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市幼儿教师压力及影响因素调查.docx
11页2012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三明市幼儿教师压力及影响因素调查摘要:本论文根据《自编的幼儿教师压力问卷》,对三明市157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明市幼儿教师中有41.4%的教师承受着较大或很大的压力安全因素是三明市幼儿教师的10大压力来源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影响最小的是家庭因素;社会期望、制度变革、工作环境、组织管理、经济待遇、工作性质、自身能力、自身发展也给幼儿教师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幼儿园等共同关注幼儿教师的压力问题,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关键词:三明市;幼儿教师;压力源;压力感一、前言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Kyriacou和Sut-cliffe将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和失落等,这些均是由教师职业这一工作引起的[相应的,幼儿教师压力(又称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压力或职业应激、工作应激),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环境中威胁性刺激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教师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2]教师压力过大几乎是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已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也面临教师压力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一问题引起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李生兰(2000年)的研究发现,半数左右的幼儿园教师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3]卢长娥、王勇(2008年)对30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工作压力状况及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则显示,76.2%的教师感觉自己承受着工作压力,其中有重度或极重压力的有24.9%[4]作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省级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三明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使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数据显示,至2010年,全市共有公办幼儿园543所,在园幼儿6.67万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1.8%然而,伴随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是日益加大的幼儿教师压力探究三明市幼儿教师的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使社会、学校、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幼儿教师压力,对深入研究幼儿教师压力的有效解决策略和有效开展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从三明市列东、三元、东霞、尤溪、大田等地10多家幼儿园的在职幼儿园教师中随机选取部分教师(250人)为研究对象,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为157份,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类表类别类别细化人数(人)百分比(为幼儿园性质公立8453.50私立7346.50学历高中或中专11472.61大专3220.38本科或以上117.01年龄26岁以下7044.5827至35岁5937.5736至45岁1710.8245岁以上10.63职称无7447.13小教一级2918.47小教二级3622.94小教高级1811.46幼儿园位置市区5031.85乡镇或郊区7447.13农村3321.02(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幼儿教师压力问卷: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1)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幼儿园性质、学历、年龄、岗位、职称、幼儿园位置、任教班级等2)压力状况按压力程度划分为:没有压力、有点压力、压力一般、压力较大、压力非常大五个方面总体压力感(3)总体压力感包括12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4)压力影响因素包括30个问题,可以概括为10个方面:社会期望、制度变革、工作环境、组织管理、经济待遇、工作性质、安全责任、家庭因素、自身能力、自身发展2、研究程序(1)编制问卷:①文献检索和分析查阅大量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了解幼儿教师压力的内涵、压力源、压力影响及相关压力调查问卷等,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②编制初始问卷。
根据文献检索和分析,结合部分访谈得出的结果,在饶淑园《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问卷》[5]的基础上,适当增删,编制出初始问卷③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和指导,利用初始问卷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信度、效度等方面的分析,继续删除和修改一些不理想的项目,添加与调查地区情况相符合的项目,最终确定正式问卷2)正式测试:运用编成的《幼儿教师压力问卷》,抽取三明市列东、三元、东霞、尤溪、大田等地10多家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00份,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57份3)结果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问卷采用五点几分,将压力程度定义为“没有压力”、“有些压力”、“压力中度”、“压力较大”、“压力很大”,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三、结果与分析(一)幼儿教师压力现状表2幼儿教师压力总体状况没有压力有些压力压力中度压力较大压力很大总计人数3327323926157百分比21.02%17.19%20.38%24.84%17.83%100%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有79.98%的幼儿教师感觉自己承受着压力,中度以上压力的有97人,占所调查人数的61.78%;其中感觉压力较大或压力很大的有65人,占所调查人数的41.40%;仅有21.02%的幼儿教师没有压力。
二)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量化为下表和图,见表3和图1表3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在三大维度的得分情况N157M2.972.571.94SD0.230.230.17维度0图1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在三个维度维度上平均分曲线图(注:维度中1指生理因素,2指心理因素,3指行为因素)表4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在三个维度得分的多重比较(I)MD(I-J)PMD(I-J)PMD(I-J)P生理因素(J)心理因素0.41*1.03*0.62*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从表3、表4以及图1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在三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的生理因素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得分最低的是行为因素,而心理因素居中三)幼儿教师压力的影响因素以幼儿教师10大影响因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表5幼儿教师压力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10大影响因素546.65960.74577.680000幼儿教师10大影响因素的平均分和标准差量化为下表和图,见表6和图2表6幼儿教师压力10大影响因素的得分情况N(157社会期制度变工作环组织管经济待工作性安全因家庭因自身能自我发)望革境理遇质素素力展M3.713.853.213.313.803.844.021.992.932.99SD0.300.230.610.270.410.250.310.290.230.21表7幼儿教师压力10大影响因素得分的多重比较社会制度工作组织经济工作安全家庭自身自身I期望变革环境管理待遇性质责任因素能力发展MDMDMDMDMDMDMDMDMDMD(I-JP(I-JP(I-JP(I-J)P(I-JP(I-JP(I-JP(I-JP(I-JP(I-JP社会期望制度-0.14变革*工作环境0.50*0.64*组织-0.10管理0.40*0.54**J经济-0.09-0.68J待遇*0.04*-0.49*工作-0.13-0.61性质*0.01*-0.53*-0.04安全-0.31-0.17责任**-0.8*-0.71*-0.2*-0.1*家庭因素1.73*1.87*1.23*1.32*1.82*1.86*2.04*自身能力0.78*0.92*0.28*0.38*0.88*0.91*1.10*-0.9*自身发展0.72*0.86*0.22*0.32*0.82*0.85*1.03*-1.0*-0.06从表5-表7及图2可以看出,问卷中的教师压力的10个来源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安全因素,影响最小的是家庭因素。
四、讨论(一)幼儿教师压力从调查可知,三明市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中,感觉自己承受着压力的幼儿教师占有效调查对象的79.98%,中度以上压力的占61.78%,其中感觉压力较大或压力很大占41.40%,没有压力的幼儿教师仅有21.02%而在幼儿教师总体压力感方面,三大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分最高的是生理因素,其次是心理因素,得分最低的是行为因素二)幼儿教师压力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问卷中的10大因素均对幼儿教师压力产生明显影响,笔者将结合部分访谈分别对这10大因素进行阐述:1、安全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安全因素在10大因素中得分最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多为3至6岁的幼儿,年龄较少,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伤害,即使教师们已经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安全事故还是不能完全避免而且现在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小心肝小太阳,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极其重视若是幼儿在幼儿园出点意外、碰破点皮,家长和幼儿园领导的焦点都会集中在幼儿教师身上,各方的责备也纷至沓来正所谓“幼儿园工作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教师先行对于幼儿的安全幼儿教师总要承担主要责任幼儿教师上班时不仅要努力上好课,还要时时担心幼儿在园时会发生意外事故,整天提心吊胆,神经高度紧张,甚至长期处于极度焦虑和不安状态。
2、制度改革数据显示,制度改革对幼儿教师压力影响很大,这与目前幼教改革空前紧密相关《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主要偏重在“保育”方面,也就是负责照看那些家长要上班的孩子,只要照顾好他们的饮食饮水、睡眠作息等生活事宜,再带他们做做游戏,唱唱儿歌就行了这一时期的幼儿园教师很少有有进行幼教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没有学历的要求,都是一些比较体贴、做事细心的阿姨来担任,家长对幼儿教育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孩子有人带、身体健康就可以了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教师应作为一门专业”的理念我国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