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知识】高中地理从必修一前三章知识点.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08418513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60.1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必修 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由大到小: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2、八大行星离太阳距离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共同性: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 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的结构由里到外:光球、色球、日冕(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5、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1 年恒星年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回归年1 天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 24 时)角速度近日点( 1 月初)快远日点( 7 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 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或 23.5 o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和寒带也变大,温带变小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圈)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晨线上正值日出太阳高度是0 度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是6 时;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昏线上正值日落太阳高度是0 度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 时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 度相差 1 小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1、夏半年, 昼长夜短, 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那个半球昼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2、 冬半年,昼短夜长, 越向北昼越短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各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为 12 小时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 月为春季, 6、7、8 为夏季, 9、10、 11为秋季, 12、1、2 为冬季。

      8、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 ,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 ,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黑夜部分的中间经线为0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 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 小时,每 1o 相差 4 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 (夜) 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 这个长度也可由昼 (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 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6) 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纬度 : 夏至 23o26N ,春分秋分0 o,冬至 23 o26S 经度:地方时是12 点那条经线(6)判断某地日出或日落时间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 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的时刻 , 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已知经纬网光照图, 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曰出时间 12昼长 /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 12昼长 /2 或曰落时间 24夜长 /2 说明:某点的昼、夜长短, 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 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 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 另一段则昼弧. 9: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 :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 再求时间差 , 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 分钟来算 .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 求东用加 , 求西用减 .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 小时,则减24,日期加1 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 小时,日期减去1 天. 10、时区和区时计算(1)已知某地经度, 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若所得余数小于7.5 , 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 , 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 E至 7.5 W为零时区; 172.5 E至172.5 W为东西十二时区). (2)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 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说明: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 选用“ +”, 西边选用“”.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 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 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求得的时间是0至 24, 为当曰时间 .24 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 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 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 钟点要减去24 小时 ,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 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 , 钟点要加上24 小时 , 曰期则要减去1. 11、曰界线及曰期变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加一天的是0 点(或昨曰24 点)的经线;减少一天的是180经线( “国际曰期变更线” )12、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他们分界面是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圈位于上地幔顶部(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 、大气增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温、大气辐射(长波)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2、热力环流 :成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 热上升或冷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1) 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2)在近地面,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3)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气压大小的判断: (1)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

      因为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3)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应用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山谷风: 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3、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近地面风)(2)等压线图中画某点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 北半球后,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 北半球 ) (3)大小判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1)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处,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处,风力小2) 在比例尺相同的两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 A处3) 在气压差值相同的不同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 C处风力大于D处4、气压带风带形成1)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名称和位置(1)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 情况:低纬环流 (030) ,中纬环流 (3060) ,高纬环流 (6090) 3)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4)( 上升气流多雨 ) 赤道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下沉气流少雨 )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5) 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两分日相比,夏季向北纬移,冬季向南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 个纬度。

      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高压(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7 月1 月大陆上海洋上大陆上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东亚南亚 , 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6、气候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不同气候类型的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