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大丹霞山产业集群建设项目.doc
32页大丹霞山风景资源开发及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意义丹霞山目前开发的范围主要是北部的长老峰、阳元山、翔龙湖等游览区,利用面 积不到10平方公里,占整个风景区的3.3%,大面积优质风景资源还没有得到利用; 科教旅游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科教旅游产品还没有开发,效益没有形成; 绝大部分旅游产品属于初级开放的观光产品,而休闲度假、生态科考、文化旅游、修 学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娱乐旅游等高附加值产品尚没有开发;旅 游商品生产和购物、旅游服务等处于低层次运作状态;为旅游配套的相关产业参差不 齐,社会旅游产品没有得到重视,旅游产业链过短;区域旅游要素整合不足,区域旅 游环境缺乏营造等等说明丹霞山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效益空间巨大2004年,韶关市将原来分属仁化县、曲江县、武江区、漩江区等四个县区的大丹 霞山统一了行政区划,2005年设立了正处级的“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直属市政府管辖;组建了 “韶关市丹霞山旅游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大丹霞山的开发建 设被提上日程,为丹霞山的大发展和旅游产业化提供了机遇2008年3月,丹霞山风 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为大丹霞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遵循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发展思路,整合丹霞山的风景资源、周边 的土地资源,依托韶关市区现有的中心城市辐射条件,发挥丹霞山的主体与核心作用, 实施开发大丹霞、培育大产业、面向大市场、推动大发展的大丹霞产业集群战略的条 件已经成熟以旅游产业整合提升与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资源开发、设施配套与产业联动的有效途径,强化直接系统,拓展相关产业介入 系统,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拉长产业链,将旅游业发展成为社会化大产业和韶关地区 的龙头产业;并通过该战略的实施,推动丹霞山及其周边乡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 经济发展,推动丹霞山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2概念阐释2. 1丹霞山和大丹霞山狭义的丹霞山:按照传统概念,丹霞山是指仁化县城南5km、锦江沿岸由长老峰 -海螺峰-宝珠峰构成的一个连体山块,面积为2km2o广义的丹葭山:一般是指丹霞盆地北部的山地,在整个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中,即 五个景区之一的丹霞山景区,面积为36kn?大丹霞山: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包含丹霞山景区、韶石山景区、巴寨景区、 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及锦江、帧江两个沿江风光带,总面积292 knA但作为一个旅游区时,还有一个更大的概念,就是由外围公路所包围的丹霞山区, 即除了上述整个风景名胜区之外,还旬括了外围81 kn?的景观环境缓冲保护带,因此, 大丹霞山旅游区是面积达373 kn?的大型旅游区。
此外,从旅游目的地的层面考虑,大丹霞山包含了接受丹霞山辐射和为丹霞山提 供服务的周边城镇乡村,是丹霞山旅游地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2. 2旅游产业集群集群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地域空间上的聚集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 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集群的核心思 想是“聚集”和“关联”,相关产业在联系与合作中形成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机制,推 动集群内部竞合关系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区域内的旅游产业要素密集区,以主要旅游区或旅游企业为主体, 依据专业分工和协作而建立起来的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旅游设施配套成龙,产业链 结构性好,竞争力强、功能完善、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形式旅游产业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成为产业融合程度最深的产业之 一随着旅游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提供旅游地 的综合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旅游产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化发展 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链由旅游核心行业延伸到广阔的领域以旅游生产力要素为基 础组建旅游产业群,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是 实现规模经济或聚集效益的有效形式。
旅游产业集群以直接旅游要素构成发展核,在 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与交通、商业、金融、保险、电信、文化、媒体、信息 等产业直接互动,并获得农业、工业、教育、科研、体育、环保、建筑、园林、出版 等相关产业和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图2、3)总体布局€1山冈景昌胜区层倆规划予般街道办黑■西周田.区景A观环周fH互通境保护带;r ;仙*地2恢KH电IflW2047A:UJt小%: T仁化县城/心往湖南nw. 4.ifi 三五••■风景区界•・保护范围界—旅游干道 外圉交通干道0往京珠岛速往赣刃乡村道广东當娱划设计研窝际划设计田穽院200804邑往广州图1川霞山的区位交通和区划图2旅游产业系统构成示意图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渐变和升级的过程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形成 简单的、延伸不长的产业链,主要是旅游核心要素的初步集聚;中级阶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相关产业逐步介入旅游产业,集聚现象明显加剧,形成以旅游为主线、具有多条分支链条并延伸较长的产业链,但相邻链条间 的关联没有完全建立,互动机制没有形成,整体运行效益不高,属于类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功能渗透到旅游地的社会各层面,旅游企业间形成有 机关联,行业实现自律运行,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由竞争关系转变为竞合关系, 旅游地相关产业链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良性运行的旅游产业 集群,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大化。
2.3大丹霞山旅游产业集群丹霞山目前由于开发面积小,旅游线路短,产品单一,可游项目和内容少,游客 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项目缺乏,产业结构简单,产业链短且不连续,相关产业介入 不足,产业扩散效应较弱,旅游产业化水平低,总体效益不高,旅游发展仍然处于“门 票经济”式的初级阶段山水观¥产亍1 1占 ~基木服务配套~_ j 乂化普严鹉| (电主行游娱购)_ {宗教旅胡产品T ——1图4丹霞山现状旅游产业链示意图小丹霞山旅游区基本服务配套(吃住行游娱购)小旅游业发展山水翠光产品 休闲忌假产品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法规系统;行政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产业发展环境—田园风光产品科教旅游产品—文化体验产品产业发展环境宗教旅游产品康体旅游产品区 旅 游 产 品会议商务产品基本服务配套»周边乡村开发 丄周边相关开发卞—I绿色€态产品 T农副/品加云T休闲年假设施 T自驾说游菅玩~ 1 ~ —I外围牙观房产 一|会议累游中心城m旅游开发城市磔光休闲 会议公务旅游 商务事旅游 工矿学旅游 城市娱:乐购物 科教文化产品 节庆活动产品 旅游房地产品相关产业介入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法规系统;行政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图5大丹霞山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网结构大丹霞山产业集群的链条呈现网络状结构。
1 )核丿嗨 主体是丹霞山景区旅游产品,与基本服务行业构成旅游产业核心层2) 拓展层 丹霞山的发展带动周边乡村依托丹霞山旅游业的综合开发和外围缓 冲带的相关项目开发,从大旅游产业的角度看属于丹霞山产业集群的拓展层即这里 的开发项目虽然不一定是纯粹的旅游配套,可以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或为本地 服务的项目,但同时服务于丹霞山旅游业并构成丹霞山的旅游吸引补充;同时,客观上,韶关市区和仁化县城是丹霞山旅游发展的最重要的服务依托,游 览丹霞山的游客70%以上住在韶关市区和丹霞山周边城镇,绝大部分效益也产生在周 边城镇,拉动了韶关市和仁化县的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城市本身发展所配套的产业 活动与项目(如:城市观光、社区休闲、会议公务、商务会展、金融保险、邮电通信、 批发零售、商务服务、工矿产业、城市娱乐、美食购物、科教文化、节庆活动、旅游 房产等),也是丹霞山的可能市场和吸引补充;尽管韶关市区和仁化县城同样是面对多 元的服务对象所以,从大丹霞山产业集群来说,属于拓展层3)波及层 然后,是相关生产性和服务性产业部门在丹霞山的发展中获益,并 以主人的身份介入旅游产业,构成了旅游产业的波及层(如:信息咨询、翻译文秘、 广告策划、文化传播、礼仪庆典、农林种养、建筑与装修、食品加工、工艺制造、印 刷装裱、摄影摄像、美容美发、网络技术、管理与保安、租赁服务相关产业介入);此 外,一些产业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也构成外围波及层。
如:设备设施维护、汽车维修、 园林绿化、环卫保洁、政府社会服务等)3项目背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二是世界上 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一类风景名山的代表丹霞山曾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称号3. 1景区范围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介于106国道- 323国道和S246省道之间的,东旣17.5 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达292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中将景区划分为丹霞山景 区、韶石山景区、巴寨景区、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和锦江风光带、帧江风光带七 大景区(或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性质被定位于:以世界罕见的壮年期峰林-峰丛式丹霞地貌为主体景 观,兼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独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丹山-碧水-绿树- 田园相辉映,宗教、史迹和乡土文化特色浓郁,适于发展观光、休闲、科教、考察、 探险旅游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地3.2区位与交通条件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粤北的韶关市境内,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划,大部分属于仁 化县,景区南部小面积属于流江区景区南端与韶关市区连接,北端与仁化县城连接,323国道、106国道、S246省道环绕四周,交通十分方便。
韶关市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之一,是京广铁路上的一个大站,2003年京珠高速公 路的全线贯通,又使韶关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此外,武广快速铁路、韶赣高 速公路正在兴建之中,规划通过丹霞山南缘的韶赣铁路也已经提上日程,不久的将来, 丹霞山的对外交通条件将有极大的改善3. 3旅游资源 3.3.1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是丹霞山最基本、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 的命名地,是丹霞地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自然景观价值极高丹霞地貌作为风 景资源主要包括赤壁丹崖景观、造型地貌景观,丹霞群峰景观、丹霞岩洞景观、巷谷 地貌以及与丹山碧水组合景观等赤壁丹崖是其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各风景要素均带 有赤壁丹崖的鲜明特色在世界上的丹霞地貌景观中,丹霞山是被公认的发育最典型、 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区域丹霞山是具有突出的形态美、色彩美、 结构美及雄、险、奇、秀、幽于一体的意境美的区域33.2历史.文化资源其一是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的寺庙建筑最为典型的如锦石岩石窟寺,其僧房佛 殿均建于峭壁岩洞之中锦石岩为一组天然岩洞群有千圣岩、祖师岩、优虎岩、龙 王岩等四个较大的天然岩洞,洞洞相连,宽舒深广,横亘半崖,长百余米,由宽仅l・3m 的狭长栈道相接。
天然石窟中,相应建有七佛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个 个背倚岩崖,面临深壑其他如别传寺、丹霞山门和海山门(即霞关)等同样也充分 利用了地貌地势特征它们或以幽、缓取胜,或以雄、险见长其二是荟萃灿烂的摩岩石刻和碑刻丹霞山雅秀、奇险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 文人骚客赋诗题字,留下了荟萃夺目的摩崖石刻和碑刻,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就丹 霞山而论,最为集中分布的是下层和中层,而以锦石岩石窟内外和别传禅寺山门附近 最为集中,面积最大其三是神奇的古山寨、岩庙和悬棺葬丹霞山的古山寨和岩庙分布极广泛,遍布 全区,据初步统计,共有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