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一本为革命而生的经济学宣言.docx
7页《资本论》一本为革命而生的经济学宣言1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在他之前,还先后 出现过四位经济学家,分别是大卫・休谟、托马斯•马 尔萨斯、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加特•穆勒,他们 共同构筑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石有意思的是,他们几乎都在而立之年前后,提出了自己 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主张大卫•休谟在28岁发表了《人 性论》,马尔萨斯在32岁完成《人口论》,约翰•穆勒在 38岁写出《论政治经济学的假设干未定问题》,而马克思在 30岁那年,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在这几位巨人中,唯一形成“主义”并对后世政治经济 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马克思和他的惊世巨著《资本论》 英国历史学家以赛亚•伯林认为:“19世纪没有一位思想 家能够像马克思那样,对于全人类有着如此坦率、准确 和强有力的影响J跟那些常年躲在书斋或学院围墙内的学者们不同,马克 思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更崇尚行动在他的墓碑 上,刻着一句号角般的格言:“迄今为止,哲学家们都只 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世界,而关键的问题却在于改造 世界J1818年,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17岁中学毕业时, 在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中,他 宣布自己要选择那些“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面 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他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在23岁那年获得哲 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而 他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对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和参与中 他的激烈言论遭到过普鲁士、俄国和法国等政府的查禁、 抗议,他还受到法国流氓的殴打,并被驱逐出境1843年,马克思结识了工厂主的儿子弗里德里希•恩格 斯,其后他们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 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明确提出了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1846年,他们建立布鲁 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年,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 1847年,这个组织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 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宣言的第一句便 惊世骇俗:“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 徊J1848年的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既有的政治和 经济秩序,法国思想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亚力 克西•德・托克维尔在众议院疾呼:“我们正睡在一座即 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 一场革 命的风暴已经刮起,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到来J所有革命的到来都是无序的,除了破坏,还是破坏只 有在新的理论建构之后,方可导向一个清晰的革命目标。
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定居伦敦,专注于《资本论》 的创作1857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马克思在给 恩格斯的信中焦急地写道:“我现在发狂似的通宵总结我 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 搞清楚J《资本论》的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的9月1883年,马 克思去世,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 1894年出版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数十年,正是工厂作为一个新 兴的社会单元重构所有商业关系的时期而他又居住在 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国家英国的首都按马克思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生 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关系的总 和《资本论》正是通过系统地分析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 关系,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资本论》第一卷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 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般本质第二卷分析 作为生产和交换的统一、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进一步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第三卷那么分析 了作为生产、流通、分配的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 程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他还创造了 “剩余价值”这个经济学名词, 推导出工人阶级的命运和资本主义的必然结局。
马克思把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通过计算所有 劳动在所产出的产品中的价值,证明利润一一由工人劳 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局部产出是种“剩余价值”, 这便构成了剥削他因而论定: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 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工人只有通过从资本家手中夺取工 厂和其他生产资料,才能打破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 占有而作为统治阶级存在的资本家,那么将沿着以下轨迹走向 自己的墓地:技术进步使资本家利用机器代替工人以获 得更多利润,不断扩大的资本积累将带来不可克服的矛 盾一方面,随着资本供给增长,利润率会下降;另一 方面,由于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升高,工资下降,工 人阶级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一定将试图到国外寻求 更多的资源和市场,由此必然导向帝国主义在这样的 恶性循环下,严重的经济危机将会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 觉醒的工人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由此马克思得出了终极性结论:资本主义的毁灭是历史 的必然,而这将通过暴力来实现无产阶级将推翻资本 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这 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唯一失去的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 整个世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展现了严密而自洽的理论推导, 同时,四处洋溢着充满激情和魔力的文字,足以激起人 们的澎湃热情这是阅读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从未有过 的体验3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没有等到洪水的到来而与他在《共 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不同的是,1848年之后的欧洲经 济步入了快速开展的繁荣时期,用英国共产党员、著名 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话说:“资本主义的全球 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造是信仰经 济开展依靠私营企业竞争、从最廉价的市场采购一切, 并以最高价格出售一切的社会的胜利J最终不是贪婪的人性让生产关系瓦解,而是技术的创新 和市场的扩容提高了劳动的效率,进而让资本家和劳动 者得以在契约和制度重建的前提下,提供劳动的成果 通过武力推翻资本主义的运动并没有发生在马克思所以 为的“开展程度最高的工业化国家”,相反,在他去世35 年后,列宁在落后的俄国实现了《资本论》中所描述的 暴力革命而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推动了影响整个20 世纪人类走向的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的一生可谓潦倒颠簸在很长时间里,他的生活 全部依赖恩格斯的救济,在1852年2月27日的一封信 中,这位当世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写道:“一个星期以来, 我已到达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 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尽管马克思生活窘迫,但是他的理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 已经开始影响整个欧洲的思想界,并成为左翼社会运动 的一面旗帜,被称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本人对此表达 了极高的警惕性,根据恩格斯的记录,他至少5次明确 对人表述: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马克思是对世界产生了最大现实影 响力的经济学家,《资本论》被一再地重印、翻译和解读, 虽然很少有人完整地读完过这本巨著,但它却成为无数 人的信仰和行动的教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克思, 《资本论》有时也成为党同伐异的武器,在这个过程中, 它变得越来越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