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及发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2284321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4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及发展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程,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并组建 了国家信息中心1989年,经省政府批准建设吉林省经济信 息系统并组建了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 作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在它成立初期及发展过程 中为全省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 信息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的发展面临着 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再创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的辉煌,是 我们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一、对系统优势与成绩的基本估价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在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断优化配 置,调整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一是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 的建设是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计委)及各地、市、县政 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各级信息部门和有关机构具体实施, 形成了上联国家信息中心,下联市、县的纵向网络资源平台 截至2003年底,系统拥有68家信息机构,556名各类信息 工作人员省、市(州)、县(市、区)90%以上成立了信息中 心或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此而形成了经济信息系统运 行的组织保证。

      在推进全省经济信息化事业发展、网络建设、 系统集成、电子政务信息化方面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二是培养了一批专业化人才到2003年底,全省系统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464人,占全系统职工总数的83. 4% 其中,经济分析人员216人,信息技术人员236人,分别占 职工总数的38. 8%和42. 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04人, 占职工总数的18. 7%这些数据表明,整个体系的知识结 构正朝着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三是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吉林省经济信息系统 积极投身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在国民经济运行分析预 测,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和效果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十五” 规划评估,一,二、三产业结构模型优化,以及全省经济与 全国的横向比较分析等方面,拿出了阶段性结论和系统报 告,这些成果有的成为各级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四是形成了新的运行与合作机制近年来,全省经济信 息系统的运行管理、资源配置、网络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经验 和优势在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了作用系统内 外交流与协作也有了新进展在各地区、市(县)电子政务建 设规划和重大问题研究方面,也发挥了骨干作用有的经济 信息机构受政府委托或通过竞标,成为系统工程与业务建设 的牵头单位。

      二、系统运行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经济信息系统的建 设带来了新机遇为使系统成为推进全省经济信息化建设的 主力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清醒地认 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重 硬轻软、重具体技术轻软资源开发、重有形资源轻无形资源 的现象二是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保证力度不够,系统化建 设尤其是与原始经济信息资源密切相关的基层机构仍有待 于完善较落后的市、县经济信息职能机构的人力、物力, 财力等资源配置不足,功能不够完善三是适应性差随着 政府机构调整和事业单位的改革,系统的结构、各职能部门 的规模和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系统组织联系和业务 联系内聚力有所减弱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系统功能,必须把系统建设置于我 国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格局,放在国家宏观调控现实需 要和系统职能定位的大方向上来考虑为此,应进一步明确 新形势下系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以 经济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为核心,充分发挥系统整 体优势和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为全省宏观经济调控和信 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 促进经济信息交流共享,使之成为立足省内,面向全国,联 接国际的经济信息资源体系、信息交流体系和决策支持体 系,并成为研究、参与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规划的智囊 团,为吉林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 珍视现有系统的价值省经济信息系统为各地区、市(县)提供了统一的品牌, 创造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在内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先 行者为后进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各地中心通过相互 交流与协作,把握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形成了目标一致、特 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可以说,系统是省、市,县三级中心共 同的成果,也是共同的依托因此,系统的每一位成员都有 责任有义务维护系统的声誉,促进系统的发展,创造系统 的未来2、 牢固树立为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思想系统成立17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对自身定位和发展方 向的探索系统的职能定位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为各级政 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咨询,为社会 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大方向没有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始 终是系统的中心工作一方面,信息中心是省、市、县政府 部门的直属机构,为政府做好服务,是系统建设的基石另 一方面,系统属于社会中介组织,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渠 道,搭建政府与市场的业务桥梁,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 促进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互动是系统价值的活力所在, 也是系统基本的工作职责3、 以业务流为系统联系的重要纽带新形势下,以经济信息资源合作开发为核心的业务流, 应是经济信息系统的联系纽带。

      如果信息资源能够在各级中 心内部,在整个系统流动起来,把每个中心的经验与智慧共 同分享,系统内的互动与协作将大大增强,整体竞争优势将 迅速提高新的纽带将帮助我们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不再 等着派任务,分项目,而是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会研究项目, 主动帮助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开拓项目通过扎实细致的信 息服务,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为招商引资、扩大交流与 合作、提升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做贡献三、开创经济信息系统新优势的几点思考为进一步促进系统发展,形成系统优势,应根据新的形 势变化,采取以下3项应对策略:1、 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打破层级组织的固定模式,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对于省经济信息系统来说,是整合 资源,适应变化的有效途径实现省经济信息系统组织结构扁平化应采用渐进模式 以系统的核心层为例,首先可考虑,把省内一些重要企业集 团、社团组织、新闻机构吸纳进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 扩大范围,把一些经济发达、政府信息化需求旺盛,而且自 身有一定积累的市、县级经济信息中心充实到省经济信息中 心直接联系的单位当中,成为系统的核心层成员2、 业务结构相关多元化从各地中心的情况看,发展 较好的地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化业务和决策咨 询业务齐头并进。

      相反,有些落后地区(市、县)则一弱俱弱, 一损俱损统计结果也表明,信息化与决策咨询业绩是高度 正相关的为此,建议系统推行“相关多元化”业务战略, 即围绕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传播,全面开展信息服务 实施环节要把握好3点:一是“相关多元化”主要应在信息 化的中端,包括提供信息传递的技术支持、提供信息内容服 务和开展咨询服务低端的统计、调查、发布工作是统计部 门的主要服务领域系统可适当介入,但是不宜投入过多精 力高端的深度政策分析是政策研究部门的主要服务领域, 应充分利用系统内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在一些细分市场上 形成竞争优势二是各中心应根据现有资源和本地需求情况 不拘一格地确定多元化的“元”数3、合作方式多样化一是由省经济信息中心带动的系 统化业务主要是通过吉林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和省发改委纵 向网络系统带动全省系统共同发展二是局部纵向网络系统 化业务,即市、州经济信息中心以下的局部系统化业务三 是局部横向系统化业务,主要是实现某项业务的跨区域合 作四是点对点的合作今后系统既可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 也可采取以强带弱的方式,开展点对点的合作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责任编辑:一 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