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2护理结缔1讲义资料.ppt
46页第三章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结缔组织在哪里?食管(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一、组 成结缔组织(铺片)结缔组织细胞细胞外基质基质纤维 二、分 类A B C DA B C D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固有结缔组织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1.细胞数量少、种类多2.细胞外基质多,有基质、纤维之分3.无极性分布4.分布于内环境5.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 三、特 征注意与上皮组织特征的区别结缔组织病: 一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结缔组织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疾病谱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等一、疏松结缔组织 第一节 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 管基 质脂肪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 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纤维细胞组成细胞外基质基质纤维 1.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3.网状纤维1.蛋白多糖2.糖蛋白3.组织液1.成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3.浆细胞4.肥大细胞5.脂肪细胞6.未分化间充质细胞7.白细胞(无定形胶状物)1.蛋白多糖2.糖蛋白3.组织液 (一)基 质(ground substance)蛋白质糖胺多糖透明质酸(含量最多)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等功能:形成分子筛组成1.蛋白多糖(proteoglyca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名玻尿酸,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
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 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 软骨粘连蛋白功能:参与分子筛的构成; 影响细胞的附着和移动; 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组成 2.糖蛋白(glycoprotein) 来源于毛细血管动脉端的部分血浆成分 3.组织液(tissue fluid)分类 (二)纤 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胶原纤维纤维 LM:较粗,新鲜时呈白色,HE染色呈粉红 带状,波浪状走行,无分支 EM:胶原原纤维,有横纹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化学成分:胶原蛋白 物理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 詹姆斯.琳德(17161795)英国海军外科医生他进行了一项相当于流行病学实验(尽管人数很少)的研究,证实新鲜水果柠檬和柑橘等可预防坏血病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VitC所引起的疾病VitC缺乏,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联结障碍,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医学上称为坏血病 胶原纤维(左:光镜,右:电镜) LM:较细,新鲜时呈黄色,HE染色呈浅 粉红色 EM:微原纤维+弹性蛋白2、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 物理特性:弹性大 大动脉弹性染色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伸缩状态下弹性蛋白的构型变化 LM:较细,HE染色不宜着色,嗜银性 EM:胶原原纤维,有横纹 化学成分:III型胶原蛋白、 多糖和糖蛋白 3、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网状纤维(网状组织) (三)细 胞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脂肪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 胞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功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 (纤维和基质) 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最多见LM(光镜):扁平多突起,胞核卵圆, 胞质着色浅EM(电镜):粗面内质网(RER)、 高尔基复合体(GC)发达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是处于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细胞,前者功能静止;后者功能旺盛,二者可互相转化。
纤维细胞呈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杆状,着色深 形态: LM:形状不规则,胞核卵圆 形,胞质嗜酸性 EM:胞质含大量溶酶体、 吞噬体和残余体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2.巨噬细胞(macrophage) 功能: 吞噬功能 特异性吞噬 通过识别因子(如抗体)识 别和粘附被吞噬物(细菌、 病毒、异体细胞等)非特异性吞噬 直接粘附被吞噬物(粉尘、 死亡的自体细胞等) 识别因子颗粒1.识别因子包裹颗粒受体2.识别与吸附3.摄入4.吞噬体形成吞噬体初级溶酶体5.与溶酶体融合6.杀灭与消化次级溶酶体残余体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过程示意图抗原提呈 分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抗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生物分子;机体免疫系统能对外来抗原发动攻击巨噬细胞处理抗原过程示意图巨噬细胞处理抗原过程示意图巨噬细胞来源 由血液内单核细胞游走出血管后分化而成,在结缔组织内分化的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亦可在其它器官和组织内分化成其它类型的巨噬细胞,组成一个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位置: 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 (消化、呼吸道)及慢性炎症部位 形态: LM:卵圆形,核圆,偏于一侧(偏心核) EM:大量RER平行排列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 3.浆细胞(plasma cell) 形态: LM:大,卵圆形,核小而圆,居中 EM: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分泌颗粒) 4.肥大细胞(mast cell)历史回眸:1878年PaulEhrlich通过碱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肥大细胞,发现其胞质中大量颗粒,以为此细胞吞噬能力强,是吃得过饱的细胞,故命名为mast cell肥大细胞脱颗粒机制示意图过敏原 浆细胞 IgE受体肥大细胞 1、肝素:抗凝血 2、组胺、白三烯释放可造成: 荨麻疹、哮喘、休克-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 向该处聚集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 形态:细胞圆形或多边形, 核扁圆,偏于一侧, 胞质含大脂滴 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 参与脂类代谢5.脂肪细胞(fat cell) 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间充质细胞立体模式图形态:常为球形(在血液一章中讲述)功能:免疫防御7.白细胞(leukocyte) 二、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eg:真皮,硬脑膜,巩膜等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eg: 肌腱,韧带 弹性组织 eg: 弹性动脉中膜,项韧带等 根据纤维的性质与排列方式 三、脂肪组织(fat tissue)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为脂肪小叶 四、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 构成: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功能: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基本成 分,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 提供微环境网状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