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48章康有为的社会思想》-精选课件(公开PPT).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zhuma****mei2
  • 文档编号:136115925
  • 上传时间:2020-06-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十八章 康有为的社会思想,康有为( 1858~1927) 又名祖诒, 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康有为是晚清思想界的巨人变法救亡理论和大同理论构成了康有为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位置第一节 社会变迁论,康有为积极主张变易进化,并创造出“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系统地提出了其社会变迁思想 第一,康有为把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变易思想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变易发展的,“变者,天道也” 第二,从多重角度分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康有为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变化的动力,,第三,康有为根据变易进化的观点分析观察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历程,形成了“公羊三世说”的历史发展观,描述了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具体进程康有为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一个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向前进化的,这便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世界文明的演进过程和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康有为还把“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与“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三种制度联系起来,界定了“三世”进化模式的性质康有为在把“三世”与“三制”联系起来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三世”或“三制”的发展演化都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

      在他看来,“三世”的演进,只能是“进化有渐”式的循序渐进,反对突变和骤进第二节 恤穷论,康有为在戊戌政变以前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其“恤穷论”为最具有代表性所谓“恤穷”,即扶贫济弱以固结民心康有为认为,要想救国,必须从“扶贫济弱”开始进行“扶贫济弱”的工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移民垦荒 第二,劝工警惰 第三,恤鳏寡孤独第三节 理想社会论,首先,康有为在《大同书》当中,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对人类苦难生活的描述,康有为揭露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还对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贵贱贫富对立等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其次,康有为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其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 其二,废除私有财产,实行财产公有其三,消灭阶级,人人平等 其四,政府机关实行民主管理 最后,康有为还探讨了实现大同世界的路径他认为,“去九界”是人类通向大同社会的道路所谓“去九界,即去国界、去级界、去种界、去形界、去家界、去产界、去乱界、去类界、去苦界”第四节 “大同之世”的福利观,康有为还把西方的“人道”与儒家的“仁道”结合在一起,抨击了中国传统的“宗族保障模式”,构想了“公养”、“公教”、“公恤”的理想社会的福利保障体系。

      第一,从“仁道论”到“批判论” 第二,抨击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模式的狭隘性 康有为认为,这种传统的宗族福利保障模式固然有其温情的一面,但也有其狭隘的一面他从中西比较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国社会福利的不同特点首先,他认为中国人重宗族而轻国家,而欧美人则重国家而轻宗族 其次,正因为欧美人重国家轻宗族,所以欧美人才会捐千百万金钱,建立社会福利机构 而由于中国人重宗族而轻国家,其社会福利善举只局限于捐祖堂、义田、义庄最后,基于上述认识,康有为批判了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模式的狭隘性第三,“大同世界”的社会福利构想 在理想的“大同世界”中,所有的社会福利事业都由公共机构来承担,主要包括“公养”、“公教”、“公恤”三个方面:,(1)公养机构 (2)公教机构 (3)公恤机构 通过上述的“公养”、“公教”、“公恤”等社会福利机构,人类社会便可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大同世界”理想的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后世中国有识之士设计和改造中国传统福利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1、康有为将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与西方进化论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变迁思想,以为其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

      2、在社会改革论方面,康有为批判了洋务派只“变事”,不“变制”的局限性,主张社会改革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同时进行 3、在社会福利思想方面,康有为提出了“恤穷论”,主张通过移民垦茺、劝工警惰、恤鳏寡孤独等措施,扶贫济弱,固结民心本章要点:,4、在《大同书》中,他从“仁道论”出发,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构建了“公养”、“公教”、“公恤”的大同社会,丰富了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思想体系复习思考题: 1、康有为社会变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特点 2、试述康有为对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模式的批判 3、康有为“大同之世”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