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docx
5页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 条件, 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 引 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 观 察和了 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 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 提 出问题、 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 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 10 以内数的意义, 学 习 4 以内的加减、 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 空间 关系的粗浅知识, 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二、 教学目的要求1、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 能结合生活中 的实际经验, 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 通过自 己 的操作并理解、 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 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2、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观察力、 想象力、 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学重难点1、 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2、 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3、 能在老师的引 导下, 能提出 简单的数学问题, 为 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四、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环境、 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幼儿在身心 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 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这就形成了 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此根 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 老师要因 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 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 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五、 教学进度周次内容1、 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 远近》1、 《区别前后, 左右》《认识 1 和许多》《分组游戏》 3 、 《比较大小、 长短、 高矮》《比较轻重、 厚薄、粗细》4、 《学习排序》《认识 2 和 3》5、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认识 4 和 5》6、 《认识梯形、 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7、 《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 6》8、 《认识 7 和 8》《复习 8 以内的数》9、 〈认识 9 和 10〉, 认识 1——10 的数序,4、 学习 1——50 的数数 认识 05、 学习 1——10 的倒数, 数字的用处6、 学习 2 的组成及加, 减法13、 学习编应用题——2 的加减14、 学习 3 的组成, 及加法, 口编应用题 15、 学习 3 的减法和口头减法16、 学习 4 的组成及加减17、 学习 4 的应用题18、 复习分类、 图形等知识19、 复习 2、 3、 4 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 总复习六、 综合实践安排自 己动手制作三角形, 椭圆形, 梯形等。
七、 教学措施儿童的学习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 能根据自 己的 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 操作, 同时 展开联想、 想象, 比较、 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 所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 常生活紧密结 合起来, 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 的 兴趣, 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 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