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11.26.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2735483
  • 上传时间:2018-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1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年愉快,祝三高十班,十一班同学新年愉快,学习进步!,2014年高考复习专题 鹿邑二高朱子伟,,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 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课堂示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课堂示例,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物象:景象:,写物 ——托物言志,写景——借景抒情,,形象鉴赏 · 景 与 物,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愁等)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异: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形象鉴赏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异同,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形象鉴赏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类解题步骤: 1、列举景物(可作适当描绘,注意手法)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 3、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形象鉴赏 · 景物,【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渲染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 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氛围处境:行人 羁旅 抱病 独苦 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泊的愁苦和无奈例题展示一(07四川):,,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列举景物:空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题展示二 07全国Ⅱ,,,,,,,(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实题演练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凄清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孤独寂寥忧伤之感,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意象与意境,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实题演练3,【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邻家渔船、寒衣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秋景),营造了凄冷清秋的气氛,表达了一种浓郁的离情相思意象+意象+……=意境鉴赏意象和意境,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雄浑壮阔、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恬静优美、和谐静谧、生机勃勃) 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孤寂冷(凄)清、萧瑟凄凉(冷)、沉郁忧愁),(1)关注画面色调:由形象画面的色调, 剖析作者情感思想,A、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愉悦的的 B、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痛苦的,,鉴赏景物形象,,[题型——意境类],A、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B、抓住意象,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 C、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果答案】(1)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 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2分),(2)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例题7:,(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1、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3、瓮:这里指水瓮 4、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山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清幽)、详和的气氛课堂训练,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实战演练3,【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统一,人们不能自由来往的痛苦,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某句诗的作用,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 奠定情感基调 \铺垫作用\ 营造氛围(意境) \借景抒情\ 交代时令、地点、环境\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交待了时间、地点、环境,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幽明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远离世俗名利的精神境界3分),,情与景关系题,思路:关系 + 内容 + 气氛 + 情感 步骤:(关系)描写……营造……表达……,,,,,情景关系:1、触景生情、2、融情于景,景情交融 3、以景衬情 (①.正衬: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4、以景结情,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 “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景:“风细”“柳斜”“春水”和春“花”,描绘了一幅“春未老”的美好春景,营造了一种幽美明净的意境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之情形象鉴赏 · 景,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 机械能》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功》精品课件.pptx 享受青春拒绝早恋+主题班会说课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