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入园不适应症的认识与对策.docx
9页幼儿入园不适应症的认识与对策一、 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含义幼儿入园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环境和人际的陌生导致基本 需要的暂时性缺失造成的幼儿从出生伊始其主要生活环境就是 家庭,由于父母的关怀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 当他第一次离开家,从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 活,面临一种新环境时,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理上会产生种 种不适应,受他们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的局限,有 些孩子会出现初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和入园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适应困难二、 入园不适应的行为表现1、 情感不适应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 离不开父母,情绪不稳定,在行为上表现则是哭闹或情绪异常2、 生活不适应原来会做的,入园后不会做(不会吃饭、 不会入厕、不睡觉);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表现为规则意识不 足3、人际交往不适应不会与老师、小朋友交流,不会用语 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这种状况要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幼儿 需要几天,有的幼儿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来适应4、 整天哭这常表现在入园后1〜2天,幼儿看到的是陌生的 老师和小朋友,而且不论他怎么寻找、呼唤,亲人也不出现这 时,他会感到恐惧,整天哭5、 一阵一阵地哭这表现在入园后 2〜3天,这时幼儿基本上 接纳了老师和小朋友,对环境也不再陌生、紧张,只是在外界干 扰,如: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等带有刺激的词, 勾起他想家的情绪时哭一阵,不愿意午睡时哭一阵。
6、 ・偶尔哭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参与游戏、吃饭、喝水 睡觉等基本活动但听到或看到别的幼儿哭时,也会跟着哭几声7、 早晚接送时哭多数幼儿经过前面几个阶段,情绪基本稳 定了,只是早来园、晚离园时会哭8、 恐惧、紧张、缄默这类幼儿通常表现为一言不发,做任 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差错9、 恋物这类幼儿通常会从家中带一件喜欢的物品,一直拿 着不愿意放手,如果老师要求他放下,他会用哭闹来反抗10、喂食困难、拒食这类幼儿常常表现特别激动,并拒绝吃 任何东西当老师把食物靠近他们时,他们常用吃过了,或回家 吃等理由逃避,如果老师态度坚决,他们便会以哭泣、跳脚等来 表示他们的不满,以及他们极度想回家的心情11、食欲下降这类幼儿常表现为在家吃得很多,但到了幼儿 园就会吃的很少,没胃口吃,晚上一回家就会吃很多的东西12、入睡困难有些幼儿在家每天都有午睡习惯,但在幼儿园, 每天入睡都很困难13、惊醒、说梦话这类幼儿通常愿意入睡,但经常会大声地 说如:“我不要上幼儿园”“妈妈什么时候来接?”等,有时还 会被自己惊醒14、遗尿有不少幼儿上幼儿园以后,午睡时经常尿床,有的 甚至在游戏、活动时尿在身上三、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一)依恋情感。
孩子从出生起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生 活中幼儿与父母建立了牢固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的建立意味着 孩子一旦要离开抚养者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幼儿入 园则要离开父母和家庭,离开了依恋的对象和熟悉环境,幼儿会 觉得没有了安全感,而与教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还需要时间,这 时幼儿会陷入分离焦虑之中二)生活的转变幼儿在家中周围所接触的人是熟悉的, 环境也是熟悉的而入园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他开始参加集体生活,并进行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儿童入园之 后存在着许多的变化,如生活方式,幼儿未入园前基本上还是单 独地活动,入幼儿园就要开始三五成群,要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 助儿童入园后开始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他和集体的关系是以一 定原则和规范确定下来的他们有了新的义务和权利,在集体中 处于一定的地位园内有一定的规矩,在一定的集体关系中生活, 与在家的生活相差很大幼儿在家通常是宽松随意想干什么就干 什么,既没有内容的规定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因此幼儿入园前形 成的这些特殊的生活习惯,在园内这些习惯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幼儿神经系统固着的动力定型被限制、被中止,导致幼儿不适应, 对幼儿来说行为举止受到约束,他们感到不自在,因此常常出现 哭闹现象。
三)身心发育不成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心理和生理上需要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幼儿 爱哭和感情脆弱也有关系由于幼儿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 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幼儿还不能设 想他人所处的环境,他所具有的唯一的看法就是他自己的看法入园后难以融入到小朋友之中,不愿参与游戏,群体生活似乎与 他无关,稍有不顺意就会感到委屈一般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感情 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在受到伤害时都会哭有的孩子对诸如疼痛、 惊奇、快乐、恐惧等刺激的反应就更为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尤其 敏感别的孩子不在乎的一些小事也会使他们感受到刺激而异常 激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造成孩子比较脆弱,遗传因素和周围 环境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在情感脆弱、敏感的孩子中,约有70% 是天生的,另外一些则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有些父母感情就比较 脆弱、易激动往往传给孩子还有一些孩子自小比较自卑,遇到 一点事就觉得受到伤害,心理承受不住到幼儿园之后就会出现 情绪低落爱哭闹的现象四、怎样培养幼儿入园不适应(一)家庭方面如果孩子在家任性而为自然难以适应规矩众多的幼儿园,所 以家长应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具体可包括:1、生活能力的培养。
父母应该尽早地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孩子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 孩子在入园之前没有具备以上这些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他们适应 幼儿园的新环境是很不利的入园后结合幼儿园的要求,父母要 配合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 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时让孩子能够学会正确 的大胆地告诉老师自己的意愿2、 生活习惯的准备就作息习惯而言,有的幼儿晚睡晚起、 有的不午睡;就饮食而言,有的边玩边由大人追着喂饭、有的要 边听故事边吃饭、有的只吃荤菜不吃素菜;就睡眠习惯而言,有 的要大人陪着睡、有的要捏着妈妈的耳垂才能睡、更有甚者要含 着奶嘴入睡所以作为家长应近早培养幼儿早睡早起、每天午睡、 专心吃饭、独自睡觉等3、 情感心理准备首先,家长必需让孩子知道,每个小朋 友长大了,都必须上幼儿园,,上幼儿园能学到很多家里学不到 的知识、本领其次要在幼儿入园以前就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去幼 儿园看看玩玩,使幼儿近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活 动,使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向往之情父母千万不可以在孩子犯下 错误时威吓:“再不听话,明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来管 你这样会使幼儿对幼儿园产生畏惧敌对情绪,从不愿进幼儿 园。
家长应帮助幼儿所做的这些准备实际上是幼儿园生活保教 要求相一致的,可以有效的减轻幼儿入园时承受的压力,就不会 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表现出种种问题了最后,要让幼儿知道幼 儿园的作息时间,尤其是接送时间,这样会消除和减轻孩子的焦 虑心理二)幼儿园方面1、 了解幼儿个性,摸清适应症结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可 以通过家访让家长填写有关幼儿生活规律的表格,对幼儿及家长 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熟知幼儿的好恶、如爱吃什么菜、爱 玩什么玩具;记住幼儿的生活习惯,如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 候睡、睡多久;弄清幼儿的情感特点如最喜欢谁、从小由谁带 大的等等教师掌握这些信息不仅能有的放矢地扫除幼儿的适应 障碍,实现平稳过度,还能较快地获得幼儿的信任教师还应建 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的个性健康地发展对于自卑型幼儿, 教师应多注意和他接触和他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并让他和 老师一起做值日,借机会表扬他,从而提高他在小朋友间的威信 使自卑型的幼儿得到自信心使他们喜欢园内的生活2、 模拟母爱,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使幼儿园有家的感觉, 幼儿新入园面对陌生的人和物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离开家人后他 们就会大声喊叫、大声哭闹教师要善于观察小儿的行为,用爱 抚、关切去对待每个孩子,使幼儿感到温暖,要有耐心、爱心。
刚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感到新奇,喜欢问这问那,教师要 耐心地回答新入园的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 活,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都有老师的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 一些对有哭闹行为的幼儿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绝不能用尖 利的,甚至用恶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教师还要充满爱意、时时 微笑,使幼儿处处感到教师的爱3、 转移注意,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好玩是幼儿的天性,想办法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觉得幼儿园好玩所以在幼儿来 园的第一天就带幼儿到幼儿园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让幼儿了解 幼儿园里有哪些花草,有哪些大型玩具,还让他们滑滑梯、骑木 马,尽量让他们玩一玩让他们感到幼儿园的东西多,小伙伴也 多,玩得有趣教师还可以布置新颖而富有童趣的环境,安排生 动活泼的活动,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料让孩子被活动所吸引, 从而淡忘分离痛苦,来园时也就不再哭闹了此外,为确保幼儿 愉快的情绪,入园初期不要一下子提出许多的规范要求应允许 他们暂时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如抱着枕头睡觉、由老师帮 忙喂下没吃完的饭菜等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再逐步确立基本的 行为规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 增加幼儿之间的熟悉度教师可尽早让幼儿认识本班的 一个或者多个小朋友,相互介绍后让他们在一起、拉拉手、玩一 玩。
使他们通过和别人一起游戏,学会为共同的目标与人合作, 并能形成一种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意识,同时又快速的增进 了幼儿之间的熟悉度,消除了陌生感可以减少幼儿来园的不适 应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给予的爱成了溺爱,使孩子经 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父母应该提早进行教育,家庭与幼儿园 相互配合,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排解幼儿新入园产生“阵痛”现象,让幼儿更容易适应周围的变化总之,新入园孩子适应性的培养是整个学前教育的“序 曲”,要根据这一时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他 们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