥陈列展览的社会教育作用3.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4. 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5. 开展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节 博物馆类型 一 、划分博物馆类型的理论意义1. 便于认识博物馆的特点和个性2. 分辨现有博物馆的薄弱环节3. 便于国内外博物馆间的学术交流 二、 划分博物馆类型的根据1. 以藏品的性质和基本陈列体系的内容为根据2. 以财产(博物馆的藏品)所有权和管辖权为根据3. 以服务对象为根据 第四节 我国博物馆类型的划分、各类博物馆的功能及特点 一、 类型的划分1. 社会历史类 2. 自然科学类3. 综合类 二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功能和特点1. 历史类2. 革命史类3. 民族类4. 民俗类5. 纪念类6. 文化艺术类 三、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功能和特点1. 自然性质博物馆2. 科学技术性质博物馆 四、 综合性博物馆的功能和特点 综合性博物馆即地志性博物馆,主要为省、市、自治区博物馆 第三章 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保管 (8学时)第一节 藏品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一、 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 藏品体现着博物馆的本质特征2. 藏品制约着博物馆的一切业务活动。

      3. 藏品的数量、质量和研究程度是衡量博物馆规模的标志4. 随着各项建设的迅猛发展,文物被移动和毁坏5. 随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年事增高征集革命文物刻不容缓 二 、征集工作的基本要求 1. 制定科学的征集计划2. 明确征集目的,确定征集范围3. 重要的当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外国文物的征集4. 做好征集品科学的原始记录5. 做好征集品的整理、运输和移交 第二节 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 一、社会调查与搜集1. 收购2. 接受捐赠3. 馆际交换4. 拨交5. 专题征集二 、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之一,人文社会科学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的藏品,主要通过考古发掘来获得 三 、标本采集1. 要具备采集所需的设备和工具2. 要采集完整的标本3. 及时进行保护性加工处理4. 采集复份标本5. 作好采集记录 四 、民族学材料调查1. 调查是获取民族文物的主要途径2. 征集文物工作要依靠群众3. 征集文物要坚持协作的方法 第三节 藏品整理研究 一 、藏品的鉴选和分类1. 鉴选和标准2. 藏品分类(国内、国外)。

      二、藏品的登记1. 藏品的编号2. 藏品的登账 三、藏品的鉴定和编目1. 藏品的鉴定2. 藏品的编目 四、藏品的分级和建档1. 藏品的分级(三级)2. 藏品的建档 第四节 藏品保护 一、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藏品的破坏及防护1. 温湿度的影响2. 光线影响3. 空气、有害气体、灰尘影响4. 霉菌,虫害,鼠害的危害 二、人为因素对藏品的损害及防护1. 包装运输不善造成的损害2. 提取环节造成的损害3. 安全措施不利造成的损害4. 对自然因素造成损害后处理不当引起的损害5. 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害及应采取的措施 三、意外事故对藏品的损害与防护1. 意外事故的损害2. 做好预防工作,消除各种隐患 第五节 产品库房的科学管理 一、库房保管措施1. 博物馆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2. 建立健全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机构3. 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素质4. 改善保管条件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二、库房的科学管理 1.藏品要科学排架 2.藏品要科学管理3. 藏品要科学使用 第六节 藏品修复 一、纺织品的清洁与糟朽纺织品的加固 1.各类纺织品的特性。

      2.清洁与加固方法 二、漆木器的脱水定型法 1.自然干燥法 2.真空干燥法 3.醇醚联浸或醇醚树脂联浸法 4.高分子材料渗透聚合法 三、青铜器和铁器的修复 1.青铜器的修复(机械法、化学法、电化还原法) 2.铁器的修复(机械去锈化学试剂去锈) 四、陶器的修复 1.陶器的表面清洁 2.陶器的加固及修复 五、生物标本的制作 1.浸渍法 2.脱水法 3.包埋法和压制法 4.剥制法 第四章 博物馆陈列 (12学时)第一节 陈列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征集与陈列展览藏品的征集是博物馆获得藏品的手段,尤其是新馆的建立,由于陈列的需要,必须进行征集,征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陈列的结果 二、保管与陈列展览保管部门保管好藏品并为陈列服务责无旁贷,陈列又是保管的延伸,即藏品从库房 到陈列室,虽保管的条件改变了,但保护文物的原则没有变。

      三、科学研究与陈列展览博物馆的科学研究,首先要为陈列展览服务,为陈列展览提供其科学的根据及经过研究的文物其次,又具有独立性,完成多种科研项目 四、讲解与陈列展览讲解是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但是讲解必须要以陈列展览为蓝本,没有陈列展览做蓝本,不能算是博物馆的讲解 五、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一座博物馆首先必须要有比较稳定的主题、内容、完善的艺术形式构成的基本陈列 同时, 也要有小型多样、经常更换展品及内容的临时陈列, 以保证陈列水平的不断提高,避免工作中的不必要浪费和损失第二节 陈列的主要原则和各类陈列特点 一、陈列的主要原则 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要正确处理文物标本与辅助材料的关系 3.力求先进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4.丰富多彩和少而精相结合二、各类陈列的特点1.历史类陈列的特点 2.革命纪念类陈列的特点3.自然历史类陈列的特点4. 艺术类陈列的特点5. 科技类陈列的特点第三节 陈列步骤和方法一、 设计阶段 1.总体研究设计 2.总体研究设计的任务 3.内容研究设计 4.陈列大纲和陈列计划 5.陈列大纲分析及举例。

      二、制作阶段 1.辅助展品的制作 2.各种陈列设备的制作三、布置阶段 1.现场安装设备 2.陈列品的摆放第四节 陈列艺术设计 一、总体艺术设计和部分艺术设计1. 陈列总体艺术设计2. 陈列的部分艺术设计 ① 场面设计 ② 辅助陈列品的艺术设计 ③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二、艺术设计的条件和方法 1.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 2.常用的陈列方法 三、采光与设彩 1.自然光源的设计与利用 2.人工光源的设计与利用 3.色彩的选择与利用 四、质感与量感 1.质感 2.衬托材料的选择与利用 3.量感 4.量的对比与处理五、陈列艺术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1.新建博物馆及新装修馆舍建设中遇到的设计问题 2.电脑设计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3.新装饰材料的不断出现及运用 4.产业化艺术设计人才的利用 5.博物馆艺术设计人才的利用 第五章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服务 (6学时)第一节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 一、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多面性第二节 社会教育的对象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