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色金属行业疑似污染区域划分、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常用固化稳定化药剂.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184457652
  • 上传时间:2021-06-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56.2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B XX/T XXXXXXXX 7 A A 附录A (规范性) 有色金属行业疑似污染区域划分 表 A.1 有色金属行业疑似污染区域划分参照表 行业类型行业类型有色金属行业疑似污染区域及其污染源有色金属行业疑似污染区域及其污染源 采选行业采选行业 采矿业 窿口:爆破及挖掘工作 固废储存区 选矿业 生产区:破碎、研磨、浮选 固废储存区 废水处理区 冶炼行业冶炼行业 铜冶炼 备料区:分为原料车间及预处理车间 冶炼区:包括熔炼车间、精炼车间、电解区、以及烟气收集,包括熔炼炉、吹炼炉、阳极炉,产生 水淬渣、转炉渣、阳极泥以及烟气 制酸系统区:净化、收尘烟气,产生污酸、铅滤饼、砷滤饼、石膏 废水处理系统:产生中和渣 危废区:储存铅滤饼、砷滤饼 锌冶炼 原料区 冶炼区:包括焙烧车间、浸出车间、压滤车间、电解车间,产生冶炼渣、水处理污泥、浸出渣、铜 镉渣、钴镍渣、铅银渣、酸性废水 回收系统区:铜镉渣、钴镍渣、铅银渣 危废区:堆存废水处理渣及硫化渣 铅冶炼 原料区 冶炼区:包括鼓风炉(富氧熔炼炉) 、精炼车间、电解车间、制酸车间,产生冶炼渣、水淬渣、污 酸 废水处理:产生废水处理渣 锑冶炼 原料区 冶炼区:包括鼓风炉熔炼(还原熔炼) 、产生熔炼渣、水淬渣、脱硫渣、砷碱渣 固废区:水淬渣、脱硫渣、砷碱渣堆放 DB XX/T XXXXXXXX 8 B B 附录B (规范性) 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 考虑污染物特点, 本标准不考虑挥发性物质的暴露途径, 只考虑污染物经水体迁移对生态敏感受体 的暴露评估模型。

      B.1 经地表水的暴露途径 B.1.1 暴露量计算公式 对于堆积于地表的污染源,例如废渣,没有防护措施的污染土壤等,降雨淋滤会形成地表径流而造 成污染向敏感地表水体的迁移,暴露量采用以下公式(B.1) 、 (B.2)和(B.3)计算: )1.( exp 0 BL u K CC x )2.( 0 B qQ qC C s )3.( 2/13/2 BIR n k ux 公式(B.1) 、 (B.2)和(B.3)中: C:地表水体的暴露浓度(mg/L) ; C0:污染场地释放的污染浓度(mg/L) ; K:污染物衰减速度常数(1/d) ;主要考虑污染迁移过程中的吸附等; ux:断面平均速度(m/d) ,根据曼宁公式计算; L:污染源到地表水体的迁移距离(m) ; Q:场地降雨径流量(m3/d) ; q:污染源的降雨淋滤污染水量(m3/d) ; Cs:污染源浸出浓度(mg/L) ;可以取场地最大浸出浓度; k:单位变换系数,k=8.64*104; n:流下断面粗糙系数(s/m1/3) ; R:流下断面水力半径(m) ,是流体截面积与湿周长的比值; I:流下断面平均坡度; DB XX/T XXXXXXXX 9 B.1.2 算例和主要计算参数 经地表水的暴露途径主要考虑地表污染源。

      这种情形下,污染迁移主要受污染规模,强度,地形地 貌以及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的距离等影响这里根据以下算例进行说明,同时列举主要计算参数 图 B.1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平面图图 B.2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剖面图 主要参数: a) K:污染物衰减速度常数(1/d) 主要考虑污染迁移过程中的吸附等原因造成的污染浓度衰减, 应根据实际数据设定; 根据污染物种 类以及径流途径的土质,建议值如下: 镉(Cd):裸岩 1015;砂土 2030;粉土 8001000;粘土(腐殖质土)15001800; 砷(As):裸岩 5075;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腐殖质土)400600; 锌(Zn):裸岩 5075;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腐殖质土)400600; 其他污染物可以参考性质相近的物质设定 b) q:污染源的降雨淋滤污染水量(m3/d) 污染源面积与降雨量之积,是污染源释放污染物总量降雨强度建议根据当地日最大降雨量设定; 具体设定方法为取以下数值的较高值: 1)计算当地复数年(例如 20 年以上)的日最大降雨量的平均值; 2)计算当地复数年(例如 20 年以上)的日最大降雨量的中间值。

      c) Q:场地降雨径流量(m3/d) 包含污染源的场地面积与降雨量之积, 是污染场地接受的承载污染物的降雨径流量 降雨强度的设 定方法与计算 q 的方法相同场地面积根据汇水地形计算汇水地形难以识别时,建议简易计算,以污 DB XX/T XXXXXXXX 10 染源宽度与到地表水体的长度之积为场地集水面积 图 B.3 根据汇水地形计算场地面积图 B.4 简易计算场地面积 d) n:流下断面粗糙系数: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表层植被等条件,查文献数值来设定代表性的粗糙系数如下: 1)山区河流: 河底有砾石,卵石间有孤石:0.030.05; 河底有卵石和孤石:0.040.07 2)平原小河流: 清洁,顺直,无沙滩和深潭:0.0250.03; 清洁,弯曲,有沙滩和深潭:0.0330.04; 清洁,弯曲,有较多石块:0.0450.06; 流动慢,多草,有深潭:0.050.08; 多杂草,多深潭或林木滩地过洪:0.0750.15 e) I:流下断面平均坡度: 建议根据实际地形计算,按图 B.2 取 L 和 H 数值:I=H/L f) R:流下断面水力半径(m) : 是流体截面积与湿周长的比值, 应该根据实际地形计算。

      地形复杂计算困难时, 可以采用公式 (B.4) 、 (B.5)和(B.6)计算:假定流体截面为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根据模式图(B.3), )4.( 2 2/ 2 B r r r R 考虑流量 Q 与流速 ux(公式 B.3)的关系,得到以下公式: DB XX/T XXXXXXXX 11 )5.( 2 1 2 22/1 3/2 BrI r n k Q 即: )6.( 014.0 8/3 B I Qn r 图 B.5 地表径流计算模式图 B.1.3 可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 以敏感地表水体的暴露浓度低于地表水三类标准为可接受风险值为目标, 采用以下公式(B.7)计算可 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 )7.( exp 3 BL u K C q qQ C x st 公式(B.7)中: Ct:污染源修复目标浓度(mg/L) ; Cs3:地表水体可接受的暴露浓度(mg/L) ,设为地表水 3 类标准; K,ux,L,Q 和 q 与上述公式(B.1)(B.6)相同 B.2 经地下水的暴露途径 B.2.1 暴露量计算公式 对于地表以下污染源,例如填埋废渣,污染土壤等,降雨渗透时造成地下水污染,产生污染向下游 方向迁移,最终到达敏感地表水体。

      考虑山区地形较陡,对流弥散占优势,忽略分子扩散的影响根据 半无限一维对流弥散方程的解析解,暴露量采用公式(B.8)计算: )8.( 2 exp 2 2 B DtRn tuLnR erfc Dn Lu DtRn tuLnR erfc C C de xed e x de xeds DB XX/T XXXXXXXX 12 )9.( BIKu darx )10.( BuaD xL )11.( lg83.0 414.2 BLaL 公式(B.8)、 (B.9) 、(B.10) 和(B.11)中: C:地下水体的暴露浓度(mg/L) ; Cs:污染源浸出浓度(mg/L) ; ux:地下水达西流速(m/d) ; ne:含水层有效空隙率,可以采用给水度 ; L:迁移距离(m) ; t:迁移时间(d) ; D:机械弥散系数(m2/d) ; Rd:污染物阻滞因子; Kdar:地层平均透水系数(m/d); I:地下水梯度; aL:纵向弥散度(m) ; erfc(x):余误差函数 B.2.2 算例和主要计算参数 经地下水的暴露途径主要考虑地下污染源这种情形下,污染迁移主要受污染强度,水文地质条件 以及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的距离等影响。

      这里根据以下算例进行说明,同时列举主要计算参数 DB XX/T XXXXXXXX 13 图 B.6 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剖面图图 B.7 污染源与敏感地表水体平面图 主要参数: a) Kdar:地层透水系数 根据实际土样通过室内透水试验,或在现场单孔抽水试验确定也可以查文献数值来设定代表性 的透水系数如下,如果污染源无稳定地下水位,则判断为包气带的不饱和地下水,透水系数可以采用经 验值的 50% 表 B.1 各种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 土质类别K(cm/s)土质类别K(cm/s) 粗砾10.5黄土(砂质)1e-31e-4 砂质砾0.10.01黄土(泥质)1e-51e-6 粗砂5e-21e-2黏壤土1e-41e-6 细砂5e-31e-3淤泥土1e-61e-7 黏质砂2e-31e-4黏土1e-61e-8 沙壤土1e-31e-4均匀肥黏土1e-81e-10 表 B.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 岩块K(实验室测定,cm/s)岩体K(现场测定,cm/s) 砂岩(白垩复理层)1e-81e-10脉状混合岩3.3E-3 粉岩(白垩复理层)1e-81e-9绿泥石化脉状页岩0.7e-2 花岗岩2e-105e-11片麻岩1.2e-31.9e-3 DB XX/T XXXXXXXX 14 板岩1.6e-107e-11伟晶花岗岩0.6e-3 角砾岩4.60E-10褐煤层1.7e-22.39e-2 方解岩9.3e-87e-10砂岩1e-2 灰岩1.2e-77e-10泥岩1e-4 白云岩1.2e-84.6e-9鳞状片岩1e-21e-4 砂岩1.2e-51.6e-7 1 个吕荣单位裂隙宽 度 0.1 mm 间距 1 m 和 不透水岩块的岩体 0.8e-4 砂泥岩2e-66e-7 细粒砂岩2e-7 蚀变花岗岩0.6e-51.5e-5 表 B.3 各种岩土的给水度 岩土类别渗透系数 K (cm/s)孔隙率 n给水度资料来源 砾2400.3710.354 瑞士工学研 究所 粗砾1600.4310.338 砂砾0.760.3270.251 砂砾0.170.2650.182 砂砾7.2e-20.3350.161 中粗砂4.8e-20.3940.18 含黏土的砂1.1e-40.3970.0052 含黏土 1%的砂砾2.3e-50.3940.0036 含黏土 16%的砂砾2.5e-60.3420.0021 重粉质壤土 d50=0.02mm 2e-40.4420.007 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院 中细砂 d50=0.2mm1.7e-36.1e-40.4380.3920.0740.039 粗砾 d50=5mm6130.3920.36 砂砾石料2.4e-30.3020.078 砂砾石料1.1e-10.2640.096 砂砾石料1150.3060.22 砂砾石料0.250.4420.3 DB XX/T XXXXXXXX 15 b)ne:含水层有效空隙率,可以采用给水度的经验值; c)I:地下水梯度: 可以简单地取断面上下游的地下水头差(H,无地下水时可以取地形标高差) 。

      地下水渗透路径长 度为 L,则 I=H/L; d)Rd:污染物阻滞因子; 主要考虑污染迁移过程中的吸附等原因造成的污染浓度衰减,应根据试验测定土的分配系数 Kp 以 及物理性质(干密度和有效空隙率) ,根据以下公式设定; )12.( 1B n KR e d pd 根据以往文献,不同污染物种类以及径流途径土质的建议值如下: 镉(Cd):砂土 2030;粉土 8001000;粘土 15001800; 砷(As):砂土 100150;粉土 200300;粘土 400600; 锌(Zn):同砷; 其他污染物可以参考性质相近的物质设定 B.2.3 可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 以敏感地表水体的暴露浓度低于地表水三类标准为可接受风险值,目标采用以下公式(B.13)计算可 接受的场地风险控制值 )13.( 2 exp 2 2 1 3 B DtRn tuLnR erfc Dn Lu DtRn tuLnR erfcCC de xed e x de xed st 公式(B.13)中: Ct:污染源修复目标浓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