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关系协调员二三级判断说明题(A)(共5页).doc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级/三级判断说明题判断说明题判断说明题答题需先判断划线部分正误,若认为划线部分表述有误,需对该部分进行修改题目表述正确的,判断正确得2分;题目表述错误的,判断正确得1分,修改正确得1分判断错误则不得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12个月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 工资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3、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30日4、 三分之二以上全体职工可提出职工董事监事罢免案5、用人单位裁员后,在12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6、 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7、 劳动合同主体双方在地位上的从属性体现在经济上和人格上的从属性8、 厂务公开的载体主要是厂务公开信息9、集体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产生新的代表10、工会主席是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责任人11、发生集体合同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工作。
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延长期不得超过15日12、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四分之一13、某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表决今年的工资集体协商草案,该企业共有职工代表100 人,因生产冲突,实际只能到会代表80 人,则至少要获得50票赞成票,草案才能通过14、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管理部门是企业行政和工会15、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后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16、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17、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100%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当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19、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2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2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2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23、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24、集体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25、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26、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27、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五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十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28、用人单位拟聘雇或者接受被派遣台、港、澳人员的,应当为其申请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29、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费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30、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31、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临时工劳动合同32、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可以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33、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签订服务期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34、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劳务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20%35、 劳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发生冲突时适用劳动者的请求权36、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岗位调整中,调整后岗位的体能和技术等劳动能力要求低于原来的工作岗位37、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5日内,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38、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39、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15日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0日。
40、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签字41、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42、用人单位实施劳动标准的主要形式是集体合同43、遵守劳动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44、某企业规章制度规定,当员工顺利通过试用期后,公司根据其工作岗位、职务和工作表现,确定其工资标准但在执行中却把确定工资标准的依据增加了文化程度和工作资历这些都是企业规章制度在实施中偏离化的表现45、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有关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决定方式和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属于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范畴,用人单位具有单决权46、遵守劳动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47、工会副主席一般作为职工监事的首推候选人48、 职代会有权罢免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须由三分之一以上的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联名提出罢免案49、 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务公开听取职工意见,并提交企业工会审议50、 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或表决重要事项,必须全体职工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同意才能通过。
51、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对等,单数,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52、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执行主体是企业经营决策部门53、企业处理危机时的最根本要求是顾及危机处理的成本与收益54、危机在量的积累阶段往往是有迹可循的,这体现了危机管理的可预防性55、《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协调处理申请56、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15天 ,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