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探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840259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探析-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 女性服饰的变化尤为显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多 元化、时装化、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并非 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其中不管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还是社会走向文明开化的趋势所致,都促成了民国时期女性服 饰的变迁 [关键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 西学东渐 []J523.5 []A []1005-3115(2013)04-0052-02 服饰是时代的产物,表现出时代的印记和审美倾向,服饰记载 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一、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 民国时期,在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女性服饰伴随 时代发展的节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 第一阶段(1912~1919):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 立民国社会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 装束,裤装大受女性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层,行动方便,合 乎潮流。

      在1919年至“五四”运动之前,女装流行短上衣、裙 、裤,倾向于用牡丹、海棠、梅、兰、菊的大花纹布料这时候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女性的服饰趋向西洋化,追新 求异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 第二阶段(1919~1933):自唐代以来,中国妇女的服制一直 是采用直线裁剪,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 的曲折变化,也无美感可言1919年之后,新文化运动唤醒了 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的重要性 以旗袍的变化为例,受欧美服饰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叶以 后,宽大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1926年,旗袍下摆一升 再升,到1929年升至膝盖,女子大方地露出她们秀美的小腿,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到30年代,无腰身旗袍、有袖无袖、长袖 短袖各式旗袍层出不穷,旗袍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一度成为 “国服” 第三阶段(1933~1949):抗战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萧条, 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尺丝寸缕也变的非常昂贵大多数国民 无心于服饰的奢侈,力求节俭 二、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紧扣时代脉搏,与当时中国社会 的大环境是相一致的,服饰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多元化 民国时期的服饰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

      就女子服装而言,有的承袭前清的大裙衣裤,有的效仿西式 服装,最为流行的还是上衣下裙,衣服较清末为短,后来发展 成为中西合璧式的旗袍一些追逐时髦的女子则往往打扮得不 满不汉、不中不洋,真可谓是“不伦不类”①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为袄裙和旗袍袄裙在当时女学生中较为流行一般分为两类:一为上袄下裙,袄分长短,长 到臀围下,短到腰围间通常长袄是高领、窄袖,短袄是低领 、宽袖,袖口宽大平直袄的下摆有直角、圆角、半圆弧型等 ,其式样随流行趋势而变化这时的袄比较紧体,通常下配长 裙,并常作彩绣装饰二为文明新装,即上为窄而修长的高领 衫袄,下为黑色长裙,但不施绣纹,裙子不绣花,上衣多用朴 素的白、黑、蓝色②民国时期流行两种类型的旗袍,分别是 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京派旗袍是纯粹的中国式服饰,其特点 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 、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着重强调衣服的装饰美与 坎肩、大拉翅或二把头、花盆底鞋一起搭配穿着而海派旗袍 则兼具中西服饰风格,在都市妇女中普遍流行,又称改良旗袍 ,它修身合体、作省收腰、装袖,由重装饰逐步演变为表现女 性人体的自然美与京派旗袍相比,海派旗袍注重外在造型而 轻手工装饰,有领无领、袖长袖短、开衩高低、衣身长短等随 流行趋势而变化。

      与之搭配穿着的是西式大衣、绒线外套、玻 璃丝袜、高跟皮鞋、大波浪烫发、手袋等京派是传统的正宗 ,海派则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③此外,当时 还一度流行纯粹从外国引进的西式服装、西式大衣、西式礼服 ,这些促使中国女装开始向西式服装过渡,使中国女装开始呈 现出国际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多元特征 (二)时装化 服饰产生之初是为了御寒遮羞,后来发展为多种功能将服饰 作为一种文化风尚展示肇始于时装的出现,这一文化现象将服 饰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顶峰民国时期,西方服饰流行元素 传入中国,这一风气迎合了刚刚尝试思想解放的女性的着装口 味此时的中国人开始在服饰方面有了不同与以往的审美观念 ,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便成为全国甚至东南亚的时装橱窗 民国时期,各大报纸、杂志都辟有服饰专栏,介绍各种新式服 装,有的还请画家为其设计服装当时的各大影片公司都雇有专门的服装专家,为影片中的女主角设计新颖别致的服装,影 片播出后,其服装会立刻为社会许多女士所效仿1930年1月9 日,有关人士在上海大华饭店举办了一场国货时装表演,这可 以说是中国首届时装表演据当时的《生活周刊》杂志登载, 表演的服装有西装、旗袍、婚纱服和礼服等九类。

      另外,主办 方还邀请当时的各类明星,如胡蝶、阮玲玉、王人美等穿着各 种新奇式样的服装出场展示,此次时装表演在中国服饰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④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受冲击时代的 开始 民国时期是女性服饰大变革的时代,服饰的流行大多数是在城 市中,尤其在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社会名流引领着 服饰潮流的变化,服饰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大都市的摩登女 子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大胆地走出闺房,奔向社会,投身于各 种职业,改装换容也就成为必然之事 (三)个性化 民国时期的开化风气使妇女们一改往日的服制教条,以大胆开 放的姿态来表现她们的与众不同烫发、尼龙丝袜、高跟皮鞋 、手表、金丝眼镜等“舶来品”的搭配使用,花样繁多,处处 体现着个性 这一时期,在服饰个性化方面还有一种现象,即女尚男装尽 管这一风气包含女子希望通过穿男装来使男子认同其社会地位 ,以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更多的应该是个性的张扬女尚男装 的出发点不一致,但当时确实成为一种时尚女革命家秋瑾就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04年2月,秋瑾开始穿西装那是她赴 前门外欧阳夫人举办的绅宦妇女诗文座谈会时的事,日本女友 服部繁子回忆中有这样的记录:人们起先误以为她是一个俊俏 的男子。

      因为她满头的青丝呈“男式分头,斜戴着一顶黑色的 鸭舌帽,盖住了半只耳朵,一套蓝色半旧的西装不尽合身,由于袖子太长,从袖口下只能稍稍看到纤细的素手,提着一根细 手杖,又肥又大的裤子底下可以看见一双褪了色的茶色皮鞋, 胸前垂着绿色领带⑤在秋瑾看来,她男性化的装扮是着意 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追求男性的阳刚之气,争取男女平等 她曾对服部这样说过:“在我们中国,男人总是逞强,女人却 懦弱,一直受压迫我总想使自己树立起男子般的自豪感,所 以想先把外形打扮成男的,进一步直到内心也是男的⑥这 种极具个性化的见解,不论从外形还是从思想无不体现了女性 要求解放、获得自由的心声 (四)自由化 民初社会,各类思潮并存,在爱国热潮的激励下,妇女们开始 投入到革命活动中,她们为了显示与时代的同步,提出更新女 子服饰、简化传统女装的要求,以便于参政1913年初,为适 应时代变化,政府才草议出女子礼服服饰:“礼服照公布图样 ,长过膝一寸,袖宽六寸衣带,已出阁者用紫红色,未出阁 者不拘于颜色便服齐膝,袖长齐手腕,袖宽四寸,腰前身稍 宽,领高不过两寸”⑦这一规定实际上并不严格,妇女们在 新思想的指导下,力图要改变自身的形象,追求大胆奔放、不 拘格式的服饰。

      孙中山先生指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 自便⑧这更加鼓舞了妇女在穿着上的自由发展事实上, 就民国时期整个女装的发展变化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化的 过程使民众在政治上实现了衣着的平等权,不分贵贱可以穿 同样的衣服民国服饰的变革打破了烦琐的服饰礼仪,区别等 级的观念逐步被改变民国服饰变革是服饰穿着形式上的变革 ,也是人性的一次解放 民国服饰上的变革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 一次正面交锋,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全方位渗透的一个结果这 一结果直接影响了中国近现代人在服饰方面的取向,使极具鲜 明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的中国传统服饰开始走向没落 阅读相关文档:浅析清康雍乾时期皇子教育制度 从敦煌僧人服饰看汉化、世俗化的形成因素 从明朝的卫所制度看灵山卫的建立 唐人生活胡风浓重述略 《唐书辑校》辑误 都督诸州军事职能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 浅谈敦煌壁画中的两种建筑风格 敦煌艺术的再生及当代启示 颜廷亮其人其书简论 桥梁与晶体 掀开符号神秘的面纱 试析《楚门的世界》中分层与跨层问题 《黄世仲革命生涯和小说生涯考论》序 《欲望号街车》的象征体系与身份冲突 研究的榜样治学的楷模 深耕华南加速布局微软(中国)广东分公司新址落成 微银行的契机 破解公有云落地瓶颈 扬州智慧旅游的几点思考 徐工 做好信息化的外延 王海峰 专注动态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