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4运动图象问题.doc
6页第四节运动图象问题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掌握S-t. 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2、 会应用s-t图象和v-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自主学习】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 (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你可以看课本第20页最后一段后填空)s-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 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如右图所示二、直线运动的V-/图象1.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尝试填空)(1)匀速直线运动的一/图象是与 O >0 t! S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u-f图象(你可以看课本第32页最后一段后填空)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你可以看课本第35页《拓展一步》后尝试回答此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你可以看课本第33页《讨论与交流》后尝试回答 此空)O三、区分S・t图象、UT图象(尝试回答此空)⑴如右图为图象,A描述的是 运动;B描述的是 运动;C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 ( “正”或“负示物体作 运动;C的斜率为—(“负”),表示C作 运动A的加速度_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表或大),E;图线与横轴t所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⑵如右图为s-t图象,A描述的是 运动;B描述的是 运动;C描述的是 运动图中A、B的斜率为 (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 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 运动A的速度 ( “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交点P表示: ,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典型例题】 例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后,又 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U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 深度? 解题过程:例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D.在 t =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在/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2 s后位于 出发点正方向上【课堂检测】1、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卩-方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ip 匕B・在0—心时间内火箭上升,t-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方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
:I ; FD. 方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2、 (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 , 0—1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S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o⑵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 , 0…to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 to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V(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上右图所示a、 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 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 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S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相距将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1、・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AV(m/s)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1 2 3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加速度大小不变D. 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兀“图象如图所示,以 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 甲乙同时出发B.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心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卩“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r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D.在2 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 在2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2 2 s后位于 出发点正方向上4. 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 加速运动的卩"图线。
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m处C・B在A前3m处 D・B在A前5m处5、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 大小是 ,方向是 ;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