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品官品的思考.doc
8页人品、官德之思考人生艰辛坎坷,仕途扑朔迷离;但无论何时何地,做人就要 讲人品,做官更要讲官德正所谓经过人生历练,方知人间正道 这是重视人生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的人不得不思考的命题—\人品是官德的本质人皆有品不同的人性格有别,才能各异,人品也不同下 至普通百姓、三教九流,上至商贾大亨、高官要员,性情各异、 品类繁多,如此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品的定义,主要是 对人的道德判断,也包括人的全部素质,即人的品格质量古人对人品在层次上进行了很细致的划分唐人赵蕤在《长 短经》一书中将人分成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 圣人所谓“庸人”,心无信规,口无良言,交友无择,行事无定, 见细微而不见大局,随波逐流而难持己所谓“士人”,心有信念, 腹有计谋;智慧不求多,却细细思量;言语不求多,却追求中肯 切要;不求做多少事,而要了解所做事情的缘由;处富贵不会有 何增益,处贫贱也不会有何损害所谓“君子”,说话诚实守信, 对人心无忌恨;秉性仁义但不炫耀,思虑通达而不武断;对自己 的信念始终不渝,自强不息;看去平常自然,似无特别出众之处, 但要超过却很难做到所谓“贤人”,品德合于法度,行为合于规 范,言论被天下人奉为道德准则,道性足以教化百姓;使天下富 有而不积压财富,普济百姓、度民水火。
所谓圣人,道德品性与 天地之性融合,了解世事,通达一切;探求万事万物的起源终结, 在施“大道”于天下的同时修炼自己的性情;芸芸众生无法了解其德之崇伟,不知其深远浩淼张良之师黄石公在《素书》中把人才品类分为三种:一是“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这种人乃人中之俊二是“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 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这种人为人中 之杰俊一豪一杰,分别为三个等级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这种人是人中之豪三是“守职而不孔夫子关于“成人”(即全才)的“五三"标准比较讲究分寸, 切合实际《论语》记载,子路问什么是全才,孔子先是说:“智”、 “清”、“勇"、"艺”、“礼",接着又说现在的全才也不一定非得这 样,只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也就可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正直、勇敢、诚信以上几种说法其中的道德判断和才干标准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为人的共性存在,人品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范畴古人对 人品的论述,积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特质,体现了情感倾 向和心理定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和时代特色,随 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会发生变化。
现在我们提倡“德才兼备”, 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现在社会的人才观人的品质构成中,道德高下是评价人品优劣的主要标准古 人说“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君子“好是懿德”毛主席说,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谈到人品,人们往 往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人品是为“官”者成事之基,立业之本做官要从做人开始, 做官的起点是做人什么样的“德行",就是什么样的“人性”, 什么样的“人品”自然就是什么样的“官德"了用百姓的话说, 看什么样的官要看他是什么样的人人品即是官德在选用干部 上,作为领导干部,应把“官德”置于首位,作为被选拔者,应 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否则官非清官好官,干部亦非文武兼备,是 视事业为儿戏,拿社会开玩笑,对不起群众,对不起俸禄,对不 起组织的信任不管职位高低,有了高尚的品行,才能把为人民 服务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成为人民称赞的“好官”二官德是做官的根基“德”的最大特征是“利他”大德”源于“大道”,合于天 理,顺应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构建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铁肩担道义”, 施“大道”于天下者,以天下为己任,是人间楷模,世人尊崇的 英雄,是德之极致。
鉴于此,官德,首先是对人品中道德品质的放大,就是看他 是不是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看他是不是在其位谋其政,是不是 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是不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德是才之帅, 才是德之本,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君子挟才以为 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领导干部的品 德如果与人民的意志相违背,终将被人民所抛弃所以为官者, 要做“君子”不作“小人"时刻牢记以下几点一)常想立身之本守本分是立身之本对领导干部来说, 有本事和守本分好比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领导干部 守本分起码要做到三条:一是以诚为本具体表现在说话要口心 一致,办事要言行统一,为人要表里如一,也唯有如此,“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是以实为本要实事求是,遇事善 于明辨是非利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三是以公为本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心地纯洁,公正无私,才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生长在 农村,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深知诚实、公平、守信作为做人 之本的重要性。
担任领导干部,更不能忘本,忘了做人的基本准 则这是我生活、工作中的一贯做法这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决 定的,始终不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仅是做人的标 准,而且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二)常修为官之德德之不存,道将焉附提高品德修 养我觉得要做到三点:一是境界要高作为领导干部,提高精神 境界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 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当“官"不为发财、为民不遗余力、 办事不图回报、工作不讲私心作为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群众 监督制约;二是眼界要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作为领 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开阔,能够登高望远,深谋远虑要有战略眼光,把一方社会的发展始终置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 肚里好撑船/古今中外,凡是就成大事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胸 怀宽广之人领导干部更应如此,要做一个胸怀宽广的领导去思考,不能于方寸;三是胸怀要宽将相头顶堪跑马,公侯(三)常怀律己之心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为清”为政清廉是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一 斗;广厦万千,夜卧八尺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 于香饵在名利面前能否持有淡泊之心、超脱之怀,是判断一 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新的时期里,要做到为政清廉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 是无欲则刚古人曾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大祸, 莫大于不知足人有七情六欲,领导也食人间烟火,但在个人欲 望上一定要严加克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二是 谨防防线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荣誉、金钱、 利益、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千万不能动心,一定要谨慎对待“社 交圈”和“生活圈”,仔细算好“政治账”、“经济帐"、“社会帐”、 “家庭帐”,加强自我约束;三是要慎守坦途人在逆境时,往往 比较谨慎小心,因而也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 骄傲,出问题愈是在个人成长、进步顺利之时,愈要保持清醒 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时要做到三个自觉,首先自觉改 造自己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鲜明的政 治立场和人是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目标追求,安全 度过“功成”和“身退”两个危险区,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观 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 的道理其次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面前,不伸手,不侥 幸,勿忘司马迁的“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想着“手莫伸, 伸手必被捉”的道理第三、有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
善于 “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 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地位、报酬、个人地位方面知足长乐,而把精力放在服务社 会、奉献社会的事业中去四)常谋进取之道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在领导的岗位上,组织赋予你一定的 权力,首先是交给你一定的责任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腐 败,一边是政绩,中间是平庸作为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不仅 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展示个人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更是 一份为人民负责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责任所以一定要有所作为, 不能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反而在其位谋私利,那就不仅是不作为 的问题了,而是失职渎职、成为事业的蛀虫,最容易滋生腐败, 到那时就是人格崩溃、自毁人生了三、修炼人品与官德“器出于养,才出于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义”好的人品并非与生俱来,好的官德更需后天修炼儒家崇尚 内圣外王之道,在修身方面颇多训示孔子强调“学"、“思”、“行 孟子提倡“养气”、“寡欲"、"反求诸己”;《中庸》则要求做到“自 明诚”、“慎独"现代人要达到人品的优化,则需要在以下三方面 下真功夫。
一)学习人莫不有长短善于学习,就能假人之长补己 之短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习不只是读书,更不是读死书,还包括实践,在实践中汲取知 识和经验也就是说的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与肝胆 人处事,于无字处读书”,不乏修炼之一道书本知识要广泛涉猎, 而又有所专;无字之书,就是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要做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为官不学半个盗”,可见后果严重二)修养就是在道德、人格、习性等方面塑造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的要求关于修 养,儒家有“三戒”、“九思”之说所谓“三戒”就是少时戒色、 壮时戒斗、老时戒得;所谓“九思”就是“视思明,听思聪,色 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概括起来就是修养可归结为言和行两个方面古人讲“行谨则能 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一个人如果把一言一行都和人格修养 联系起来,就能真正做到克己自律、自强不息三)磨练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 提高自己,是完善人品的关键,正所谓“镖金索坚贞,洗玉求明 洁”任何知识和道德在实践中的融合和贯通,都是一个曲折和反 复的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 苦,吹尽黄沙始见金”,道理人人都懂,过程漫长而艰辛。
有人怯 阵,有人敷衍持之以恒最可贵品有等级,德有优劣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见识, 乃有大文章”人人都求上品,却不知上品来之不易惟有自我努 力刻苦磨练,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人品,才是人生之要义,更 是一名为官者的必修课做人一辈子,做官一阵子做一个好人,一个助人为乐、身 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做个品格高尚的人是 我们完成心灵塑造的终极目标生活不是为了选择做官,但一个 人一定要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品是官德的决定因素好人 不一定是好官,但是好官必须首先是一个好人!也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做个好 官,才是一个群众拥护、满意的官我们允许庸庸碌碌之人存在, 我们不苛求每个人都是雷锋,但我们不能允许做官之人有人格方 面缺陷做一个好官是做人的道德升华,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 提升从做人到做官的过程中,道德品质必须保值升值,而不能 降值贬值人品决定官德,官德更提升人品作为领导干部,无 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在群众的眼里都是官,都是人民的公仆 所以要立定根本,先做人后做官,抱定宗旨,为人民办大事,不 为自己谋大官他这样做了,他就从一个普通人上升为一个大家 都敬仰、崇尚的人,他的生命价值一定会提升,人生意义也会非 同寻常。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众谋福利从而 自己也高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