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北京导游年审答案-职业道德.pdf
9页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A.是引导人们凭借信念而自觉执行的规范B.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不以制度形式出现的行为规范C.是主体的内心信念起作用D.是写入法律、制度、章程、条文中的规范E.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 )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A.社会B.环境C.行为D.个人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指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形成和接续的,发挥过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合、团结及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代表中华民族( )认同和推崇的高尚精神境界,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并不断更新的道A.基本B.一致C.全体D.普遍4道德通过把握义利、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关系,引导人们在解决“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 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等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趋同于( )的要求A.全体社会成员B.道德行为主体C.统治阶级D.被统治阶级5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A.团结友善B.诚实守信C.勤俭自强D.服务群众E.办事公道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等领域和层次。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个人品德D.家庭美德E.普适道德7从作用方面看,职业道德与职业技术、职业要求相结合,形成特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 连续性,它能够影响和改变从业人员的道德风貌A.正确B.错误8任何道德都要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特有形式,来论证自己所反映并服务的那个( )具有存在的合理性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道德观念D.意识形态9道德通过确立一定的优劣标准和行为准则,约束、调节人们的交往关系和个人行为,教育和倡导社会精神规范, 从制度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A.正确B.错误10道德通过确立一定的优劣标准和行为准则,约束、调节人们的交往关系和个人行为,教育和倡导社会精神规范,从制度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A.错误B.正确1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即不能通过外在的强制力量迫使人执行,而是引导人们凭借信念而自觉执行的规范A.错误B.正确12集体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括( )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A.没有个人利益就没有集体利益B.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E.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13道德的传统性、民族性、文化性是道德表现其本质和发挥作用的决定性的条件。
A.错误B.正确14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提出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勤俭自强、敬业 奉献”为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团结奋进B.团结友善C.团结自尊D.团结服从15把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创新、推进和对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精神的继承、发展结合起来,把运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激活、调动( )的积极因素同抑制、转化其消极因素结合起来,就是建设中华民族新的职业道德的正A.人才竞争B.思想教育C.企业管理D.市场经济16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式提出了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公民道德道德规范A.错误B.正确17爱国守法、( )敬业奉献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A.诚信友善B.勤俭自强C.平等公正D.团结友善E.明礼诚信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以及综合作用A.评价调节作用B.监控惩戒作用C.论证维护作用D.教育示范作用E.督导执行作用19道德通过把握义利、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关系,引导人们在解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 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问题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趋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
A.错误B.正确20道德不是写入法律、制度、章程、条文中的东西,而是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是隐藏于人们的品格、意向、习惯 和( )中的规范和习惯A.价值观念B.认知习惯C.风俗习惯D.是非观念21道德具有普遍性,因而具有普适性A.错误B.正确2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在思想道德领域的本质反映和现实要求集体主义的基本问题是( )问题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B.集体利益C.弘扬集体主义精神D.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23道德的调节作用是由道德的本质及其特点决定的,是道德最主要的作用A.错误B.正确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规范为基础的、符合职业规律及其 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的总和A.心理B.目的C.道德D.技术25职业道德所体现的职业准则及其对职业活动的道德评价,受到社会普遍的( )A.期待B.评价C.认可D.规范26道德的产生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的事情,具有阶级的属性A.错误B.正确27下列各项道德规范中,属于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道德规范的有( )A.团结服从B.敬业奉献C.爱国爱企D.自尊自强28一般说来,一种职业道德从成型到成熟必然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而它的成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成熟的职业( )规范,二是有成熟的职业道德规范。
A.发展B.技术C.目的D.价值29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A.错误B.正确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的出现和发展,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A.心理B.意识C.分工D.交换31道德的( )作用是由道德的本质及其特点决定的,是道德最主要的作用A.警示B.调节C.评价D.教育32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 ),必然要论证自己倡导的善恶标准具有合理性,并通过这种善恶标准来评价和论证人们的行为规范,把握社会舆论导向,鼓励、倡导那些符合自己利益和需要的思想及行为,谴责、排斥那A.道德观念B.政治思想C.法律思想D.意识形态33道德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其对于特定( )所具有的反作用A.人际关系B.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D.意识形态34广义职业道德是指( )对职业道德准则的普遍性要求,是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直接体现,适用于所有职业A.职业者B.国家C.社会D.消费者35职业道德既是对该职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要求,同时包含着该职业对( )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从( )方面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A.利害关系B.物质利益C.精神生活D.美丑对比37人们对职业道德的评价,不仅是评价职业者的个体职业行为,同时也是在评价其所在职业的整体( )水准A.技术B.道德C.职业D.社会38任何道德都要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特有形式,来论证自己所反映并服务的那个经济基础具有存 在的合理性A.错误B.正确39“北京精神”是( )A.“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B.“爱国、创新、包容、厚德”C.“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D.“自信开放创新”4019、( )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体现,也是它的功能要求A.社会和谐B.团结友善C.自由平等D.为人民服务4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这是它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而自觉执行的规 范A.信念B.习惯C.行为D.学习43( )既反对过分夸大道德作用的“道德决定论”,也反对根本否定道德作用的“道德无用论”或“道德虚无论”A.儒家思想B.历史唯心论C.历史唯物论D.所有道德观都是44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A.错误B.正确4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促进我国实现( )协调发展的需要A.社会B.环境C.经济D.文化E.政治46职业道德是( )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论何种职业道德都需要和社会公德偕行一致,不能分庭抗礼,更不能根本违背A.社会公德B.个人品德C.家庭美德14-12-25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A.服务奉献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您必须使用IE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09 导游年审培训考核管理系统 北京市旅游局培训考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