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和反思.doc.docx
5页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课题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水资源概况,一方面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较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 三、教法和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全面的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积极讨论,推荐一名胆大、叙述能力强的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五、教材处理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课堂上: 1.通过展示一些水资源短缺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认识我们对淡水资源的渴求 2.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如何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工业、农业、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
3.通过一些具体的严重水资源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等来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4.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制作环境小报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1)先播放一组有关“水”的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对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水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面临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举措来治理污染、节约用水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思考题:a.我们说水资源是丰富的,为什么又说水是全球性危机呢?b.教材两个人均水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c.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d.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我们怎样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组内探究,合作学习 (3)展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图片,“松花江流域苯污染”图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意义和治理水资源污染的严峻形势 (4)展示三幅自制的节水宣传图片,增强学生的自觉的节水环保意识 2.学生互动学习 (1)如何正确认识水资源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短缺的这一辩证关系,各小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阐述。
(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以及我们如何采取有效节水治污措施举例加以说明,每一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出自己的阐述 (3)每一组学生提出我们学校具体的节水环保计划 3.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