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口参数实验设计.docx
16页教学案例一:田口参数实验设计1 田口方法源起实验设计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经济地、科学地制定实验方案以便对实验 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英国统计学家 R. A. Fisher 在进 行农田实验时提出的他在实验中发现,环境条件难于严格控制,随机误差不可忽视,故提 出对实验方案必须作合理的安排,使实验数据有合适的数学模型,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靠度,这就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在三十、四十年代,英、美、苏等国对实验设计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将其逐步推广 到工业生产领域中,在冶金、建筑、纺织、机械、医药等行业都有所应用二战期间,英美 等国在工业试验中采用实验设计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战后,日本将其作为管理技术之一从英 美引进,对其经济复苏起了促进作用今天,实验设计已成为日本企业界人士、工程技术人 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一种通用技术实验计划法最早是由日本田口玄一(G. Taguch)博士将其应用到工业界而一举成名的 五十年代,田口玄一博士借鉴实验设计法提出了信噪比实验设计,并逐步发展为以质量损失 函数、三次设计为基本思想的田口方法田口博士最早出书介绍他的理论时用的就是“实验 计划法一DOE ”,所以一般人惯以实验计划法或DOE来称之。
但随着在日本产业界应用的普 及,案例与经验的累积,田口博士的理论和工具日渐完备,整个田口的这套方法在日本产业 专家学者的努力之下,早已脱离其原始风貌,展现出更新更好的体系化内容日本以质量工 程(Quality Enginerring)称之但是,严格来讲,田口方法和DOE是不同的东西田口方 法重视各产业的技术,着重快速找到在最低成本时的最佳质量 DOE 则重视统计技术,着 重符合数学的严谨性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田口方法缺少统计的严格性,但该方法还是以其 简单实用性广为工业界所应用和推广先进国家对田口方法越来越重视,并且也已经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研发、技术改善、质量提升等部门八十年代,田口方法进入美国,得到了普遍关注如今,实验设计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 突破了传统的工业过程改进和产品设计范畴,广泛地渗透到商业布局、商品陈列、广告设计 及产品包装的应用之中我国在六十年代就曾对实验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推广,八十年代又引 入了田口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验设计作为一种质量改进的有力武器,还尚未发挥它 的全部威力2 田口方法基本思想和研究内容与传统的质量定义不同,田口玄一博士将产品的质量定义为:产品出厂后避免对社会造 成损失的特性,可用“质量损失”来对产品质量进行定量描述。
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出厂后“给 社会带来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间接损失,如顾客对产品 的不满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市场损失、销售损失等质量特性值偏离目标值越大,损失越大, 即质量越差,反之,质量就越好对待偏差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产品检测剔除超差部分 或严格控制材料、工艺以缩小偏差这些方法一方面很不经济,而且有时技术上也难以实现 田口方法是调整设计参数,使产品的功能、性能对偏差的起因不敏感,以提高产品自身的抗 干扰能力为了定量描述,产品质量损失,田口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的概念,并以信噪 比来衡量设计参数的稳健程度由此可见,田口方法是一种聚焦于最小化过程变异或使产品、过程对环境变异最不敏感 的实验设计方法该方法是一种能设计出环境多变条件下能够稳定和优化操作的高效方法一般而言,任何一个质量特性值Y在生产过程中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田口玄一博士将 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分为输入变量W、可控变量X和不可控变量Z,如图1所示输入变 量非设计参数,可控变量是田口方法的设计对象,所谓可控变量,即可以调整和控制的参数, 这种变量通常称为信号因子不可控变量,顾名思义,即不可控制的变量,也称为噪音因子 (Noise Factors),就是使质量特性偏离目标值的因素。
田口玄一博士将噪音因子分为三类: 即外部噪音,如温度、湿度、灰尘等;内部噪音,如劣化等;产品间噪音,如制造缺失等图 1 影响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解决的对策可由生产线外(Off li ne)质量控制与线上(On Line)质量控制两种所谓 线外控制,即产品设计阶段和制造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活动,通过实验设计,保证产品最佳 化和制造过程最佳化(主要是工艺参数的最佳化设计)线外质量控制可以应用正交表、信 噪比(S/N)和损失函数来达成,强调有效率的实验和仿真,以减少变异所谓线上质量控 制,是实际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活动田口式质量工程较关心线外质量控制,以降低成本、 提供最佳质量为目标;对于线上质量控制则以稳定制造过程为目标田口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可控因素的水平和配合,使产品和工艺对噪声因素的敏 感程度降低,从而使噪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减少和消除,以实现提高和稳定产品质 量的目的田口玄一提出的“三次设计法”,即分三个阶段对产品质量进行优化:( 1) 系统设计: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知识对产品功能原型进行设计开发,这阶段完 成了产品的配置和功能属性;(2) 参数设计:在系统结构确定后进行参数设计。
这一阶段以产品性能优化为目标 确定产品参数水平及配置,使工程设计对干扰源的敏感性最低;3) 容差设计:在参数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这些参数的容差系统设计、参数、容差设计等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田口方法的“线外质量控制”,田口 线外质量控制、质量损失函数和田口线上质量控制就构成了田口质量工程,如图 2 所示一 般所讲田口参数设计是指田口线外质量控制,本章讨论的田口实验设计即为田口线外质量控 制在田口线外质量控制中,参数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的核心,它通过实验优化方法确定系 统各参数的最优组合,使产品对环境条件和其他噪声因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效果是在不提 高产品成本甚至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使产品质量损失最小,可见,参数设计是获得高质量产品 的关键,也是田口方法的中心内容系统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容差设计是对 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的完善与提高,质量水平评价是对田口线外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价与分 析图 2 田口质量控制体系3 田口质量损失函数田口对产品质量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他认为: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于社会的损失一 般,一个产品的成本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销售前成本和出售后成本,前者是指制造成本,后 者是指产品销售给用户后由于产品质量的损失(质量特性偏离目标值)所需的费用,这就是 上述产品质量定义中的“给予社会的损失”对此中损失,田口提出用质量损失函数来度量。
为了描述产品的质量损失,引入了以下几种类型质量特性的损失函数1. 望目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望目特性质量损失函数适用于产品的输出特性y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值y(通常不为零),并且质量损失在目标值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这种质量特征称为望目特性则质量损失函数为:L(y)二 K(y - y)2 (1)其中K是不依赖于y的常数,称为质量损失系数若y离y0越近,则L(y)值越小,表明该项设计的质量损失小,功能质量好图 3 功能质量损失函数式(1)说明,由于功能波动所造成的损失与偏离目标值yO的偏差平方成正比这也可以说 明,不仅不合格产品会造成损失,即使合格产品也会造成损失输出特性值偏离目标值越远, 造成的损失越大这就是田口玄一对产品质量概念的一个观点由于产品的质量特性y表现为随机性,所以L(y)亦为随机变量,故有必要取L(y)的期望 值作为评定产品的质量水平设有N件产品,若质量特性的N个测试值为儿,丁2,……,yN, 则其质量损失可近似表示为:L(y)二 K -1 迓(y - y )2 (2)N i 0L i=1 」称L(y)为这N件产品的平均质量损失质量损失系数K的确定可以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 是根据功能界限和相应的损失来确定;另一种是根据容差^ y和相应的损失来确定。
2. 望小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有些产品的质量特征是:不取负值,越小越好,目标值为零;当其输出特性值增大时, 其性能逐渐变差,质量损失逐渐变大这种质量特征称为望小特性如计算机的响应时间、 汽车的污染、电子线路的电流损失、加工误差等,都属于这类的质量特性这种情况下的质 量损失函数可由式1中令y0=0得:L(y)=Ky2 (3)如图4所示,因为输出特性y只能取正值,故上式只取一侧的损失函数另外,其质量损失 系数K也可以由功能界限和相应的损失,或者容差界限^ y和相应的损失来确定L(y)为随 机变量时,产品的功能质量水平用期望值反映对于N件产品,若望小特性的测试值为yl, y2, , yN,则平均质量损失为:4)L( y) = ki=1图 4 望小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3. 望大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 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是:不取负值,越大越好,零值最差;当其输出特性值增大时,其 性能逐渐变好,质量损失逐渐变小,其理想的值是无穷大这种质量特征称为望大特性,如 粘接强度等很明显,望小特性的倒数与望大特性具有相同的性质,所以可以用〃y来代替 式子(3)中丁,即得望大特性得质量损失函数为:L(y) = K (1/y2) (5)如图5所示,其质量损失系数K可以由功能界限和相应的损失,或者容差界限和相应的 损失来确定。
L(y)为随机变量时,则产品的质量水平用期望值反映,对于N件产品,若望大 特性的测试值为y1,y2, , yN,则平均质量损失为:图 5 望大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4 关于信噪比与正交表在通讯和电气工程中,为了对所选择设备的质量特征进行量化引入“信噪比”(输入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之比) 这个概念田口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正交试验设计中,用它来模拟噪 声因素对质量特性的影响1. 望目特性的信噪比设产品的望目特性值为y0,质量特性y服从正态分布y〜N(p y,o y),,信噪比计算公式为:SN = 101g丄(S -S 2)N m y6式中:b 2 二 S 2 仝(y - y)2 /(N -1)y y ii=1 ;s = n( y)2m;y •为质量特性值,y为质量特性均值i2. 望小特性的信噪比信噪比计算公式为:SN = -10lg(l£ y2)Nii=13. 望大特性的信噪比信噪比计算公式为:SN = -10lg(l£ 丄)N =1 y 27)(8)(9)正交表是一些已经制作好的规格化的表,是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工具正交表的每一列 等同于一个因素每一列中,各水平重复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并且任意两列中,各水平在 相同横向上的搭配也是均衡的。
这些特定保证正交表安排的试验,具有均衡分散性、整齐可 比性举例来说,对于3因素3水平的试验,若全部做全需要33=27次,而用正交表进行 的试验值需要9次,这9次在全体27次试验中是均衡分散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田口稳健设计中的参数设计一般都需要用到两个正交表,即用于安排可控因素的正交 表,称为“内表”或“设计变量矩阵”;用于安排噪声因素的正交表称为“外表”或“不可 控因素矩阵”示例如表1所示表中,A、B、C、D、E和F是可控因子,e是误差因子, 所谓误差因子,是田口方法提供的对未考虑到的系统可控因子的一个补充若该误差因子对 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则说明还有为考虑到的其它的重要可控因子U、V和W是噪音因子表 1 因子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结构正父表类型内表L8(27)外表L4(23)噪声因子安排和行数试验因素可控因子安排及行数试验次序噪声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