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诗词赏析题(精编).doc
3页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24课诗词五首诗词赏析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从修辞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 之情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古诗词阅读(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3)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 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渔家傲》全篇写梦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想要借此梦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思呢?(一)答案:1、心远 悠然2、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报效朝廷、忠君报国的决心)1、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二)答案: 《春望》(1)草、木、花、鸟2)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3) D 解析: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渔家傲》1.“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友惊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这首词中充分反映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