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多篇).docx
65页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多篇)推荐第1篇: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 李红霞 南和县北关学校 一、概述 1.初中历史 2.课题来源:八年级历史上册 本课所需课时:一课时 3.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目的、口号;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运工业;评价洋务运动 4.本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它上乘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外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使清政府内忧外患,这正是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它放在第二单元第一课,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线,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学好这节课,将为学习本单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知道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工业和民用工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使学生学会从图片等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是认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培养学生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师准备:准备好课堂所用的学案、教案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并预习好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清政府的什么本质?(学生回答:腐败,落后等)这时出示准备的两个材料: 材料一 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共有大小舰船八十多艘,实力居世界第六,而日本仅为第十三;中国海军还拥有当时远东舰规模最大的军港、船坞、炮台防御体系,仅旅顺港就装备了数百门德国克虏伯大炮,成为世界著名军港之一。
材料二 1889年,美国海军部长在国会演讲时曾赞叹说:“中国海军实力舰现在已经排到了美国前面 学生对材料中清朝海军的实力感到震惊,此时提出问题:落后的清政府海军实力怎么会这么强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本课一共两个大问题:自强求福与评价洋务运动对于自强与求福一目,我设置了如下题纲: 1.什么是洋务派? 2.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4.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5.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6.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目,分组讨论 在回答代表人物的时候出示相应图片,变抽象模糊为形象直观另外出示准备的材料: 材料三 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旧时第一要务 ----《曾文正公文集》 材料四 ……如果能使火器与西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已 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李鸿章 材料五 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治器为先 ----奕䜣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也初步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洋务派要学习西方军事武器,为下面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做了铺垫。
然后出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并补充材料 : 材料六 1882年,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还仿制成功欧洲新式大炮 材料七 1888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军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队 结合材料来加深对创办军事工业的理解,这样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也为下面洋务运动的评价做了铺垫 随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洋务派前期是什么旗号?为什么后期又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呢?通过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明白洋务派创办了那些民用工业,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学生学习新式学堂这个问题时,给出兴办新式学堂的图片,并补充材料: 材料十 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时,精练一个懂得外文的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让学生认识到创办学校的必要,认识到学习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 在学生详细了解了洋务运动内容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如何评价这场运动呢?这样层层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对于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通过组织活动“辩论会”来进行教学 辩论题目:评价洋务运动 正方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是中国成功的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方观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老师补充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证据来展开辩论 教师评价辩论结果,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了一个客观公正地评价,初步培养多了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材料种获取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提升 让学生结合板书概括本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部电视剧《洋务运动》,请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下面的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剧情 1872年某月某日慈溪对奕䜣说:“小六子(奕䜣的小名)、李鸿章前日上奏折,说是要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国会,设议院,这不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一问题的认识 七、问题探究: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是学习历史的初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前预习 10分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50分 3 当堂测试 20分 4 课后作业认真高效完成 10分 5 课后及时复习 10分 八、帮助和总结 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时,教师巡视,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单独,共性问题共同解决 总结本课:让学生结合板书概括本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2篇:《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张叡 【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的清朝,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东侵为“靖患难,御外侮”,清朝开始了轰轰烈烈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虽然学到的是表面功夫,且最后破产,但中国的近代化总算开始起步了,闭关锁国的心态有所改变,中国这艘“破船”摇摇晃晃开始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第一学习主题,回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理解落后的中国为了救亡图存而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对近代化有初步的理解提问:什么人迈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新课内容] 一、洋务派的产生 1、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并记住洋务派活动的时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做简单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洋务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指导学生从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主张及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给洋务派下定义。
用一句话概括历史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1)从“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句话理解洋务派早期提出的“自强”口号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关系掌握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及其创办者 (2)结合教材图片和阅读材料,探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特点重点要知道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1)首先向学生介绍洋务派后期提出“求富”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 (2)掌握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及其创办者 3、创建新式学校、筹划海防等 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结合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和洋务运动的目的,指出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 2、结果:结合洋务运动的目的和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学生明白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最终破产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3历史作用和地位: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小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课堂巩固】师: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请你分析李鸿章的心情如何? 推荐第3篇:《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