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docx
12页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苏州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苏州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公告苏州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已经揭晓,共评出获奖项目 242 项其中一等奖12 项,二等奖60 项,三等奖170 项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现将获奖的成果名称和申报人向社会公示对获奖项目如有异议, 请于公示之日起 7 日内( 8月 27 日~ 9 月 2 日)以书面形式向评奖办反映(地址:三香路998 号市级机关大院 5 号楼十四层市社科联办公室;邮编:215004;联系: 0512— 68610469)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一等奖( 12 项)1、陆游全集校注马亚中2、并称探源 — 语言、文学、文化的多重考察张珊3、隋唐佛教各宗与美学王耘4、低端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基于苏州的实证分析韩云5、区域转型中的空间发展战略—— 苏州市 “十二五 ”时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翟俊生6、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 以罗马法与自然法的演进为主线李中原7、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祖林8、苏州史纲王国平9、苏州海关志柏华冰10、苏州文化遗产丛书汤钰林11、苏州率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研究芮国强12、大力促进科学发展积极打造 “乐居城市 ” 徐明二等奖( 60 项)1、鄱阳三洪集凌郁之2、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徐涛3、教学专长的实质研究杨翠蓉4、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秋石5、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薄俊生6、闻一多新诗艺术许霆7、西欧的中国形象李勇8、昆剧折子戏叙考王宁9、复社研究 丁国祥10、野地里的百合花—— 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文学季小兵11、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施晖12、涟水话的系词 “斗”王健13、试论 “以诗为文 ” 杨景龙14、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郭富强15、完整生存:后殖民英语国家女性创作研究方红16、中国语境中的元伦理问题—— 摩尔《伦理学原理》启示录李西杰17、中庸深解师为公18、基于金融视角的经济预警问题研究 万正晓19、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区域规划转型 李广斌20、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韩 坚21、日元升值的命运:一个经济学家 21 世纪的再解析 陈作章22、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企业家异质特征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罗正英1 / 6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23、外向型发展战略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 基于苏州市的研究 王文卓24、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 陈亢利25、企业捐赠行为与竞争优势 ——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 田雪莹26、权利 ?权力 ?监督 黄学贤27、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 —— 以苏州为例 张 梅2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姜建成29、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 余敏江30、公共理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能力研究 黄建洪31、后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研究 母小勇32、诚信品格的养成 吴继霞33、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钱素平34、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技术与路径—— (中国)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陈智强35、苏州大劫难 —— 侵华日军罪行录吴晨潮36、商会与20 世纪早期中国外交许冠亭37、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沈慧瑛38、论 20 世纪 20年代的日本裁军运动祝曙光39、吴地民间炊火—— 兼及古代炊器研究吴恩培40、近代上海闸北居民社会生活张笑川41、制度变革 ?社会变迁 ?制度绩效 — 以苏南农村人民公社为研究对象王玉贵42、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 以晚清江南为中心黄鸿山43、苏州老街志邬才生44、传媒低俗化对策研究陈 龙45、苏州老厂房改造再利用特点与意义居晴磊46、中国农民工问题新解张跃进47、 “政社互动 ”:苏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胡伟华48、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关于吴江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的调研报告周玉玲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49、不确定环境下供应链一体化物流计划模型与算法邵举平50、苏州市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束兰根51、苏州 “十二五 ”公交优先及统筹城乡客运服务政策研究万智慧52、苏州与无锡转型发展比较研究陈楚九53、关于桃花坞地区保护开发利用若干问题的建议 黄铭杰54、善爱公信共生 —— 昆山周市镇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广利55、农民 ?股民 —— 股份合作改革吴中创新 顾建列56、致力可持续发展 建设服务业强区 —— 沧浪区在新的起点上探索城区科学发展的路径陆春云57、桃花坞工艺史记 郑丽虹58、费孝通 —— 一位影响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吴江人 曹雪娟59、娄东诗派导论 高 琪60、石路百年 翟晓声三等奖( 170 项)1、中国主流报纸的文化生存方式 —— 《苏州日报》的文化解构 高建国2、 “夫 ”的统摄连接功能论 王卫峰2 / 6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3、电子产品代工企业竞争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王世文4、对员工发展投入值得吗?—— 发展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及离职意愿的影响 何会涛5、 FDI 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入)效应:产业组织视角程培堽6、苏南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朱淀7、从制度设想到贸易政策:美国碳关税蜕变之路障碍分析王俊8、个性化: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杨德山9、论 “两规 ”冲突的体制根源—— 兼论地方政府 “圈地 ”的内在逻辑王 勇10、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的社会理论分析黄琴11、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蒋国林12、分配伦理与共同富裕赵洪生13、惊世绝技 “双面绣 ”演绎最美 “繁华图 ”——苏州工业园区东西方文明对接的轨迹透视崔广全14、国防在我心中—— 全民国防教育普及读本肖汉涛15、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如何“走出去 ”——以东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连环画项目为例陈世海16、甪端卢群17、《摩诃兜勒》曲名含义及其相关问题王福利18、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钱锡生19、论 “故事集缀 ”型章回体小说 张蕾20、阳湖文派研究杨旭辉21、清末民初 “戏曲 ”内涵新论艾立中22、 “影戏 ”传统与纪录片的叙事策略邵雯艳23、全球想象与传统的再生产—— 全球化语境中大众传媒的“城市叙事 ” 曾一果24、新散文:一种无界的释义与越界的书写周红莉25、公民意识:社会转型中的纪录片话语转向杜志红26、网络新闻评论研究杨新敏27、从跨文化视角看世界环境日主题标语与中国环保标语高永晨28、怎么译:是操控,还是投降?王宏29、温德尔 ?贝瑞笔下的农耕、农场和农民朱新福30、系列论文:论《野草》的晦涩、论《野草》的语言节奏与“意蕴 ”节奏 张 鑫31、文体选择与心灵自觉 —— 关于张承志的散文何清32、鸳鸯蝴蝶派与中国现代电影发生李斌33、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史惠风34、对翻译中 “约定俗成 ”的再思考张顺生35、连词 “和 ”的来源及形式赵川兵36、论 “四大奇书 ”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成因朱全福37、 “最好莫如作一个士兵 ”——索尔 ?贝娄《只争朝夕》的伦理指向祝 平38、世纪之交的女性写作齐红39、被忽略的 “上海书写 ”:早期《申报》所载词人词作研究陈璇40、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 尾现象考察顾劲松41、语篇衔接手段的评价意义马伟林42、论民国武侠会党小说的民俗意义周东华43、跨世纪行走 —— 王元化学术思想论稿邓全明3 / 6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44、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庄友刚45、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段进军46、公正与关怀 —— 民生制度与实践的伦理原则田广兰47、彼得 ?德鲁克创新思想的哲学考辩宫向阳48、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宰割空间的路径分析孙 江49、论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及其解决温波50、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江美芳51、组织创业气氛机制研究李晶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