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名词+简答概要.doc
10页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绪论0.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名词解释:1) 地基:通常把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作用且应力发生变化的土层称为地基2)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送荷载的下部结构就是地基3) 持力层:地基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承受主要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为持力层4) 下卧层:持力层一下的其他土层称为下卧层5) 浅基础:通常埋置深度小于5米,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挖槽、排水等施工工序就可以建造起来,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6) 深基础:若埋置较深,要借助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完成的则称为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地下连续墙等项目一 土方工程施工1)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工程之一,它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土方的开挖、运输和填筑,以及施工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等准备和辅助工作1.1 土方工程认知名词解释:1) 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密度是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 土的干密度:土的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质量3) 土的密实度:土的密实度是指土的密实程度,及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通常用干密度表示4) 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压实,也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
5) 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6) 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是指水在土中渗流的性能一般以渗透系数K表示7) 推土机:推土机适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1.5米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也可配合铲运机和挖土机工作8) 铲运机:铲运机是一种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整平的土方机械9) 装载机:装载机用于装卸土方和散料,也可用于松散软土的表层剥离、地面平整和场地清理等简答:1) 土的工程性质 (土的工程性质对土土方工程的施工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基本的工程性质有土的密度、土的密实度、土的可松性、土的含水量、土的渗透性2) 推土机的推土方法 为提高生产效率,推土机可采用下坡推土、并列推土、槽型推土和多铲集运四种推土方法 下坡推土:推土机顺地面坡度沿下坡方向切土和推土,以借助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增加推土性能和缩短推土时间一般可提高生产率30%—40%但推土坡度应在15%以内 并列推土:平整场地面积较大时,可用两三台推土机并列作业铲刀相距15—30cm,一般两机并列推土可增大推土量15%—30%,但平均运距不宜超过50—70m,且不宜小于20m。
槽型推土:推土机重复多次在一条作业线上切土和推土,使地面逐渐形成一条浅槽,以减少土从铲刀两侧流散,可增加推土量10%—30% 多铲集运:在硬质土中,切土深度不大,可采用多次铲土,分批集中,一次推送的方法,以便有效地利用推土机的功率,缩短运土时间3) 单斗挖土机的分类 单斗挖土按工作装置不同分为正铲挖土机、反铲挖土机、拉铲挖土机、抓铲挖土机及装载机;按操纵机构不同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正铲挖土机的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可以用来开挖停机面以上的一至三类土和爆破后的岩石、冻土等 正铲挖土机有两种挖土方式:一种是正向挖土,后方卸土;另一种是正向挖土,侧向卸土 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其挖掘力比正铲小,能开挖停机面一下的一至三类土适用于一次开挖深度在4m左右的基坑、基槽、管沟,亦可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方开挖,比较经济的开挖深度为1.5—3.0m 反铲挖土机的开挖方式有沟端开挖和沟测开挖两种 拉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其挖土深度和挖土半径较大,适用于挖掘停机面一下的一至二类土,开挖较大、较深的基坑基槽、沟渠,挖取水中泥土以及填筑路基、修筑堤坝等。
最大开挖深度为7.6—16.3m 抓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它只能开挖停机面一下的一至二类土,宜于挖窄而深的基坑、疏通旧有渠道以及挖取水中淤泥等,或用于装卸碎石、矿渣等松散材料,在软土地区,常用于开挖基坑等,也可直接开挖直井或开口沉井内挖土1.2 土方工程施工名词解释:1)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拆除房屋、古墓,拆迁或改建通信、电力线路、上下水管道以及其他建筑物,迁移树木,去除耕植土及荷塘淤泥等工作2)土方边坡:土方边坡坡度以其高度H与底宽B之比表示坡度系数为M=,坡度为I=3)集水井降水法:集水井降水法又称明沟排水法,是在基坑或沟槽开挖时,采用截、疏、抽的方法进行排水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坑内的水经过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4)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法也称人工降低地下水法,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中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5)轻型井点降水法: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小的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集水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一下6)管井井点:管井井点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7)深井井点:深井井点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坑的井管,通过设置在井内的潜水泵将地下水不断抽出,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情况,在有流砂和重复挖填土方曲使用结果尤佳8)钎探:钎探是指在基坑挖好后,用大锤把钢钎打入地基土中,根据每点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判定地基土质情况9)验槽:钎探完毕后,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地质勘探、监理单位等共同验槽,核对地质质料,检查地基土于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设计图样要求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10)碾压法:碾压法是利用机械滚轮的压力来压实土壤,使之达到所需要的密实度,此法多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11)夯实法: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主要用于小面积回填12)振动压实法:振动压实法是将振动压实机放在土层表面,借助振动机械使振动机振动,土颗粒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而达到紧密状态这种方法用于振动非粘性土效果好13)土的压实系数:填土密实度应以设计规定的控制干密度作为检验标准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称为土的压实系数λ14)流砂现象:当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浮土重度时,则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能随着渗流水一起流动,形成流砂现象。
简答:1)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拆除房屋、古墓,拆迁或改建通信、电力线路、上下水管道以及其他建筑物,迁移树木,去除耕植土及荷塘淤泥等工作 排除地面水:地面水的排除一般采用排水沟截水沟、挡水土坝等措施 场地平整,修筑临时设施:修筑临时道路、供水、供电及临时停机棚与修理间等临时设施场地平整指的是“三通一平”里的场地平整2) 土方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方边坡大小主要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长短、边坡附近的各种荷载情况及排水情况有关当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和土质良好时,边坡可做成自立的,要求如下: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深度不宜超过1.0m 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黏土:深度不宜超过1.25m 硬塑、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深度不宜超过1.5m 坚硬的黏土:深度不宜超过2.0m3) 土壁支撑横撑式支撑的分类 断续式水平支撑:湿度小的粘性土挖土深度小于3m时使用 连续式水平支撑:松散、湿度大的土,开挖深度可达5m 连续式垂直支撑:松散湿度都很大时,挖土深度不限。
4) 流砂形成的原因 流砂形成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土的孔隙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排水性能差等 外因:地下水水位较高,水位差较大,动水压力大 当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浮土重度时,则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能随着渗流水一起流动,形成流砂现象5) 防治流砂的方法 途径:一、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截住地下水流,三、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 措施:枯水期施工、打板桩、水中挖土、人工降低地上水法、地下连续墙法、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6) 井点降水法的分类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7) 轻型井点设备 轻型井点系统由虑管、弯联管、集水总管、抽水设备组成8) 轻型井点布置 单排线状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超过6m 双排线状布置:宽度大于6m或宽度小于6m但土质不良 环形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使用9) 轻型井点的安装顺序 安装顺序: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
使用:轻型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工作抽水,并准备双电源10)降水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使周围建筑物基础下沉或房屋开裂 防治措施:防止建筑物下面地下水流失,在原有建筑物与基坑中间设置一道固体抗渗屏障,回灌井点地下水11)验槽的内容 根据槽壁土层分布及走向,初步判定全部基底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土性 检查槽底土层是否已挖到地质勘探要求的土层,是否需继续下挖或或进行处理 检查整个基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结合土壤钎探记录,观察并分析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是否有局部过硬或过软部分,是否有局部含水量异常等现象,走上去是否有颤动感如果有异常部位,要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12)填土压实的方法 碾压法、夯实法、振动法13)填筑要求 ①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可做表层一下填土 ②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回填土 ③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 ④淤泥土、冻土、膨胀土不做填土 ⑤填土应分层进行,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如采用不同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 ⑥碎石类粪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土厚度的2/3,使用振动碾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土厚度的3/414)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 (填土压实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压实功的影响、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后度项目二 地基处理及加固2.1 换填地基法名词解释:1) 换填地基:即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承载力低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2)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砂和砂石地基施工,是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利用强度大的砂或碎石等回填,并分层夯至密实3) 灰土地基施工:灰土地基是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配合比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合均匀,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 2.2 夯实法施工1) 重锤夯实地基: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锤,利用夯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量来夯实基土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2) 强夯地基施工:强夯地基是用起重机机械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