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ppt
13页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福建医科大学蒋雅滨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约50%的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约占妊娠期贫血的95%贫血对妊娠的影响•对孕妇的影响 孕妇的抵抗力低下,使妊娠风险增加 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差 并发症发生率高 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轻、中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重度贫血时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铁的需要量增加是缺铁的主要原因•孕妇每日需铁4mg,每日饮食中含铁10~15mg,吸收率仅有10%(1~1.5mg)•妊娠后半期铁的最大吸收率达40%,仍不能满足需求•如不补充铁剂,易耗尽体内储存铁而造成贫血诊断标准•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3.5×10¹²/L,或血细胞比容<0.30•妊娠期贫血程度: 1、轻度:红细胞3.0~3.5×10¹²/L,血红蛋白91~100g/L; 2、中度:红细胞2.0~3.0×10¹²/L,血红蛋白61~90g/L; 3、重度:红细胞1.0~2.0×10¹²/L,血红蛋白,31~60g/L; 4、极重度:红细胞1.0×10¹²/L,血红蛋白﹤30g/L.治疗•治疗原则:补充铁剂,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
•补充铁剂:以口服给药为主,硫酸亚铁0.3gtid,同时服维生素C 0.3g及10%稀盐酸0.5~2ml,促进铁的吸收对重度贫血,不能口服者,可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深部肌肉注射,应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日50mg,无副反应,第二日增至100mg每日一次•输血:当Hb﹤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剖宫产术者,应少量多次输血输浓缩红细胞更好•产时产后处理:中重度贫血产时应配血备用缩短产程,预防产后出血,产后抗感染治疗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的疲倦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头晕,眼花等症状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出血,心力衰竭护理措施(一)、预防•妊娠前应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改变长期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适度增加营养,必要时补充铁剂,以增加铁的储备二)、妊娠期•1、饮食护理•建议孕妇摄取高铁、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C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葡萄干及菠菜、甘蓝等深绿色蔬菜但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鞣酸等影响铁的吸收,应注意饮食的搭配•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2、正确服用铁剂•首选口服制剂•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应饭后或餐中服用•服用铁剂后,由于铁与肠内硫化氢作用而形成黑色便,应予以解释。
•服用抗酸药时需与铁剂交错时间服用•对于妊娠末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较重者,可采用深部肌肉注射法,常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3、加强母儿监护产前检查时常规给予血常规检测,妊娠晚期应重点复查注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估,并积极地预防各种感染(三)、分娩期(三)、分娩期•中、重度贫血孕妇临产前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安络血、维生素C等药物并应配血备用•严密观察产程;•因贫血孕妇对出血的耐受性差,少量出血易引起休克,应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前肩娩出时,遵医嘱肌注或静脉注射缩宫剂,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四)、产褥期(四)、产褥期•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并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指导母乳喂养,对于因重度贫血不宜哺乳者,详细讲解原因,并指导产妇及家人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采取正确的回奶方法,如口服生麦芽冲剂;•提供家庭支持,增强休息和营养,避免疲劳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缺铁性贫血对母婴的危害•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孕前期贫血•向妊娠期生理性贫血的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作用,让其纠正偏食习惯,进食含铁量较多的食物,加添含铁量丰富的强化食品。
•向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讲明药物名称、用药目的、剂量、方法、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严重贫血不宜母乳喂养者,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不宜母乳喂养的原因,并教会人工喂养常识及方法•做好出院指导,如:产后一个月内禁洗盆浴,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注意避孕等;应让病人了解产后42天返院检查的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及联系人等产褥期间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