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罗的海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doc
25页波罗的海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张聪明波罗的海三国(即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最早脱离苏联宣告独立的 苏联加盟共和国从苏联巨大的计划经济机体上挣脱之后,波罗的海三国都经历 了艰难的经济体再造过程本文所论及的就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 下,上述三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制度重建和重建后典型企业形式的 治理结构全文以立陶宛的私有化和公司治理为主线,兼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的相关问题一波罗的海三国的企业制度重建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时期的企业制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国家即企业独立 后,波罗的海三国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务之一就是重建自己的企业制度,而 其具体手段则是私有化拿立陶宛来说,其私有化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国有资产初步私有化法》(Law on the Initial Privatization of State Property,LIPSP, 1991. 02. 28-1997. 12. 01)和《国有资产和地方政府资产私有化法》(The Law on privatization of State and Municipal Property, 1997. 11.04)立 陶宛私有化的目的虽然在法律中没有做具体的规定,但立陶宛国有资产基金 (会)(国家机构,立陶宛私有化的主要操作者)却有几个明确的目标:以最高的价 格出售国有资产,保证私有化的透明度,既要快速私有化,又不能恶化就业状 况,保证大规模投资,为发展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立陶宛的私有化设计为两轮第一轮于1991年9月启动公民用投资券购 买国有资产,投资券是免费分配给立陶宛公民的;其他自然人和法人可以用现金 购买国有资产在这一轮私有化过程中,国家主要通过公开和封闭式股份认购、公开和封闭 式拍卖、“最优业务计划”招(投)标以及其他方式进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这一 轮私有化的结果是共有5714个实体被出售,共获收人达34亿立特其中,2928个实体以股份认购方式实现私有化,2726个实体通过拍卖实现 私有化,12个实体通过“最优业务计划”招(投)标实现私有化,48个实体通过 可兑换的货币实现私有化第一轮私有化的设计目的是为每一个立陶宛公民参与私有化创造条件,以便 他们能变成所有者,从而保证实现社会公正为此,国有资产的一大部分只允许 立陶宛公民用投资券购买从实践结果来看,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券私有化形成了 广泛的私有者阶层第二轮私有化于19%年8月启动由国有资产基金(会)负责第二轮国有资产 的私有化国有资产基金(会)的职责是:接收并管理企业(私有化名单上的企业) 中的国有股份,在国有资产私有化过程中代表国家,确定和准备即将私有化的实 体,雇用私有化顾问,确定潜在的投资者并与之进行私有化谈判,做出私有化决 定并监督私有化交易的进行。
市政当局可以将这些职责委托给国有资产基金 (会),实际上立陶宛60个市政机构中有11个做出了这样的委托另一个与私有 化有关的机构是私有化委员会该委员会向立陶宛议会负责,承担国家和地方政 府资产(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私有化的监管责任,批准私有化计划和私有化交 易市政当局(市政委员会)要把自己账户上的市政资产私有化,就必须设立私有 化委员会行使相关职能如果私有化委员会没有批准某项私有化交易,国有资产 基金(会)就必须将其提交立陶宛政府批准,立陶宛政府的决定为最终决定第二轮私有化的主要特点是现金出售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规定,外国投资 者和本国的投资者在国有(国家和市政)资产私有化过程中有同等的参与权利从 私有化方式来看,房地产的私有化主要是通过公开拍卖或者带有购买权的出租实 现的,企业中的国有股份则是通过公开投标出售(通过直接谈判)、公开拍卖、在 股票交易所公开出售或者转让实现私有化的企业规模、活动领域以及股份数量 等方面的差异是选择不同私有化方法的主要依据另外,还有某些特殊的个案私有化是根据特殊的法律来进行的(比如 “MuzeikuNafta”炼油厂的私有化),特别是就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私有化还 通过了专门的法律。
在整个第二轮私有化吋期(1996年8月〜1999年ro月),总共有1119个项 目被出售,获得私有化收人达28亿立特其中,1053个标的以公开拍卖的方式 实现私有化,26个标的通过公开出售股份的形式实现私有化,24个标的以公开 投标的方式实现私有化,4个标的通过直接谈判实现私有化,12个实体通过出租 (租者有购买权)实现私有化1999年10月,通过谈判形式参与私有化 的投资者保证,在未来的3 一 5 年间,他们将在私有化后的企业保留2300个工作职位并向这些企业投资163. 8 万立特从早期私有化的结果来看,1994年,私有部门的产值已占立陶宛GDP的60% ;1995 年占 65%; 1996 年占 68%; 1997 年占 70%1999年年底,列人私有化名单的标的共有3100个,其中2128个标的是企 业中的公有股份块,而在这其中,有1465个公有股份块在它们所属公司的总资 本中只占不到20%的份额国家在159家企业中掌握控股权(多数股权)o近几年的私有化情况是,2005 年,私有化交易共536宗,交易额达3. 1473亿立特;206家国有实体实现了私有 化,总共获得收人达1. 3729亿立特,市政所有的部分资产出售获得收人达 1. 7744亿立特。
2006年,完成374宗国有或市政所有的股份和不动产出售交易, 实现的私有化金额为1. 42924亿立特2007年,完成了 373宗国有或市政所有 的股份和不动产出售交易,实现的私有化金额为2. 46777亿立特[1]通过私有化,波罗的海三国各自形成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一定数量的大企 业,基本确立了自己的企业制度在立陶宛,最普遍的公司形式是私人公司(股权不公开公司,立语uzdaroji akcine bendrove, UAB)截至2006年年初,注册的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立语 akein决bendrov户,AB)有839家,而私人公司则有5. 6418万家[2]在拉脱维亚,企业组织形式有个体户、普通合伙公司、普通合股公司(有限 合伙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和欧洲人公司另外,外国公司还可以在 拉脱维亚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在拉脱维亚,最普遍的是有限责任公司(拉语Sabiedriba ar ierobezotu atbildibu, SIA),但股份公司在某些大规模的业务活动和面向公众的业务中是 强制性的组织形式,比如银行、保险公司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都是资本 公司,都是法人组织,公司对股东的责任是有限的。
2005〜2008年立陶宛经济中正在运行的实体、企业和自然人(个体户)经济实体①数量(1)企业⑵自然人(个体户)(3)经济实体和个体 总数(1) + (3)企业和个体总数(2) + (3)⑷⑸时间7. 233 05.617 65. 550 3*12.783 311. 167 937332005年1月1日|7. 334 45. 679 27. 250 6**14. 585 012. 929 843382006年1月1日7. 651 66. 009 48.346 3***15.997 914. 355 747422007年1月1日8. 137 66. 356 111.330 1**19.467 717.686 258532008年1月1日|注:(4)为千人经济实体和个体户数;(5)为千人企业和个体户数;*拥有营业 执照、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包括拥有营业执照、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和 没有营业执照但也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比如农户;前5列单位为万家①经济实体包括法人和向财政部申报年度收入的自然人(个体户,包括农 户)资料来源:立陶宛统计局(Statistics Lithuania),http://www. stat. gov. It/en/papes/view/?id=1922&PHPSESSID=12bfa43fb09cf42b35abc0ba9759d3fb表2人数(2008年1月1日)正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立陶宛经济实体:类型和实体形式职工人数总数0〜45〜910〜1920〜4950〜99100〜149150〜249250〜499500〜9991 000以上国有公司137202123191321110地方政府企业112046913---54普通合伙公司1344716184211--223控股合伙企业24111353-1---57公寓楼业主合伙 企业1717住宅建筑合伙企业12510135汽车修理合伙企业3912园艺合伙企业41713-1------431合伙企业2 9692533517------3 274私人公司1. 715 6万9 2876 1054 2711 57647931716447193.942 1 万公众公司36222441623641574017376农业公司546460815716621-341住宅中介1---------1信用合作社392341------67公共机构1 3363582551467442514716192 371预算拨款机构31651462702811271016417161 118社会组织1612--------163猎人协会-----1----1商会--32------5协会6 368171411331----6 597慈善基金组织19017113-1----222政党和政治组织243111-----30地方预算拨款机构1141433131 240799245395212 901宗教团体307340传统宗教团体14842136------209合作/合伙公司9952384825833--276家庭企业2525工会1621232------179个体企业1. 735 6 万3 3061 372528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