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及高雅艺术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doc
6页普及高雅艺术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摘要]高雅艺术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它是优秀的、经典的、 健康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文化艺术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大学生能否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有健全的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的詁位因此,应该从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伟大工程,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高雅艺术来 塑造自己的性格和品质作为当代大学,更应该普及高雅艺术[关键词]高雅艺术 普通高等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和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 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 展和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之高校扩招后大学 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何准确把握 当前大学牛的思想和审美特征,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吸 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成为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一、高雅艺术的内涵与功能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中,存在着两类审美趣味和风格相对的艺术作品一类比较高雅,如京剧、昆曲、民乐、话剧、歌剧、舞剧、交响乐、 芭蕾舞等等:另一类则比较通俗,如相声、小甜、流行歌曲等大众喜闻乐 见,通俗易懂的作品。
在学术领域,“高雅” 一般指经过一代乂一代的艺 术家、文人雅士或有教养的赞助人及鉴赏家历史地形成的一套严格的趣味 判断标准和风格系统,它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文化或精英文 化;而“通俗”则发自于民间,自然质朴、单纯,没有严格的规范体系, 体现不同地域、社区和风俗千姿百态的巨大差异它来自于多数人并服务 于多数人在维系民众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念、信仰情操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高雅艺术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它是优秀的、经典的、健康向 上的、催人奋进的文化艺术由此可见,高雅艺术是指在思想上具有深度、 文学上具有厚度、美学上具有浓度和技法上具有难度以及具有精致的外部 形式鉴赏者往往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 的社会阅历,才能领悟其中的妙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促使人们向真, 向善,向美,向上的艺术形式均可归为高雅艺术之列二、普及高雅艺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代的大学生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期,一方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范 已经开始影响社会的进步,并逐渐侵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加之 网络文化、媒体文化等兴起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面临着更复杂的不 和谐影响。
另一方面,受地域差异和人文条件的不同造成大学生个体文 化素养的差异,大部分学牛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和接受能力存在不足或压根 没有接触,缺乏对于高雅艺术最基本的感受和理解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流行的、另类的校园文化与精神,如流行的 “语言”、“消费”、“阅读”,另类的“扮酷”、“追崇”、“情感”等等现象 流行的、另类的文化虽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也极大的影响 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就 流行音乐而言,一些作品的浓郁商业化给人一种媚俗之感:一些作品缺乏 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应有的审美价值,它们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些作品的娱乐性也日益消解人们关注的焦点,使大学生忘却社会责任 感:甚至一些外来作品还悄然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更令人担心的是, 有些流行的、另类的文化已开始背离文化创新的初衷,进入了以怪为美的 误区,使大学生产生荒诞怪异的观点和不伦不类的行为大学生审美活动 具有浪漫、易变、强烈、独特等特征,对美的理解具有模糊、零散与不确 定的特点现阶段大学生追求美的具体表现为,“重快感,轻美感:重通俗, 轻高雅:重知识,轻艺韵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影响,又有 教育的影响,还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作为社会变革重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美的思想追求直接影响 着未来文化的发展取向在大学生中普及高雅艺术,对于他们提高个人修 养,塑造自身品质具有良好作用这也是高雅艺术最大受众的来源大学 生从跨入校门开始,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精神需求会不断萌发,高雅艺术在 满足学牛的精神需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高雅艺术与高素质人才 成正比,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营造一个充满文明和文化气息的校园 一个优秀学牛的成长,不仅要有好的导师,还要有校园文化的浸润一所 高校的文明程度越高,艺术教育就越受到重视如果说审美情趣是学生个 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重要条件那么良好的文化环境则是提高学 校文明程度,办好现代大学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高雅艺术是现代大学 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高校校园不能没有艺术的精神熏陶,否则它将成 为徒有其表的文化枯井,其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窒息学校应有 的学术和创新空间三、普及高雅艺术的思路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已有计划有引导地在教育过程中贯穿了艺术审美 教育,但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高雅艺术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儿个 方面进一步加强一)在政策层面,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发展者、受益者,校园文化对其思想观念、 价值収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1994年,美国政府以法律 形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项法令把艺术增列为基础教 育中的核心学科与此同时,有关方面还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这表明艺术教育在美国基础教育中已经获得了独立、平等的地位在我国, 艺术教育及高雅艺术的普及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和高 校在制定和完善校园文化的政策和措施上应以人为本,制定适合本地、本 校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把艺术教育纳入规范化的教学轨道,对普及高雅艺术的活动应大力扶持二)在技术层面,建立机制,增强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与长期积累的过程2005年至今,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 活动效果显著,不仅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但要真正帮助广大学牛理解和接受高雅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nrj关键还在长期教育引导和艺术氛围的熏陶因此,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建 立长效机制,确保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具有延续性一方烦,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举办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另一方面, 定期邀请艺术名家走进校园,以论坛形式和学生面对面的研讨和交流,进 行更多的现场讲解和,使学牛对艺术的理解从兴趣、娱乐层面提升到 鉴赏、认知层面,从被动的接受高雅艺术向主动欣赏、融入高雅艺术的转 变。
三)在教育层面,加强引导,提升品位普及高雅艺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大学的学术繁荣与文化发展 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学校应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教职员工 指导学生开展“向真向上”的审美活动,为学生展示才干 提供平台同时要大力支持与加强引导各类学生艺术团体,通过组建学生 管弦斥团、民斥团、话剧社、戏曲协会等艺术团体,不仅使其发挥特长、 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增强自信,而但对唤醒广大学牛被流行的通俗娱乐 文化所迷惑的欣赏品位,以及拯救日趋失去市场、失去欣赏继承人的高雅 艺术本身都是很有,必要的,在普及高雅艺术、提升校园文化站位和人才 培养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四)在载体层面,扩大传播,注重实效高雅艺术的传播需耍载体视影、网络、报刊、广播等大众媒体应该 更多地承担高雅艺术传承的责任和使命,用全新的方式宣传和推广高雅艺 术,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并了解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高雅艺术的震撼力和艺术家独特的魅力同时通过校园广 播、电视台的转播、介绍以及校园网络和刊物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用 正确的舆论加以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雅艺术经历各个时代 的流传与积淀,只有积极融合时代元素,才能吸引广大学生欣赏和接受, 也才会真正使高雅艺术从“走进校园”转化为“扎根校园”,进而演化为 “繁荣校园”。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能否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有健全的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的詁位应该从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伟大工程,坚持“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的宗旨,把高雅艺术渗透到大学生的FI常学习生活中唐代名 将裴行俭说过:“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通 过高雅艺术来塑造口己的性格和品质作为当代大学更应该普及高雅艺 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