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教材分析.ppt
90页实验小学 张小胜主要内容一、教材历程及修订依据二、编写体例的基本特点三、教材结构的基本特点四、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一版教材(1994)二版教材(1998)三版教材(2001)《课标(2001版)》四版教材(2012) 《课标(20011版)》教材历程一、教材历程及修订依据p《课标》(20011版)p近20 年形成的特色与优势的确认和弘扬 p10年实验的总结与分析p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等修订的依据一、教材历程及修订依据二、编写体例的基本特点教材的体例特色1:情境+问题串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在仍然关注学生思考空间的基础上,改善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还比较“粗放”,给教师预留的空间过大——实现启学引思、导学引教引导思考不断深入的问题串——由情境产生而展开的层层递进、不断深 入的问题串一上)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问题串一上从一个情境引发的对多个问题的讨论采用多个情境,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统一了: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教材的体例特色2:规范、同构2页1课时:1页正文,1页练习3页2课时(试一试)1.5页正文,1.5页练习(1)规范的课时、页码设计教材的体例特色2:规范、同构1课时1页1页练习1页正文1.5页练习 0.5页配第一课时试一试:需要1课时不是练习包含了与前页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上探索和交流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2课时3页后一页中,前1-2 题与试一试相配(2)规范的习题设计与呈现顺序随堂练习1、注重对基本知识的理解2、划分了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层次3、习题的编写与“问题串”相匹配思考题不做 统一和考试要求四个维度:知识和技能、数学理解、解决(常规)问题、联系拓展(不作为考试要求)特别注意了习题层次设计,尤其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习题单元练习(练习一、二、三…)一上P26第4题,P76页第8题对数和算式的理解一下P81第1题、第2题相近内容问题串形式一致教材的体例特色2:规范、同构同构1-5的认识5-10的认识一上10以内 的减法一下20以内 的减法教材的体例特色3:特色栏目教材的体例特色3:特色栏目重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视野、发展综合应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本套 教材的重要追求按照《课标(2011版)》的要求重新撰写“综合与 实践”的内容,并丰富其内容,形成“数学好玩” 第一部分:综合与实践每学期1次第二部分:数学游戏、趣题、应用等1-2年每学期1个专题活动,3-6年每学期2个专题活动特色栏目:数学好玩以问题为载体积累分类的活 动经验从头到尾思考 问题每学期一次一下数独2012年7月9日在一册教材大约中间的位置(相当于学期期中时段)安排了“整理与复习”,在学期末安排了“总复习”。
整理与复习、总复习特色栏目::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系统整理”——适当的练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知识、数学活动、学习兴趣、作业等多方面反思——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提出问题整理与复习、总复7月9日1.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通 过在情境中解 决问题来整理 学习内容体现了学生的 成长过程鼓励学生在学 习过程和学习 结束后提出新 的问题题目维度仍然包 括知识技能、数 学理解、解决问 题、联系拓展一上2012年7月9日2.总复习内容是提出某一知识的一些关 键性的思考问题,供学生在讨 论问题中整理所学知识全部题目均 为基本要求课中的渗透课后的阅读——低年级“看一看,讲一讲”——高年级“你知道吗?”教材的基本结构1.数与代数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1)部分计算 单元后移后移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学生对于计算学习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避免难点集中同时,学生可以接触除了计算以外的更多内容,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及学习活动的多方面的体会比如一年级上册可以加强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等1.数与代数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整体设计 ,将数的认识、常见的量、式与方程等部分 内容进行了调整。
将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别安排到了三 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1.数与代数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2.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重新进行了 整体分布2.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对于图形的认识、测量等教师比较熟悉的传统内容,基本保持了现有教材的单元安排把相对于学生年龄比较困难的测量长度和长度单位的学习,从一年级下册后移到二年级上册对于观察物体(在结构表中包含在了图形的认识中)、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师相对比较陌生的内容,在一个学期只学习其中的某一内容u观察物体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活动任务是观察与辨认一年级从不同的角度只观察一个物体,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3个方向;三年级发展到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观察的角度增加,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4个方向2.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u图形的运动在第一学段,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二年级上册,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三年级下册,直观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和轴对称图形u图形与位置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在二年级下册,辩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解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3.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及主要变化本教材继承了原有教材的特点。
从结构 上看,教材体现了“重统计”的理念,并且在第二学段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 性”分散在不同学期教材内容特色——弘扬与发展教材已基本形成如下基本特点: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使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取得一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四基”,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色1: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特色2:保持“注重情境设计”的特点,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特色3: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特色4: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3.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课程目标”的修改在两基基础上,提出四基基本活动经验由三版教材的初探到进一步的发展数与代数数一数与计算 比一比与减法数一数与乘法 分一分与除法 元角分与小数 温度计与正负数等变化的量与正反比例购物与总量单价数量 专门的活动 与 专门的课节数数活动——体会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学生在数数过程中还为: ——数的比较大小 ——加法(往后数) ——减法(往前数) ——乘法(几个几个的往后数) ——除法(几个几个的往前数) 甚至是数排列的规律等奠定了丰富的经验。
图形与几何量一量与长度单位量一量与角的测量面积与长正方形面积周长与长正方形周长比较图形的面积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整理与统计专门的活动 与 专门的课节五上抽象推理模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实物—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一上一上一上二、四从两能到四能:提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场”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发现和提出问题,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Ø一般内容的教学中——一二年级鼓励学生尝试提出简单的描述性问题操场上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三四年级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今天操场上男同学比女同学多,是不是每天都是这样 ?——五六年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Ø数学好玩中尤其重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Ø整理与复习中安排“我提出的问题”专栏Ø每学期都有问题银行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
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生:(似有所悟)减法中⋯⋯⋯⋯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他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生: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案例】:为双基的形成在分数比大小时,老师请A做这样的题目——从 大到小排列分数: 1/4, 1/16, 1/2 ,1/8A很快地写出: 1/2> 1/4> 1/8> 1/16老师感觉:A基本上掌握了分数比大小的知识随后…… 紧靠训练是不够的美国德拉华大学 蔡金法一个国际比较 研究中的观点中国学生在计算题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在一些过 程开放的复杂问题解决上表现出来图 中美学生在四类问题上的平均分数(用百分数表示)【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就有数学家呼吁,我们 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100多年前,我们用大刀长矛对付侵略 者的洋枪洋炮; 今天我们用算得快、算得准,记得多、 记得牢对付信息时代的计算器计算机; ………【故事】2010年12月25日 《华盛顿邮报》 俄罗斯车尔尼雪夫发动机工厂最近贴出海报 :“招聘大批熟练工人”,理由是接到中国订 单,“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航空工业仍然不 能为自己的战斗机提供可靠动力”。
俄罗斯战略与工艺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 普科霍夫说,至少10年内中国的航空发动机 仍将依赖俄罗斯,中国“太行”发动机“工作 30多小时就需大修”,“而俄罗斯发动机大修 间隔为400小时”!2010年,美国国防部负责陆军训练 的副司令宣布从陆军训练项目中删 除“拚刺刀”这一科目; 理由:现代战场与拚刺刀无关!★美国励志片使用还未出现的科技 从事还没诞生的职业 思考从没见过的问题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 ——如,操作学具、画图、举例、解释等,如10 以内加减法 ——为理解算理,对学具(小棒、计数器、方块 、数线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如,20以内加减 法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在创设了为运动会买水的情境后, 师:咱们班一共45人,每人买两瓶,一共要买多少瓶呢? 怎么列式? 生: 2+2+2+2+2…… 师:也就是多少个2相加? 生:45个2相加 师:现在同学们就在本上列这个算式,老师给大家放一段 音乐,音乐停止时看谁能把算式列完音乐时长25秒) 师:(音乐结束后)谁列完了? 生:(一个个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没写完 师:怎么都没写完? 生:算式太长了! ……师:可是,总不能因为算式太长、不好写,就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呀。
咱们就以8个2相加为例,看看你能不能自己发明创造一个简单的表示方式,让它写起来不那么麻烦?小组同学讨论讨论……生1: 8个2相加 师:是挺简单但这是用一句话表示的,如果能写成一个有运算符号的算式就更好了生2:我想用“8*2”表示8个2相加板书到黑板上)师:唉,我觉得不错,就像咱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既有数字,又有符号你想得真好!(其他学生像收到启发似的,还几个人举起手来生3:我想用“8●2表示8个2相加板书到黑板上)师:大家说行不行? 生:行生4:可以用乘法师:哦,你真了不起,还知道乘法呢?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