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期刊及期刊分级ppt课件.ppt
115页核心期刊及期刊分级核心期刊及期刊分级温州医学院期刊研究所郑俊海 关于核心关于核心 期刊期刊核心期刊的概念核心期刊的概念v定义: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刊载该学科学术论文较多的、论文被引用较多的、受读者重视的、能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况的、最为活跃的那些期刊v知名度v被权威数据库收录v核心期刊存在不科学性和争议核心期刊的起源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首先发现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登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研究结果表明,1/3的论文刊载在的论文刊载在3.2%的少数的少数期刊上,而其余期刊上,而其余2/3的论文分散在大量的的论文分散在大量的(96.8%)期刊上,这少数信息密度大,载文量期刊上,这少数信息密度大,载文量多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多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发展核心期刊的发展v196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物理和化学领域的重要文摘杂志发现一条规律:75%的论文来自10%的期刊v1969年美国高夫曼(W.Goffrnan)、莫利斯通过统计分析,证实期刊流通量数据的分布近似服从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v1971年SCI创始人加菲尔德(Garfield),在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万篇参考文献后发现,被引率高的文章24%出自25种期刊,50%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则散布在数量大得多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较为集中的核心区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较为集中的核心区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最具最具CSCD论文产出力的高等院校论文产出力的高等院校名次高校名称CSCD论文数百分比(%)1浙江大学43474.252上海交通大学36733.593华中科技大学32373.174清华大学30212.965北京大学29792.91105温州医学院1900.19105浙江工业大学1900.19108湖南师范大学1880.182004年高校发表年高校发表CSCD论文合计论文合计102223篇,涉篇,涉及及1037所高校其中所高校其中108所高校(占高校总数的所高校(占高校总数的10.4%)产文)产文81810篇,占篇,占80.03%核心期刊的特点核心期刊的特点学科性学科性:通常指学术性学术性期刊,一般不包括通俗性科普性的期刊集中性和代表性集中性和代表性:能集中该学科大部分高质量的文献,能代表该学科当前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权威性:核心期刊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人为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重复性,统计结果虽然具有客观性,但由各种原因(学科划分、指标系统及统计源方面等)会产生偏差偏差动态性动态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核心期刊必须动态性相对性相对性:由于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期刊不断变化核心期刊表也是动态的,不同数据库的核心期刊存在差异国外主要权威数据库国外主要权威数据库v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95v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19/128v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abstracts,SA)202/5v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913v俄罗斯文摘杂志(peepat)693v日本科学技术文摘速报v美国医学索引(indexmedicus,IM)90(台湾12)荷兰医学文摘(exceptamedica,EM)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abstractsBA)美国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中国医学期刊收录中国医学期刊q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核心版q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核心版q亚洲男科学杂志(英文版)扩展版q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扩展版q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扩展版q细胞研究(英文版)核心版q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扩展版q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核心版美国医学索引(美国医学索引(IM)收录中国医学期刊收录中国医学期刊v收录中国大陆期刊79种v中华系列24种v中医药类5种v医学相关学科(环境科学2、生物工程、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实验生物、法医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微生物学报、遗传、遗传学报、生命科学、中国生理学杂志、细胞研究、细胞与分子免疫学)v高校学报(北医、湖南医大、浙大2、华中科技大、一军大)v其他医学杂志(癌症、航天医学、国际肝胆胰疾病、卫生研究、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华西口腔医学、上海口腔医学、药学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国内核心期刊研究情况国内核心期刊研究情况l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在国内传播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在国内传播:国外书讯年地期刊登世界重点科技期刊;l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情报科学年第期刊登布拉德福简介世界图书年第期公布国外个科技领域的“核心期刊表”l年代核心期刊研究在我国开始盛行并被异化年代核心期刊研究在我国开始盛行并被异化:由个人研究转向集体联合公关研究核心期刊国内主要数据库国内主要数据库v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798/223/187)v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047种/213)v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652/467,28.3%)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AR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期刊数据库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的遴选依据核心期刊的遴选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指标)v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
v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1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q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非常客观的评价指标,可次数这是非常客观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2影响因子q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q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l举例:温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共发表论文317篇,其中37篇论文在2005年被各种期刊引用40次,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的影响因子为:40/317=0.126如何看影响因子如何看影响因子l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l影响因子是期刊的评价指标,不是论文的评价指标;l期刊影响因子受许多因素影响;l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
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1.时间因素:时间因素:v1.1.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时滞长文献老化引用率低v1.2.不同学科论文的引证行为不同不同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段可能不同有些文章要吸引一定数量的引文需要较长时间,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文章发表后6年无一人引用;但对于分子生物学或天文学方面具创新研究成果的论文来说,则有可能很快地开展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研究,因而很快引起较大影响并大量引证2.源期刊库的缺陷源期刊库的缺陷v2.1.收录期刊数过少收录期刊数过少v全世界期刊数约13万种,各期刊库很难全面、公平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期刊情况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只收录4500种,占3.6%v2.2.各国被各国被SCI收录期刊数极不平衡收录期刊数极不平衡v如1997年SCI选用3449种期刊中,美国、英国、荷兰和德国被收录期刊数分别为1392、732、339、266种,占80%,该年度收录中国期刊仅9种,占0.2%而同国家间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因素而倾向于相互引证,如美国科学家相互引证,可提高美国论文的被引频次的30%,造成不同国家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
v2.3.被收录期刊的语种分布不平衡同语种相互引证的概率很大,而SCI倾向于收录英文期刊,致使SCI刊源库中为数不多的其他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低如:1986-1987年SCI收录法国植物基因研究方面的论文中约有15%是以法文发表,平均被引次数为0.58;而另外85%是以英文发表的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为4.331997年SCI收录的10033篇中国论文只有10篇是以中文形式发表的,这对提高中国论文的被引频次很不利3.引文条目统计的差异引文条目统计的差异l在影响因子计算中,引证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刊物中所有论文被引证的总次数,而刊载论文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Articles)、简讯(Notes)和述评(Reviews)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Editorials)、通讯(Correspondence)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数则不进行统计,这些未被统计的部分被引这些未被统计的部分被引频次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很大频次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很大如对1994年SCI源期刊中130种化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的“正确”计算表明,在该年度的JCR中,按影响因子排序的化学类期刊中有89.2%排序有变化,其中变动次序为10以上大4.6%。
4.学科性质的差异学科性质的差异l不同学科由于发展速度和成熟度不同,期刊基数差异很大,从而使不同学科的论文数和引文数相差很大如1997年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类刊物中最高影响因子值为40.782,而数学类刊物中最高影响因子仅为2.070;该年度影响因子为1.0的刊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类刊物中位于第194名,在数学类刊物中则位于第7位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频次l研究表明,期刊影响因子并不能反映其中每篇论文的实际被引频次如Seglen通过分别统计JBiolChem,BiochemJ和BiochemBiophysActa的被引证情况后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了刊物总被引频次的约50%,约50%的论文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高达90%,即刊物中50%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大约是其余50%论文的10倍这说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间被引频次的差异大体由以下几种原因:v1.论文类型差异论文类型差异:即评述类论文和某些介绍新方法论文的被引频次通常高于研究成果的论文;v2.论文性质的差异论文性质的差异:即有争议的论文或具广泛兴趣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高于普通论文;v3.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或较新研究领域的论文比相对较成熟研究领域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研究领域间的相互引证并不等价,如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常引证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反之则少见。
影响因子的计算与论文论文的学术水平并无直接关系l即论文被引证次数的多少并不能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l不同学科间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l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的被引次数差别很大,论文的被引频次决定了期刊的影响因子,但论文并不因为发表于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就一定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评价论文水平的新动向评价论文水平的新动向l重要论文(不含综述类论文)l论文的被引次数l高被引论文h指数(指数(h-index)q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