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压器特性解析.doc
6页变压器特性解析变压器特性解析 +一. 漏感(漏感(LK)):指未被利用到之电感,是一种能量损二. 失,一般是指泄漏于磁路以外的通过空气耦合之磁场能量,漏感越大损失能量越大,变压器之利用率越低,故漏感越小越好,若漏感值距上限较近,测漏感值至少需比上限值少 10%,制程才能控制影响漏感原因:影响漏感原因:1.线包大 2、绕线不平,交叉重叠 3、疏绕不平,均未缠满线架 4、原设计不合理 5、绕组引出线未直角拉出 6、CORE 接触面有异物 7、CORE GAP 位置(耦合越好,漏电流越小) 8、绕线方式(疏绕漏感小) 9、包胶布厚度 10、绕线圈数、线径11、GAP 大小及控制方式 12、CORE 使用错 13、机器差异 14、操作者作业方式 15、环境(温度)三. 电压比电压比(V):指当初级边输入某一特定电压后,在次级边能输出之电压,制程中一般以 CH-310 20KHZ10V 接于初级边,于次级边感应出之数值影响电压比原因:(主要不良原因绕线位置不对)影响电压比原因:(主要不良原因绕线位置不对)1.绕线圈数 2、绕线方式 3、GAP 位置 4、绕线平整度 5、仪器差异处理方式:处理方式: 1 1、、 不良绕组拆除,重绕至规定位置2 2、、 移动铁芯靠向 PIN 端或 TOP 端3 3、、 CORE 拆除后重包四.四. 电阻(电阻(DCRDCR):影响电阻原因):影响电阻原因1 1、、 铜线长度(线包大,绕铜线长度(线包大,绕线不平)2、线径(铜线拉得过紧将线拉细,套管穿得过多导致铜线拉细,线径间断性偏大偏小,铜线用错)3、绕线圈数 4、温度 2 2、、 5、多股线剪断 6、丝包线呀绞线有断线 7、原设计规格偏上限(DCR 要求稳定在一定范围,不允许超出上限,有上下限要求时,不允许超出范围)五.五. Q Q 值:是衡量一个产品整估品质状况的指标即品质值:是衡量一个产品整估品质状况的指标即品质因素因素也是衡量振波的尖锐程度一种指标,它与产品也是衡量振波的尖锐程度一种指标,它与产品测测量频率、主电感值、线圈阻抗、绕线结构因素量频率、主电感值、线圈阻抗、绕线结构因素有有感关,一般主电感越高 Q 值越低,当前三项因素固定(一般变化不大)则 Q 值在制程中主要取决 于绕线结构,最突出需要控制部分为多股线,绕 线时必须紧密平整排列,铜线不可交叉,必须平 行,有时一根铜线交叉也可能导致不良。
影响 Q 值原因:1、绕线疏密度(绕线结构) 2、绝缘等级(绝缘材料的电介值,绝缘材料越好电介值越低) 3、增加绕线层数 4、安装方式和位置 5、屏蔽(提高 Q值)五.线包大:线包大导致 CORE 不能正常组装、LK 高、DCR高、线包本体尺寸超出 SPEC线包大原因:1. 绕线不平整、交叉、重叠 2、绕线未拉紧、松散(铜线拉紧但不可拉细)3、固定胶布过长(不可在 CORE 组装侧)4、TUBE 过长,应刚好伸出档墙 5、绝缘胶布档墙包松且重叠过多(档墙尽量不重叠、胶布不结束在组装侧)6、原设计档墙过厚,可改变其厚度与圈数 7、卷终线引出线方式错误 8、过角 TUBE未压好,伸出至装 CORE 部分 9、卷始卷终线引出线未压平贴 10、TUBE 过大 11、铜箔焊点过大重叠位置不对六. 耐压不良:对产品规定之绕组(或脚位)之间及与CORE 之间施加规定之高电,同时规定允许之泄漏电流,产品有缺陷,仪器判 NG,不能承受高压或泄漏电流超出 SPEC耐压不良原因:1. 胶布刺破 2铜线上档墙 3胶布少包4.档墙偏小 5安距不符,胶布未将铜线完全包住6.线包内夹有铜线头 7。
套管未伸出档墙致距离不足8.安距不良致 P/P、S/S 耐压不良,如结线未平贴PIN、PIN 间距太小(结线点铜线较多时易发生) 、套管较短易伸出线槽(耐压要求较高时),锡渣 9原设计不良:包括同层并绕线组间耐压超过 12KV(漆包膜一般承受)06KV 耐压) ;无档墙产品每一组合间虽有绝缘胶布隔离,但当耐压超过 12KV 时,同一点击穿点通常在 TOP 端呀 PIN 端线槽边缘) ,一般 2MM 的档墙规定之耐压等级为 2KV,35MM 为 3KV,44MM 为 375KV 一圈胶布至少可耐压 2KV 10边角套管破哐引线压破导致初级或次级对 CORE 不良 11线包大致使 CORE 组装时刺破外层胶布(普遍)12.外铜箔边缘与外层胶布间刺破,致使初级或次级对CORE 通过铜箔耐压不良 13边角引出线未归槽七. 层间不良:指绕组之间短路,即同一绕组之不同匝间,短路一般情况下,当绕组本身短路 1TS 或2TS,层间值变化不大,当绕组(任一绕组)短路圈数较多(特别是一绕组两层或三层排线,上下层之间短路时) ,层间测试值变化幅度超出设定之上下限,层间取值一般以 10PCS 样品测试值之平均值为中心值,范围一般为+10%-6%(仪器正常时,层间值稍高出+10%可判 OK) 。
层间不良原因:A.原材料铜线漆包膜异常 B铜线漆包膜制程中因铜线拉得过紧被拉裂 C出线槽不光滑将铜线刮伤 D制程中刺伤铜线 E卷终出线未绝缘好F.卷始卷终交叉叠在一起 G固定胶布未盖好八.电感(L):电感不良原因A.铁芯接触面 BCORE 研磨放置面 C绕线方式 DCORE 胶布松紧度 E包 CORE 胶布圈数 F.CORE 用错 GGAP 大小 HCORE 中径材质,上叶片大小 I磁铁高斯值(磁通密度)J磁铁与 CORE 的间隙 K排线差异和方式、圈数、线径L.CORE 的槽距九.重叠不良:加电流后主电感超过或低于规定,原因主要为 CORE 不良,重叠不良之 CORE 只能报废十.PIN 短路(PS 不良)不良原因:PIN 连通原则 :相邻角位,不绕组须设立 PIN 短路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