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工程工《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docx
21页第一章 新闻本源第一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 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 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2.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四节 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二、内容新鲜三、报道及时四、传播公开第二章 新闻真实第一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 构成新闻要素的“ 5W ”要准确无误;2.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 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 全面: 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2. 客观: 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3. 公正: 尊重民众知情权,不以主观意愿为先导,平衡反映多方意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慎审视大局 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关键在于尊重事实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倾向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新闻为何会有倾向性 1 、报道者个人 ——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2 、新闻事业 —— 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节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一、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公信力:指新闻媒体通过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和程度三、反对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1. 产生虚假新闻的 原因 :既有新闻媒体自身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2 . 虚假新闻的 危害 :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使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3 . 虚假新闻的 治理对策 :☐ 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 ☐ 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社会责任感☐ 完善新闻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第三章 新闻价值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一、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1. 新鲜性 : 事实在时间上“新进”,在内容上“新鲜”2. 重要性 : 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3. 显著性 : 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4. 接近性 : 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5. 趣味性 : 新闻事件新奇、反常、巧合、感染性、有趣、怡情等性质—— 新鲜性必备,其他要素可多可少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第二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一、新闻价值的发现 (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二、新闻价值的呈现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三、新闻价值的检验关键在于新闻文本所报道的事实是否符合社会与公众的需要—— 实践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1. 不顾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片面突出某个或某些要素;2. 对新闻价值要素非常明显的事实,疏 于精心选择和呈现第三节 新闻价值取向一、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1. 阶级立场 是决定新闻价值取向的 根本因素 ;2.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3. 新闻政策 和 新闻宣传价值 对 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4. 新闻媒体定位 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 事实能否报道,取决于二者是否兼备,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避免两种不良倾向:1. 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 2. 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 新闻价值更具稳定性和普适性☐ 新闻政策更具多变性,受政治制度和法律制约二、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闻价值取向。
第四章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业务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 新闻 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1.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 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 世界第一张近代报纸: 1609 年德国《报道与新闻报》☐ 世界第一座新闻广播电台: 1920 年美国匹兹堡 KDKA 电台☐ 世界第一家电视台: 1936 年 11 月 2 日英国 BBC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关系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新闻事业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下特定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决定新闻事业的生产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1.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 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帮助的传播手段;2. 社会交往和阶级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性质1.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济属性)2. 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社会属性)3. 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政治属性)—— 社会属性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 政治属性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 经济属性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
二、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硬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等,包括文化、政治、外交三个部分,文化是核心部分三、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 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2. 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 服务受众,服务社会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一、性质1. 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 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3. 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二、任务1. 推动经济发展2. 引导人民思想3. 培育社会风尚4. 促进社会和谐此外,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祖国统一,树立国家形象,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职责第五章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第一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一、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 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 新闻工作的 党性 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属性和政党立场☐ 新闻工作的 党性原则 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2. 坚持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在 思想上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在 政治上 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在 组织上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第二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规范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全部活动 的 行动指南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1.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2. 牢固树立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3. 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4. 牢固树立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1. 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3.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三、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深入宣传大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深入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宣传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宣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入宣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深入宣传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工作部署第三节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核心和本质 —— 三为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一、“三贴近”的内涵贴近实际,就是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贴近群众,就是要扎根于群众之中,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的意义“三贴近”是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三、新闻工作贯彻“三贴近”的基本要求1.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2. 立足于基本国情3. 体现社会生活主流和本质4. 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5. 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第四节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一、何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指 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实事求是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意义 / 为何坚持此方针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三、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要求1. 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2. 把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有机结合起来;3. 讲求宣传的艺术性,把指导性和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增强精品意识和提高宣传质量结合起来第六章 新闻宣传第一节 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一、宣传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社会传播活动(一)宣传的 含义 及要素宣传是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宣传的 五要素: 主体( 宣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