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北师大版.doc
9页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北师大版 -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目的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本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根底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局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开展有所理解掌握心理学的根本概念、根本领实和根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理解并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以根底知识为教学核心,重点在于介绍心理学关于认知、动机与情绪、才能与人格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开展等方面的根本概念、根本内容和根本研究方法,同时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的动手才能,为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根底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和实验操作才能,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才能,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才能等。
三、 教学原那么 1. 注重根本理论、根本实验、根本原理的原那么; 2. 理论联络实际的原那么; 3. 强调学科前沿开展的原那么; 4. 重视训练学生独立考虑的原那么; 5. 动手操作的原那么 6.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那么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展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步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 2. 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展自主性地主动学习,所以除了课堂讲述和讨论外,还安排了实验室实验、课堂实验演示和课后作业等,并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3. 多媒体演示教学课程采用多媒表达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五、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局部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10 课时,平均每周4 学时,课堂讲授3 课时,实验室实验1 课时 六、 教材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
七、 测试与评估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核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包括作业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本课程总成绩的70%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开展历史 〔7 课时〕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什么是心理现象 二、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三、 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心理学研究的原那么 二、 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三、 详细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开展历史 一、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派别 三、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开展方向 本章教学目的: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1. 简述心理学的渊与开展; 2. 阐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 描绘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 4. 辨析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心理现象的科学理解; 2.详细研究方法所针对的课题; 3.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 所需辅助设备与材料: 教学录像片:心理学的过去、如今和将来 课后习题: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 2.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 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根本的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理论意义? 4.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5. 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 6.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7.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7 课时〕 第一节 脑的进化 一、 神经系统的发生 二、 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 第二节 神经元 一、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二、 神经冲动的传递 三、 神经回路 第三节 神经系统 一、 周围神经系统 二、 中枢神经系统 三、 大脑的构造与机能 四、 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 定位说 二、 整体说 三、 机能系统学说 四、 模块说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 什么是内分泌腺 二、 内分泌腺的分类与机能 三、 神经-体液调节 本章教学目的: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1.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根本构造和功能; 2.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 3.理解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4.理解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对心理现象的影响 本章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以及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2.难点为神经冲动的传导的机制、神经冲动化学传导的机制; 大脑皮层的构造与功能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神经元构造图;神经传导电传导示意图;突触构造图;神经系统解剖构造图;皮层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构造图;相关教学录像带一盘。
课后习题: 1. 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 2.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根本功能是什么? 3. 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根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4. 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 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提醒脑的机密有何重要的作用? 6. 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开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7. 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 8. 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感觉〔8 课时〕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三、感觉的编码 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三、视觉根本现象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三、根本听觉现象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本章教学目的: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1.理解感觉的根本特性与种类; 2.理解各种感觉现象及其生理机制;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感觉的概念、感觉的编码,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的关系; 2.视觉的根本现象以及听觉的根本现象; 3.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的关系; 4.视觉和听觉的生理机制 课后习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2.试分析^p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互相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学说?如何评价? 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5.什么叫现代对立色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络和区别? 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9.简单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1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 知觉〔8 课时〕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知觉的生理机制 四、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二、知觉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四、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二、大小知觉 三、深度知觉和间隔 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二、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一、什么叫错觉 二、错觉的种类 三、错觉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