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材检验之原木检验.pdf
26页1 目录第二部分原木检验1 第一节尺寸的检量2 第二节材质评定31 第三节材种区分72 第四节材积计算73 第五节标注工作75 第二部分原木检验原木检验:对原木产品进行树种识别、尺寸检量、材质评定、材种区分、材积计算和标注工作的总称树种识别:是通过木材的内、外部特征来识别树种的一种适用技术,其任务是掌握木材外观特性、构造特征和木材性质并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木材树种,为木材检验及合理使用创造条件尺寸检量:包括对木材的长度检量和直径的检量,即对原木检尺长和检尺径的检量和确定材质评定:对原木进行缺陷检量、等级评定、检量和鉴定的过程材种区分:区分根据树种特性相似、材性及材质相近为原则归类统一命名的原木材积计算:按标准规定检尺径和检尺长计算的原木体积标注工作:将原木的树种、材种、长级、径级和检验责任者标记在原木上第一节尺寸的检量1.1 检尺长的检量1.1.1 材长材长:原木两端断面之间相距最短处检量的尺寸图 1.1.1 材长的检量备注:检量原木的材长量至厘米为止,不足厘米舍去1.1.2 全材长全材长:原木两端头之间检量的最大尺寸图 1.1.2 全材长的检量1.1.3 检尺长(长级) 检尺长(长级) :按标准规定,经过进舍后的长度。
图 1.1.3 检尺长的检量备注:检量原木的材长量至厘米为止,不足厘米舍去 材长经过进舍后就是检尺长又比如:材长为 3.42m,检尺长为3.4m2 1.1.4 长级 长级 :按标准规定的长度当原木的长度在2m 以下时, 每 10cm 进级, 例如:检尺长为0.5m,0.6m,0.7m,,,1.8m,1.9m,2.0m;当长度在2m 以上 8m 以下时, 每 20cm 进级,例如:检尺长为2.0m,2.2m,2.4m,2.5m,2.6m,2.8m ,,7.8m,8.0m;8m 以上,例如:检尺长为:8.0m,8.2m,8.4m,8.5m, ,,20.0m备注: 2.5 米为一个长级(如枕木),也有 8.5m、9.5m 作为长级的根据供需双方的协定,也可以自定长级1.1.5 长级公差长级公差: 材长相对于检尺长所允许的尺寸变动量也就是允许原木最短可以短多少,最长可以长多少比如 2 米以上的锯切用原木的长级公差为-2~ +6cm,表示原木长度最多可以短2 厘米,最多可以长6 厘米特级用原木的长级公差为0~+6cm,表示长度1 厘米也不能短如检量的材长小于原木标准规定的检尺长,但不超过负公差,仍按标准规定的检尺长计算;如超过负公差,则按下一级检尺长计算。
比如:2 米以上的锯切用原木的长级公差为-2~+6cm,材长为 4.05m,检尺长为4m; 材长为 3.98m,检尺长为4m;材长为3.97m,材长则为3.8m如图:图 1.1.5 超过负公差,按下一级检尺长计算1.1.6 一端偏斜 原木的材长, 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相距最短处取直检量如检量的材长小于原木标准规定的检尺长,但不超过公差,仍按标准规定的检尺长计算图 1.1.6 一端偏斜的检尺长检量1.1.7 两端偏斜 原木的材长, 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相距最短处取直检量如检量的材长小于原木标准规定的检尺长,超过负偏差,则按下一级检尺长计算图 1.1.7 二端偏斜的检尺长检量1.1.8 弯曲原木 原木的材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相距最短处取直检量图 1.1.8 弯曲原木的检尺长检量1.1.9 大头锯口(短径等于或大于检尺径)伐木时,大头油锯下楂断面(扣除树腿和肥大部分),如该断面短径,经进舍后不小于检尺径的,材长自大头端部量起3 图 1.1.9-1 大头锯口(短径等于或大于检尺径)的检尺长检量备注:(1)树腿和肥大部分---树干基部直径方向上明显增大按照树干基部的形状分为大兜和凹兜2)检尺径 ---指检量的直径经过进舍之后的尺寸。
3)短径 ---指经过断面的中心量取最短的直径;(4)长径 ---指通过短径的中心,并且垂直于短径所量取的直径如图:图 1.1.9-2 短径与长径的检量1.1.10 大头锯口(短径小于检尺径)伐木时,大头油锯下楂断面(扣除树腿和肥大部分),如该断面短径,经进舍后,小于检尺径的材长应让去小于检尺径部分的长度或以短径为检尺径图 1.1.10 大头锯口(短径小于检尺径)的检尺长检量1.1.11 大头斧口(短径等于或大于检尺径)伐木时,大头斧口砍痕所余断面(扣除树腿和肥大部分),如该断面短径,经进舍后不小于检尺径的,材长自大头端部量起图 1.1.11 大头斧口(短径等于或大于检尺径)的检尺长检量1.1.12 大头斧口(短径小于检尺径) 伐木时,大头斧口砍痕所余断面(扣除树腿和肥大部分),如该断面短径,经进舍后,小于检尺径的,材长应让去小于检尺径部分长度,或以短径为检尺径图 1.1.12 大头斧口(短径小于检尺径)的检尺长检量1.1.13 大头斧口(呈圆兜或尖削的)伐木时,大头呈圆兜或尖削的(根端无横断面者)材长应自斧口上缘量起图 1.1.13 大头斧口(呈圆兜或尖削的)的检尺长检量1.1.14 端头水眼靠近端头打有水眼的原木检量材长时,应让去水眼内侧至端头的长度,在确定检尺长。
4 图 1.1.14 端头水眼的检尺长检量备注:水眼 ---靠近原木两端的扎排水眼1.2 检尺径的检量1.2.1 小头和大头小头和大头:靠近树梢的一端为小头;靠近树兜的一端为大头图 1.2.1 原木的大头与小头备注:在小头一端的断面检量直径,检量时,带树皮者去皮厚1.2.2 短径和长径短径和长径:通过断面的重心(几何中心)量取最短的直径即为短径;通过短径并垂直于短径的直径即为长径如图所示:图 1.2.2 原木的长径与短径的检量备注:平均径 ---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如:经检尺,某原木的长径为16 厘米,短径为14 厘米,则该原木的平均径为: ( 14+16)÷2 = 15(厘米 ) 检尺径自14cm 以上,长径和短径相差不足2cm 的,以短径进级;长径和短径相差2cm 以上的,计算平均径,以平均径进级如下:原木直径进级实例表1.2.3 检尺径 检尺径:按标准规定,经过进舍后的直径图 1.2.3 检尺径的检量1.2.4 径级径级(检尺径) :按标准规定的直径备注:(1)原木的检尺径不足14 cm,以 1 cm 为一个增进单位,实际尺寸不足1 cm 时,足 0.5 cm 增进,不足 0.5 cm 舍去 , 径级有: 4cm,5cm,6cm ,,10cm,11cm,12cm。
例如,直径为8.4cm,检尺径为 8cm;直径为9.6cm,检尺径为10cm2)检尺径自14cm 以上 (直径 13.5 cm 可进为 14cm),以 2cm 为一个增进单位,实际尺寸不足2 cm时,足 1 cm 增进,不足1cm 舍去径级有14cm,16cm,18cm,20cm ,,例如:直径为16.9cm = 16 + 0.9 cm 所以检尺径为16cm; 19.2cm = 18 + 1.2 cm 所以检尺径为20cm5 径 级( cm) 符 号10 20 30 40 50 60 ⋯⋯⋯⋯0 11 ⋯⋯⋯⋯1 12 ⋯⋯⋯⋯2 ⋯⋯⋯⋯4 14 24 34 44 54 64 ⋯⋯⋯⋯4 5 ⋯⋯⋯⋯5 6 16 26 36 46 56 66 ⋯⋯⋯⋯6 7 ⋯⋯⋯⋯7 8 18 28 38 48 58 68 ⋯⋯⋯⋯8 9 ⋯⋯⋯⋯9 1.2.5 正形断面(包括圆形和椭圆形)检尺径的检量(包括各种不正形的断面)是通过小头断面中心先量短径(带树皮者去皮厚),再通过短径的中心垂直检量长径如果长短径之差自2cm 以上,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长短径之差小于上述规定者,以短径经进舍为检尺径。
图 1.2.5 圆形椭圆形的检尺径检量1.2.6 不正形断面检尺径的检量 (原木不正形断面)是通过小头断面中心,先量短径, 再通过短径中心垂直检量长径,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如长短径之差小于上述规定者,以短径经进舍后为检尺径图 1.2.6 不正形断面的检尺径检量1.2.7 断面中心点断面中心,是断面面积的重心同义词:面积形心;面积几何中心图 1.2.7 断面中心点的检尺径检量1.2.8 两短径相等两短径相等,通过短径中心垂直检量出较长的长径,以较长的长径和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图 1.2.8 两短径相等的检尺径检量1.2.9 小头下锯偏 原木小头下锯偏斜,检量检尺径时,应将尺杆保持与材长成垂直的方向检量图 1.2.9 小头下锯偏的检尺径检量1.2.10 小头断面检量小头因打水眼而让去长度的原木,或者原木的实际长度超过检尺长,其检尺径仍在小头断面检量6 图 1.2.10 小头断面的检尺径检量1.2.11 外夹皮检量小头断面有外夹皮的,检量检尺径须通过夹皮处时,可用尺杆横贴原木表面检量图 1.2.11 外夹皮的检尺径检量备注:外夹皮---在原木材身或在原木材身和端面同时可见的夹皮。
1.2.12 节子脱落和偏枯检量 小头断面边部节子脱落而形成凹陷,检量检尺径,如须通过凹陷时,应将凹陷部分复原检量小头断面有偏枯,检量检尺径时,应将尺杆横贴原木表面(去树皮)检量图 1.2.12 节子脱落和偏枯的检尺径检量备注:节子 ---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质部中的枝条部分偏枯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局部受创伤或烧伤后,因表层木质枯死裸露而形成1.2.13 双心材检量双心材检尺径在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图 1.2.13 双心材的检尺径检量备注:双心材 ---小头断面有两个髓心,两组年轮系统,外围全部或一侧环包有共同年轮的原木1.2.14 三心材检量三心材其检尺径在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图 1.2.14 三心材的检尺径检量备注:三心材 ---小头断面有三个髓心,三组年轮系统,外围全部或一侧环包有共同年轮的原木1.2.15 两头粗原木中间细两头粗的原木,其检尺径在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图 1.2.15 两头粗的检尺径检量1.2.16 两端断面量双心材其检尺径均在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如下图所示:图 1.2.16 两头断面的检尺径检量7 1.2.17 双丫材双丫材的检尺径检量,以材积较大的一个干岔断面检量尺径和检尺长,另一个分岔按节子处理。
图 1.2.17 双丫材的检尺径检量备注:双丫材 ---小头呈两个分岔,具有两个独立断面的原木1.2.18 双岔木这种造材法是可以的,但造材完后必须立即用斧劈开为二根原木,否则是不合理的图 1.2.18 双岔木的检尺径检量备注:双岔木 ---在树干两个分岔下部造材形成,大头断面有两个髓心并呈两组年轮系统的原木1.2.19 相连材检量两根原木干身连在一起的,应分别检量尺寸和评定材质图 1.2.19 相连材的检量1.2.20 未脱落劈裂材 未脱落劈裂材,顺材长方向检量劈裂长度,按纵裂计算图 1.2.20 劈裂材的检量备注:劈裂材 ---受到外力的作用,原木端面被撕裂成两块以上分裂断面或局部裂块脱落的原木1.2.21 劈裂材裂口宽度检量检量方法:检量检尺径,如通过裂缝,期裂缝与检尺径形成的夹角字45°以上,应减去功过裂缝二分之一处的裂缝垂直宽度;不足45°应减去裂缝长二分之一处垂直宽度的一半见下图:图 1.2.21 裂口宽度检量1.2.22 闭口劈裂检量未脱落的劈裂材,不管裂缝宽窄,均按纵裂进行评等检量劈裂长度与检尺长相比图 1.2.22-1 闭口劈裂检量【例】有一根原木,其小头断面有未脱落劈裂一处,量得短径28.8cm,长径 36.4cm,其长径(夹角45°)线斜向通过裂缝,量得通过短径和长径通过裂缝长二分之一处裂缝的垂直宽度依次为1.2cm 和 1.4cm(见图 1.2.22-2)。
问:此材检尺径为多少? 8 图 1.2.22-2 劈裂材的尺寸检量解:短径D01=28.8-1.2= 27.6cm,取 27cm 长径 D02=36.4- 1.4×1/2=35.7cm,取 35cm 平均径 D0=(3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