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文献学视角下浅析大学生的碎片化语言表达[精选WORD].docx
9页文献学视角下浅析大学生的碎片化语言表达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 摘 要:碎片化时代下出现了碎片化的语言表达、阅读、学习等现象,对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重视和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已刻不容缓通过浅析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现状及原因,探讨碎片化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利弊,最后基于文献学视角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期望可以重树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精神 关键词:碎片化时代;大学生;语言表达;文献学 “碎片化”(Fragmentation),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1碎片化时代下出现了碎片化的语言表达、阅读、学习等现象碎片化给大学生,一种对新生事物反应最为强烈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碎片化促使大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高效、便捷地获取所需另一方面,碎片化却不利于大学生思维体系的建立与逻辑能力的培养樊良树认为碎片化使大学生的现实感受力和观察力受到了挤压1本文旨在通过浅析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现状及原因,探讨碎片化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利弊,最后基于文献学视角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期望可以重树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精神。
1 大学生碎片化语言表达的现状及原因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考察方式正因如此,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管仲被鲍叔牙赏识,而后开法家先驱编纂《管子》碎片化时代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巨大 1.1 碎片化语言表达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现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根据部分高校展开的高校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目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学生表示他们受方言局限一般很难在普通话资格考试达标2李爱云以衡水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较透彻的访谈调查她发现不止农村学生,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在实际沟通过程中遇到上述语言交流障碍3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笔者也观察到:例如“然后……然后……”这样无逻辑的、碎片化的词句被越来越多的同学当作了口头禅 1.2 碎片化语言表达原因 笔者将造成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碎片化的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 1)阅读的碎片化碎片化阅读,不仅拥有着众多地受众群体,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它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受到了剧烈的冲击,有了巨大的改变陈钟铃认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彼此凭借换言之,即碎片化阅读在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碎片化发展道路上推波助澜。
2)学习的碎片化关于碎片化学习,周秀霞从其系统性、泛在性、自主性等角度出发,认为它是一种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由读者自发的、片段式的学习方式3-4其实,古时便有学者推崇过碎片化学习譬如,六一居士欧阳修有云:“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5笔者认为,醉翁此句虽描绘的是老先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间断地学习但其实他意在鞭策世人,要抓紧每一个空闲时间做学问当代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碎片化,不是由于他们碎片化学习,而是他们学习内容的碎片化、无逻辑 3)思维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使有些大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让他们存在着难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问题,无法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需要即便是最简单的自我介绍、讲故事等环节,很多学生也不知如何表达或者言语不通,或者文不对题,或者不知所云,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想法的为数不多,能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地进行表达的更是凤毛麟角 2 中国古典文献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影响 通过对古代文献细致的研究、诠释,加上校勘学、目录学、版本学三条线路的共同努力,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出古典文献的内容,更能深入发掘出其价值所在古典文献中所蕴含的是真的立世起代的价值典范,是我们国家区别于他国的强大的价值支柱。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能从文献所呈现的历史中找寻到那些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力量无论是从阅读形式上,还是从学习内容上,亦或是思维方法上来说,古典文献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完整的,而非碎片化的大学生之所以不善表达,是因为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太少,因此大学生要提升语言素质就必须进行阅读,积累语言表达素材大学生通过阅读古典文献,不仅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还可以学习语言知识 在古代,说话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口才好的人常被人们贬称为“摇唇鼓舌、油嘴滑舌、贫嘴之徒”于是乎,在中国众多的经典文献中“沉默是金、慎于言而敏于行”等话语较多孔子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其意就是巧舌如簧的人是不可以归入君子的行列的孔子还说过“敏于事慎于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是不需要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甚至许多对那些能言会道的人存在种种偏见 所以,尽管我国古典文献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古人缜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完整的学习内容,但大学生在进行古典文献学习的时候需取其精华 3 基于文献学视角下对大学生碎片化语言表达的建议 如何矫正大学生碎片化的语言表达,需从根源入手,积累丰富的素材,让大学生们有话可说并且,在积累的同时可以学习素材中完整的逻辑和缜密的思维。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读书就是读文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学会有选择地阅读读书要读有价值的书,要有鑒别地阅读,要选择从中可以吸取营养的书来读,不是胡乱一通乱读 其次是要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地接受书中的观点而缺乏自己的思考 第三,不仅要从读书中攫取营养,还要学会从中沉淀出更多深远而厚重的东西,以此反思生活、反思自我、反思人生 另外,大学生要多读书且读好书,多选择经典著作进行阅读,自觉摒弃糟粕的阅读内容,对阅读内容自主进行筛选和批判性分析思考,并将这种反思以写作的方式进行反馈,将主动输出代替被动输入,不断强化自身对阅读思考和写作反馈的意识 4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现状,紧密将阅读和语言表达联系在一起,发挥最强大有力的功效,利用好经典文献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碎片化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可以阅读的书,而是沉下心来读书的心境要用知识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自己的观点”的人,成为一个能说善辩的人,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积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要有知识,就离不开书,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造就学识,增长见识的方法而文献学研究的最高标准是“求通”,所以我们还有积累与求通并重。
参考文献 1樊良树.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及其社会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21,(5):115-118. 2李爱云.关于大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x,(8):189-190. 3陈钟铃,聂康姣,李文招.“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写作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21,(12):35-37. 4周秀霞,李婧,徐枫.基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3L阅读推广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21,(1):12021-112. 5(宋)欧阳修撰;林青校注.归田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2x.01. 作者简介 何琴(202x-),女,汉族,四川南部县人,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