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教学法.docx
4页程序教学法述评程序教学法述评1 1.产生背景.产生背景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 20 世纪 50 年代根据控制 论原理首创的它是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斯金纳是当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代表他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行为 可以运用逐步强化的方法,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他把这种操作性条件反射的 理论引入人的学习行为,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 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作出的反应之间的联结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 ——反应——强化他认为任何一种复杂的行为,都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 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程序教学法提倡认知心理学的两大原理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强 化理论 其教学流程:讲练测评一体化,四环节集中完成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 做到当时讲,当时练,当时接收,当时理解,当时消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产生学习能力 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单独备课,独立配题实施程序教学,完善知识结构, 掌握学习方法,脱离课外,产生学习能力2 2.基本思想与原则.基本思想与原则程序教学法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程序化,使学生按 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学习。
程序教学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 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提出问题(刺 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 确认自己回答的正确或错误如果解答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 序学习 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其 基本操作程序是:解释 — 问题(提问) — 解答 — 确认大致就是精选教 材内容编写成包括课本、练习和答案在内的程序教材,或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其 他教学仪器将教材内容予以呈现,学生按照程序,边看教材做练习,边对照答 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再由教师进行 个别或集体程序教学法又可分为基本程序和复合程序程序教学法的编制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 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 学生产生一个反应,然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使学习者做进 一步反应第二,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步的, 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太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 立起自信第三,及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法特别强调及时反馈原则,即让学 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建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 对第一步能做出正确的反应,便立即呈示第二步,这种呈示本身就是一种反馈: 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开展第二步的学习了第四,自定步调 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个人自己的情况来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之间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 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生学 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 的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校较容易成功3.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程序教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为课 题的开展做好理论准备 2.调查法:通过调查学校的师资情况与自身发展需求,调查学生需求并进 行分析,采取有效对策制定课题研究内容 3.行动研究:在具体的实践反思活动中加强课题开发研究,提高能力 (1)教育叙事研究:教师通过访谈、教学日记、社区活动、教学实践等获取研究 资料,把课题开发的有关理论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教学案例研究:通过典型的案例的学习,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 价学习他人成长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4.合作研究:教师之间或与校外研究教师组成合作研究小组,对课题进行讨 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4.4.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程序教学法第一阶段 2008.5 准备工作阶段 分析课题实际,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制定课题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明确 课题组成员分工 第二阶段 2008.5——2009.1 初步研究阶段 按计划开展研究,举行研讨展示活动,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要点,进行中期汇报第三阶段 2009.1——2009.6 深入研究阶段 提炼深化研究经验,继续进行展示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升研究质量 第四阶段 2009.6——2010.5 结题总结阶段 汇编各类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并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 作5.5.研究的措施研究的措施1.本课题在课题组长的领导下,由课题组成员协调实施 2.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方案,活动班级 3.成立学校教师课题开发研究领导小组,指导协助完成课题研究,建立教师校 本研究制度,提供课题组活动场所,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借助行动研究,要求教师积累一定数量的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课例和教 材。
5.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定时交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联系专家指导,提 高研究实效6.6.成果形式成果形式1.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各类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校本教材、教学论 文及总结,并分类汇编成集 2.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活动,课堂实录制作成光盘 3.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5.课题组成员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汇编成集7.7.教学应用教学应用根据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位教师要实施程序教学必须考虑 哪些问题呢?首先,要仔细地考虑在特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教 学内容最终是 要通过学生的行为的获得来表示的其次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 的强化物这种强化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操纵的材料 具有强烈的兴趣性;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奖励,譬如教师的一个善意 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赞语、一件奖品等等第三,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即教 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 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 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 最大限度 课堂模式要求:在 3 小时教学过程中,课前 5 分钟教师进行导入,明确本节学 习的目标;然后教师采用较难的知识点讲述 10 分钟,学生做相应练习 7—10 道 题,是学校训练量的 7 至 12 倍。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进行课堂阶段性测试,进 行及时反馈,最后有 20 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测 试与反馈采取讲、练、测、评 一体完成教师给予有解答步骤的例题和足够数量的练习,学生就能根据例题 形成适当的假设,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反 馈,有效地获取知识 在学生练习过程当中,教师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加以个别, 同时发现带共性的问题,在小结时解决这种课堂模式充分体 现了学生的主体 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 进者、合作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8.8.优缺点优缺点程序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尤其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 用程序教学法,会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分以下五点第一, 程序教学法是根据逻辑学的顺序原则选择教材,并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它能严格控制教学过程,任务具体明确,有利于区别对待第二,程序 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宜的速度进行,掌握快的学生可提前进入下一步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积极 性。
第三,程序教学法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学习速度,灵 活进行学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通过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重复学习, 教师和开展相 互讨论、帮助等形式得以解决,这样能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 力同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活动求得新知识、 新技能由于 这种迁移作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 种积极学习的情绪,能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第四,程序教学法要求学生 对程序教材的每一个小框面(步子)所提示的问题或练习逐次作出解答或技术 评定,在确认解答正确或技术评定合格以后,再转入下一框面学习这样通过 一步步积累而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根据程序,从这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 面学习,实际上是起着不断强化学习的效果,所以说运用程序教学法能大大提 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第五,分组教学时,在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本人条件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教 师进行个别指导虽然程序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并非所有内容都易做到程序化,况且 学生的活动过于程序化,会削弱教学的教育性,从而不利于智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