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68616916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0.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图中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2010·商丘模拟)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2、3题2.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3.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第三产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黑龙江学业水平)分析下表,回答4、5题地区 城市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田 35 65 100 乙 65 35 100 丙 80 20 100 丁 90 10 1004.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5.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2010·天水高二检测)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工业类型中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  )①原料指向型工业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④⑤7.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潜力的是A.技术优势 B.资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人才优势(2010·聊城高二检测)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呈现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据此回答8、9题 8.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大量迁移到苏南地区B. 苏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大C. 京杭运河在苏南地区有很高的航运价值D. 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9.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  )① 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② 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 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服务设施效益差,基础设施成本高 ④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⑤ 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 特大城市增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A. ①②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⑥ (2010·佛山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

      读图回答10~12题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1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12.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13. (201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推进速度快,人均耕地减少 B.珠江口咸潮加剧,影响粮食生产C.夏秋季节多台风,粮食生产不稳定 D.工业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2010·南京高二检测)下图为“北京市主要工业区布局示意图”,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城区和四个主要工业区,据此回答14、15题。

      14.④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影响其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能源产地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高科技人才集中区15.为保护和改善首都的城市环境,当前在城市布局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城区范围 B.所有工业迁出市区C.在远郊区发展卫星城 D.缩小城区绿地改建住宅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10·黑龙江学业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2分)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3)(任选其一回答)(4分)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17.(2010·济宁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5分)18.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5分)(1)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分)(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5分)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2005年苏南地区59.667.0苏中地区37.746.3苏北地区31.239.5(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6分)(4)下列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多选)(  )(2分)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区域开发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解析及答案1.【解析】选C图中所示区域为鲁尔区,与长三角共同优势条件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二者水力资源都不丰富;鱼米之乡是长江三角洲,鲁尔区农业不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煤炭资源需调入2、3【解析】2选D,3选C第3题,由图可知,在第Ⅰ、Ⅱ阶段,该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增长的,第Ⅲ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工业化水平在下降,这最有可能是因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该国城市化水平高,属发达国家第4题,该国经济、技术条件优越,劳动力主要从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4.D 5.A6.C 7.C8.D 9.C10~12.【解析】10选B,11选D,12选A第10题,珠江三角洲大多数加工制造业是在改革开放后依靠廉价劳动力,承接香港和其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图中模式2,劳动力因素所占比重为50%,属于劳动密集型。

      第11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地租、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等不断上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经失去成本优势,因此,为了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纷纷向附近的欠发达地区转移第12题,珠三角地区经济水平提高后,应当一方面将失去成本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13.A 14.D 15.C16. 答案:(1)改革开放的政策;地理区位优越(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处沿海、或交通便利、或邻近港澳);国际产业转移;科技发达(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8分)(2)B(2分) (3)(任选其一作答) a城市: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或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 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分) b乡村:进城打工;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改变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第(1)、(2)题较为简单,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第(4)题,对该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肯定,可从水果的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方面来考虑答案:(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2分)(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分)(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任答两项可得满分,共2分)(4)有利1分)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或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合理即可,共4分)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导致能源的短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减少等问题,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三废”的大量产生第(4)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苏中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而苏北地区应加大工业发展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1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