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平曲线超高PPT课件.ppt
28页平曲线超高平曲线超高1.1.超高及其作用超高及其作用n定定义义::超超高高是是指指在在平平曲曲线线段段,,为为克克服服车车辆辆所所受受的的离离心心力力,,将将路路面面做做成成向向内内侧倾侧倾斜的斜的单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向横坡的断面形式n 当汽当汽车车在弯道上行在弯道上行驶时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用横向力系数,将受横向力的作用,用横向力系数μμ表示;表示;2 2 2 2 曲线超高曲线超高曲线超高曲线超高n 减小横向力的方法:减小横向力的方法:n 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n 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n 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成本低、效果好)设置超高横坡(成本低、效果好) 设置超高后设置超高后 ::B((1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绕路面内边缘线旋:3. 超高缓和段长度超高缓和段长度 p—超高渐变率超高渐变率n 附加纵坡附加纵坡 : : LcibB((2 2)) 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 n 附加纵坡附加纵坡 : : Lc3. 超高缓和段长度超高缓和段长度 ((3 3))《规范》推荐公式:《规范》推荐公式: 式中: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超高缓和段长 ((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n β=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n β=B/2::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n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n Δi = ib::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n Δi = ib+i1: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n p——超超高高渐渐变变率率,,即即旋旋转转轴轴线线与与行行车车道道((设设路路缘缘带带时时为为路路缘缘带带))外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3. 超高缓和段长度超高缓和段长度 l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计算之值乘以下列系数: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计算之值乘以下列系数:l 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 系数系数l 2 2车道车道 1.5 1.5l 3 3车道车道 2.0 2.0ZHHY((1)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l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Ø双坡阶段双坡阶段 Ø旋转阶段旋转阶段Ø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ZHHY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1)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l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l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Ø双坡阶段双坡阶段 Ø旋转阶段旋转阶段Ø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2)路)路线设计线设计高程高程l 新建公路: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高速公路和一级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中央分隔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中央分隔带带的外的外侧侧边缘边缘高程;高程; 二、三、四二、三、四级级公路采用路基外公路采用路基外边缘边缘高程;高程;设设置超高、加置超高、加宽宽地地段段为为超高、加超高、加宽宽前的路基前的路基设计设计高程;高程;l 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规规定定办办理,也可理,也可视视具体情况而采用行具体情况而采用行车车道中道中线标线标高。
高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1)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l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l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Ø双坡阶段双坡阶段 Ø旋转阶段旋转阶段Ø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h中h肩h肩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路面宽度路面宽度路肩宽度路肩宽度(土路肩)(土路肩)①① 正常断面:正常断面:((3)超高值计算方法)超高值计算方法 定定义义::超超高高值值就就是是指指设设置置超超高高后后路路中中线线、、路路面面边边缘缘及及路路肩肩边边缘缘等等计计算算点点与与路基路基设计设计高程的高差高程的高差§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②②起始断面:起始断面:ZH ZH ((HZHZ)) 新《规范》新《规范》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旋转轴h0=bJiGib③③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 新《规范》公式新《规范》公式((ib>3%)(ib≤3%)④④双坡断面:(双坡断面:(x≤x0))iGihiGBn 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 超高过渡原则:超高过渡原则:Ø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
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Ø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n《《规范规范》》7.5.6条规定,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度由条规定,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度由2%(或(或1.5%)过渡到)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0.3%)n若若p1<0.3%,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x0的长度n可按可按p1=0.3%计算计算x0:: 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 超高过渡可设在超高过渡可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内(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内( Lc 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 回旋线全长:回旋线全长:x=Lcz - ZH,,x=HZ – Lcz 部分回旋线长度:部分回旋线长度:x=Lcz – ZH - (Ls-Lc) x=HZ – Lcz –(Ls-Lc)n加宽值计算:加宽值计算:正比例过渡:正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bx = (4k3 - 3k4)b新《规范》公式新《规范》公式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x≤x0))ibn 旋转阶段横坡度旋转阶段横坡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⑤⑤旋转断面:旋转断面: ((x≥x0))新《规范》公式新《规范》公式(ix≤3%)((ix>3%))l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n硬路肩边缘:硬路肩边缘:n土路肩边缘:土路肩边缘: ((1)直线路段断面:)直线路段断面:n行车道边缘:行车道边缘: 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2)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n旧旧《《规范规范》》: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ibibn新新《《规范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ib≤3%))((ib>3%))n旧旧《《规范规范》》: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ibibn新新《《规范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3)双坡断面:()双坡断面:(x≤x0))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旧旧《《规范规范》》: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时,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ibibn新新《《规范规范》》::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土路肩按向外侧倾斜:((3)旋转断面:()旋转断面:(x> x0)) n 旋旋转转阶阶段段横横坡坡度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ix≤3%))((ix>3%))ix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