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观》后感.docx
4页读《哈罗德 布鲁姆的文学观》这本书将 Bloom 的文学观分为三部分,深入浅出的讲出在 Bloom 的心中,如何能够成为一名诗人、作家这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对抗式批评第二章:莎士比亚第三章:文学观第四章:诗学影响理论的应用Harold bloom 从小就喜欢 hart crane, william blake 等诗人的诗,从小就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对抗式批评bloom 提出逆反式批评(antithetical criticism)阅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强劲诗人(strong poet)对前辈作品的误读、篡改,从而创造出自己新诗的过程 “误读”的根源在于前辈诗人的成就和影响所造成的焦虑后辈诗人如果因循守旧、接受传统,接受前辈诗人的影响,他就很难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只有走出前辈诗人的阴影,偏离前辈诗人的作品,后辈诗人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朽之作因此,没收诗歌都是对前辈诗歌的误释诗歌不是对焦虑的客服,而是那种焦虑的体现重新审视是一种限制,重新评价是一种代替,重新瞄准是一种再现Bloom 借用了六个名词来命名他的六种 “修正比”:后辈诗人偏离其前任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阅读前辈的作品,从而引起“科里纳门” 。
前辈诗人的诗歌在达到某一点之后突然转向,朝后人新诗移动的方向偏移塔瑟拉”是“完成和对抗” 其原意是指一个小容器的碎片可以和其他碎片一起重新构成这个容器诗人就是以这种对抗的方式“完成、成全”他的前辈的作品他通过这种方式阅读前辈的作品以保留其原有的词语,但是这些词语却变成其他意义这样,只有在后辈诗人的帮助下,前辈诗人得以完成自己的作品克诺希斯”是“一种断开机制” ,原意指季度自动放弃神性,从神降为人后被诗人清空自己的灵感,自我谦逊,好像他已经到不是诗人,但是,这种衰退,是与前辈诗人的衰退之诗接伴而行的,从而前辈诗人也被倾倒一空,后辈诗人也就断绝了与前辈诗人的关系,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为后辈诗人的升华积蓄了力量魔化”是:“一种反对前辈诗人的升华,从而达到个性化你升华的运动” 后辈诗人通过压抑使自己变成魔鬼,二前辈诗人却降为凡人,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样,后辈诗人达到暂时的领先艾丽克西斯”是“一种旨在获得孤独状态的自我净化运动” 它是“一种竞争,一种与死者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经过你升华的后辈诗人通过缩削将自己与其他人(包括前辈诗人)分离开来,进入超然的状态阿伯弗雷茨”是“死者的回归” 后辈诗人的作品再次向前辈诗人敞开,造成一种奇特的效果:好像是后辈诗人本身写就前辈诗人的作品,因为“强劲的已逝诗人回归,但他们确实我们的格调回归的,用我们的声音说话。
这样时间呗倒置,后辈诗人获得优先权,二前辈诗人变成在模仿后辈诗人比喻是有关语言的必然错误,防御字面意义的死亡危险” 这样,布鲁姆从心理学和修辞学等方面阐述了误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为后辈诗人摆脱前辈诗人的阴影和影响的焦虑提供了借鉴前辈诗人的影响产生后辈诗人的焦虑,破事他们通过误读来颠覆时间上的延迟,为他们自己腾出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后辈诗人在阅读前辈诗人的作品是会出现中断的原因因此,后辈诗人要学会“是我而非我” 诗学影响与诗人成长”:最清楚的类比是俄狄浦斯,强烈的拒绝你的父母,你会变成他们迟来的版本,但如果与他们的实际结合,你可能部分的使自己自由每位诗人必须经历这个指导场景,即他们必须面对前辈诗人在时间上的优先权,先以求知者的身份向他们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增强自己与他们对抗的实力Bloom 断言:“当一个诗人是诗人或者保持诗人桂冠是,他必须排斥或否定其他诗人但是他刚开始必须容纳、确定自己的前辈诗人,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变成诗人 ”因此,每首诗歌都是前辈诗人或诗歌的初始点的再创造、再收集同时,只有通过压抑创造性的自由,通过影响的初始点,一个人才能再生为诗人而且只有通过这个压抑,后辈诗人才能保持强劲,年轻诗人成熟后,就会马上忘掉这个初始点,好像他自己就是他的比喻、意向、意思的起源。
后辈诗人就是飞蝶,他虽然从昆虫班的前辈诗人哪里得到积蓄,以其初始点开始,但是他却以自己的语言、比喻、意象创作出完全不同的作品我们这里需要仔细考察从昆虫(前辈诗人)到飞蝶(后辈诗人)的进化过程昆虫变成蛹是一个压抑过程Bloom 说:只有强势误读和弱势误读,就像只有强劲诗歌和差劲诗歌一样,但是根本就没有理解正确的阅读,因为阅读一个文本必须阅读整个文本体系,而且意思总是游离于文本之间阅读一首诗不是对其进行阐释,而是对这首诗歌对其他诗歌的阐释的阐释同时,布鲁姆指出阐释的必要性——没有人是自己的诗歌的父亲或母亲,因为诗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阐释得以存在的,而且他们必须从其他诗歌得到阐释意思的产生”:意思如何被决定于否定,记忆有如何被记住于压抑?答案就是使用比喻在布鲁姆看来,平白直叙的字面意思如果失去具有想象力的比喻的参与,就意味着死亡Bloom 紧紧抓住比喻的代替性,任何一位诗人的力量在于他在代替方面的技巧和创新2、莎士比亚十岁左右看莎剧,经常爱不释手,对其以往情深,特别是近 12 年来,每天必读,读着读着,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自己的智慧远不及莎翁,为什么不尝试诠释莎翁那深不可测的智慧?!Bloom 的文学成就之一是创建诗学影响理论和经典重读。
莎士比亚比马洛多了当演员的经理,这无疑对他后来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莎士比亚的经典性在于人物描写和个性塑造如果你是道德家,福斯塔夫会惹恼你,如果你自甘堕落,罗瑟琳会揭穿你,如果你独断专行,哈姆雷特会离你而去,如果你能言善辩,莎翁笔下的恶棍会让你相形见绌正式这些不同的人物性格使得莎翁作品更加耐人寻味表现能力的另一体现是莎翁善于运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性,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莎剧巨大的美学力量的源泉之一后来的作家必须把莎翁作为竞争对手,任何的逃避都没有意义,因为莎翁无处不在,是他创造了人类的个性马洛没有发展,而莎士比亚却不断尝试,不断进步,从《圣经》和乔叟那里学到如何再现人类莎士比亚不仅渴望感动观众,而且还要把观众带到人物内心深处他知道观众的力量福丝塔夫与哈姆雷特只有程度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创造性的误读,从而阐释父辈诗人的作品,一部强劲的成功之作便是焦虑影响的焦虑会是弱势的作家一筹莫展,但是却能激发天才作家偷听”:意义来自于偷听(self-overhearing) ,来自于大脑活跃John Stuart Mill 认为诗歌是偷听来的 Bloom 再次基础上加以发挥,说莎翁通过自我偷听创造出数以百计栩栩如生的人物,因为,当我们偷听自己心声时,会感到无比震惊并加以改变。
3、 Bloom 的文学观:把两种原先毫无联系的东西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产生新的意思这就是语言的“错误” ,是文学所必须的,是语言构成文学的方式每位后辈作家发现自己无可避免的要与前辈作家进行一场殊死搏斗,从而确立自己作品的文学地位,只有将其他作家的能力转成自己的能力,他们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而“实际上除了自身的力量和意志,还有什么可称为我们自己的能力呢?”换句话说:作家的能力——或者更准确的说,作家的创新能力——就是作家的精力、力量和意志只有自己下定决心和前辈作家决一雌雄,他才有可能胜出,只有自己全身心投入创作,他才有可能胜出,只有创作出强劲的作品,他才有可能胜出他们通过阅读前辈作家的作品产生焦虑,形成对抗,产生偏离,最后创作出强劲的作品Bloom 认为,在阅读前人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要有防范意识,不能一味表扬,同事后辈作家要通过形象话语言,摒弃先前的比喻,使用新的或别致的比喻他断言, “所有强劲的文学原创性都成为经典” 文学的原创性体现是美感,即一部经典作品可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触动读者的心灵,以致“没有经典,我们就会停止思考” Bloom 认为,作家的想象力只管重要,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调动其他一切手段,形成一种合力,一种足以创造出经典作品的美学力量。
Bloom 指出, “只有美学力量才能进入经典,即主要是一种混合力;娴熟的比喻语言,原创性,认知的能力,知识和丰富的词汇 ”这种无处不在的诗学影响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迫使他们以原创性对抗原创性,从而也就成就了他们,使他们在和经典作家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蒙田(1533-1592)散文的魅力在于其普通性,这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他每次有什么感想就会伏案提笔,一挥而就他的这种随意性写作得益于其人生哲学——恰当得体的游戏人生正如 Bloom 所评述:“ 你不是因为生病而死亡,而是因为你活着死亡无需疾病就足以夺走你的生命,疾病知识推延死亡的到来,即那些寿命稍长,用心思考的人,他们已经上路了,随时准备死亡” Bloom 从教 52 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天才,但是他最终发现,只能把如何欣赏天才作品的方法传给学生读者可以深入阅读对文学作品进行验证,从而逐渐认同,接受作品的伟大性,是之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天才的作品是读者通往智慧的最好的道路经典否认知识和意见的界限,称为传承的工具,具有永久性,却不能抗拒理性,当然能够被解构 ” 为什么文学研究者成为业余的政治家,半路出家的社会家、不能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和武断的文化史学家?Bloom 讨厌憎恶学派,因为他们撇开文学批评、东拉西扯,什么都批评,什么都评论,结果变成什么都不是,换句话说,文学批评家要坚持操守,坚守阵地,一心一意,不要成为随风摇摆的墙上草。
文学政治化,就是一年四季各个季节的花草,随着时节更替而花开花落,没有持久的生命力,没有抵挡严寒酷暑的耐力,只能争一时之宠,失常久之爱,而经典作品犹如山中的兰与竹,历经历史的检验而永不褪色好的阅读是孤独带来的一种幸福,可以帮我们回归他者性,因为想象性文学就是他者性阅读的乐趣具有自私性,而非社会性,他无法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只为自我阅读的读者人们之所以阅读是因为他们要追寻更有创意的思想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荷马、但丁、乔叟或者拉伯雷等人的作品的真正作用在于扩大人们不断增长的内在自我西方正典所能提供的是适当的使用自己的孤独,这种孤独的最后形式是面对自己的死亡莎士比亚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接受自我和别人的变化逆向思维”:Bloom 的座右铭是:不管什么东西,我一概反对正是这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使得他将世间万物作为批判的对象,使得他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广猎群书,总在审视、权衡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先破后立,边破边立艾默生说过:好书让我们相信,一个自然写书,同一个自然看书Bloom 突出看书的目的,强调看什么书,如何看书创意等同于个人能力,个人独立和竞争个人和自我是理解美学价值的唯一方法和全部标准美学是一种个人关怀,而不是社会关怀。
接受美学权利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跟自己交谈,如何忍受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