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doc
3页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那么?的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程度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根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理解报表使用人的根底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 1. 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承受某审计工程后,在初步理解被审计单位根本情况的根底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工程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 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那么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1.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工程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当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 2.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2.1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我国独立审计详细准那么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程度也就是说,在重要性程度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承受的因此,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 2.2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程度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程度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本钱我国独立审计详细准那么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程度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程度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 2.3可承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承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程度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本钱的节约。
反之可承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程度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承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那么其重要性程度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终极审计风险根本上取决于可承受审计风险 2.4程度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在其中一者既定的情况下,其余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注意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审计风险,不要理解成注册会计师可承受的审计风险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假如审计风险为0,那么重要性程度为无穷大,注册会计师就不需要查账了;假如审计风险为无穷大,那么重要性程度为0,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施行详细审计,所有业务全部仔细查一遍重要性程度那就是我们审计的时候订的一个数额 ,在审计一个工程的时候我们只审计这个数额以上的帐目 ,而这个数额以下的帐目我们可以视为并不重要 ,我们只有在相信管理当局所做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才可能把重要性程度订的比拟高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重要性程度才会越高 ;而相对来说,因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所以查不出来是否有错露报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相对来说比拟低 ,即重要性程度与审计风险成反比。
3.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变化的关系,审计重要性程度越低,即较低金额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也是重要的,要求审计师在本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该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为实现较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的审计目的,就需要审计师增加施行审计程序、扩大审查范围、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较多的审计证据,即审计重要性程度低,审计范围宽,审计证据多,相反,审计重要性程度越高,即较高金额的错报或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才是重要的,那么,就要求审计师在本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较高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而不需要刻意去发现较高金额以下的错报或漏报这样,审计师只要在较窄的范围进展审查,施行较少的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发现较大金额以上的错报或漏报就可以了相应地,所需搜集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即审计重要性程度高,审计范围窄,审计证据少审计证据的多少是相对的,任何时候都应当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以支持审计结论 审计重要性决定审计证据,即重要性程度的上下决定审计证据的多少但审计证据对重要性程度那么没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反向关系对审计实务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审计重要性程度越高,审计师可以缩小审查范围,减少审计程序,搜集较少的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师就应扩大审查范围,增加审查程序,搜集较多的审计证据。
4.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4.1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对本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因此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有着亲密的关系 4.2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是正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越多,这样才可降低终极审计风险可承受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那么为反向关系,即可承受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因为搜集的证据越多,越容易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因此越容易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也就越小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也为反向关系,即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终极审计风险就越小 完毕语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都是影响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的因素,它们之间内在联络为在审计实务确定各种测试性质和范围提供了根据因此,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这些概念互相之间的特定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