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LAN网络覆盖设计指导.doc
10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WLAN网络覆盖设计指导原则(V 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2009年2月目 录1、 整体网络架构 12、 热点选择原则 23、 不同类型热点覆盖原则 34、 设计流程和要求 75、 AC设置原则 86、 AP容量设计 97、 AP频点配置 98、 室外覆盖设计原则 109、 室内覆盖设计原则 1010、 WLAN与其它系统干扰避免 1211、 AP数据回传方式 1212、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1213、 机房工艺及电源要求 131、 整体网络架构WLAN网络整体架构如下:图1 WLAN网络整体架构示意图(1) AP(接入点)AP主要采用瘦AP,可根据有线资源情况适当应用Mesh APAP应支持POE、本地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大功率AP首选本地供电2) 接入交换机宜采用可支持以POE方式为AP供电的标准接入交换机3) AC(接入控制)AC与AP的连接可分为直连式及旁挂式,主要采用旁挂式结构,部分热点可根据情况采用直连式结构,一般将直连式AC置于网络接入层,旁挂式AC置于网络汇聚层AC的布放可采用分布及集中两种方式,设计中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灵活处理。
2、 热点选择原则WLAN网络覆盖热点的判断,需结合经济发展、目标的社会功能、业务应用特征三方面因素进行1) 分区域(2) 分场所优先级场所分类高党政机关、大学校园、产业园区、会展中心、商业街区低企事业单位、高档小区、公共场所、宾馆酒店、商务写字楼、室外区域(3) 分应用重点3、 不同类型热点覆盖原则(1) 大学校园覆盖原则:Ø 主要采用以室外覆盖室内的方式; (2) 公共场所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为主;Ø 若室内区域较大,可利用MESH AP进行中继联网3) 会展中心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为主;Ø 若室内区域较大,可利用MESH AP进行中继联网4) 党政机关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相结合:Ø 针对会议室,可根据会议室内大小布置室内AP5) 企事业单位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为主Ø 较难通过室外覆盖室内的方式完成信号覆盖,可结合室内分布系统实现覆盖6) 宾馆酒店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相结合Ø 如果室内范围过大,可以采用Mesh AP进行中继联网7) 产业园区覆盖原则:Ø 主要采用以室外覆盖室内的方式;Ø 厂房、办公区域采用在楼顶合适位置布放AP加定向板状天线进行对打式覆盖。
8) 高档小区覆盖原则:Ø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相结合 (9) 商务写字楼Ø 室内覆盖主为主Ø 如果室内范围过大,可以采用mesh AP进行中继联网10) 商业街区覆盖原则:Ø 室外覆盖为主Ø AP间隔不能太大,可保持在200米至150米间隔,并用全向天线进行覆盖 (11) 室外区域覆盖原则:Ø 室外覆盖为主Ø 参考室外覆盖设计原则,可考虑每AP以100米至150米覆盖半径的方式进行覆盖4、 设计流程和要求具体应考虑和明确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 接入点(AP)的安装位置;(b) 天馈:应考虑天馈线走线路由和安装方式、天线类型、天线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等参数;(c) 传输方式、供电方式、配套设施5、 AC设置原则(1) 连接方式AC连接方式可分为直连式与旁挂式,可考虑与宽带接入网及IP城域网建设的配合,AC设置采用旁挂式结构,将AC逻辑结构置于城域网络汇聚层,从而减少对已有网络架构的影响对于大学校园、产业园区等综合性大型热点,若热点管理者对热点内WLAN用户有管理要求的,可在该热点内放置AC,该类AC可考虑采用直连式结构2) 布放方式AC布放方式有集中式、分布式两种,为减少工程维护部门工作量,设计中尽可能将AC集中放置,若客户要求在热点内放置AC的,可采用分布式布放方式。
3) 容量设计根据厂家设备型号不同,AC可控制的AP数量存在较大差异,AC容量的选择需结合厂家设备入围情况、AC集中或分布式放置情况综合考虑,设计中每个AC容量应有30%左右冗余4) 安全备份为保证网络运行安全,AC设置需考虑安全备份问题设计中集中式AC可采用N+1或N+2备份方式,在某热点内的分布式AC数通常不多,可采用1+1或2+1备份方式6、 AP容量设计(1) 并发用户数WLAN网络在进行多终端接入设计时,建议按照每个AP并发20个用户进行设计和计算AP数量,并且设定AP最大并发用户数为302) 吞吐量要求WLAN的数据业务吞吐量是容量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业务特点和带宽的需求在目标覆盖区域内仅有一个终端,且为室内AP和WLAN终端无阻挡的近距离传播环境下,系统吞吐量设计按照如下要求:在802.11b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不低于5Mbps(不加密); 在802.11g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不低于20Mbps(不加密) (3) 容量设计 WLAN容量计算方式:每用户速率=(每AP连接速率×传输效率)/(2×用户数量×用户同时使用率) 每AP基本连接速率:802.11b每个AP的最大连接速率为11Mbps,802.11g每个AP的最大连接速率为54Mbps;传输效率:表示总开销效率因子,包括MAC效率和纠错开销,取50%; 用户数量×用户同时使用率:得到同时使用系统的实际用户数量;在计算每用户的双向速率时,应将计算得到的用户速率再除以2。
7、 AP频点配置(1) 若AP工作在2.4GHz频段,此频段最多可以提供3个不重叠的信道同时工作考虑到制式的兼容性,相邻区域频点配置时宜选用1、6、11信道2) 若AP工作在5.8GHz频段,此频段可利用的不重叠信道有5个,可根据邻区情况灵活使用3)主要利用2.4GHz频段4) 频点配置时首先应对目标区域现场进行频率检测,对于覆盖区域内已有AP采用的信道,应尽量避免采用5) 对于室外区域干扰宜采用调整天线方向角,避免天线主瓣对准干扰源的方式或调整功率6) 对于室内区域存在多套室内覆盖系统的情况,应充分考虑其他运营商使用的频段,设计时预留必要的保护频带,以满足干扰保护比的要求7) 室外AP覆盖区频点配置时,为了实现AP的有效覆盖,避免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在信道分配时宜引入移动通信系统的蜂窝覆盖原理,对可用信道进行复用下图是2.4GHz频段1、6、11信道复用示意图图2 2.4GHz频段信道复用示意图8、 室外覆盖设计原则(1) 室外与室内空旷区域总体宜以蜂窝状布局,包括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将信号均匀分布,控制每个AP天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2) AP天线宜布放在高处,减少人员走动等环境变化对信号传播的影响,改善AP的接收性能。
3) AP天线安装时若采用定向天线应确保天线主波束方向正对目标区域,保证良好的覆盖效果4) AP天线安装位置的确定应使信号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少穿透隔断,有穿透时与隔断垂直,从而尽可能减少信号衰减5) AP天线安装位置需远离大功率电子设备,如微波炉等6) 在选择AP布放位置时应注意规避可能影响无线射频信号传播的障碍物,如金属架、金属屏风等物体9、 室内覆盖设计原则(1) WLAN室内覆盖采用综合分布系统改造或室内独立AP方式进行WLAN与室内分布系统的合路一般有两种方式:大功率AP(500mW及以上)+合路器+室内分布系统,AP(100mW及以下)+功率放大器+合路器+室内分布图3 WLAN与室内分布系统合路示意图 (6) 室内分布天线设计原则 (b) 室内天线设计要求发射功率不应大于 20dBmc) 根据室内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天线类型,考虑天线增益、波瓣等因素,避免室内信号过分泄漏到室外而引起干扰d) 天线要求满足800 MHz -2500MHz10、 WLAN与其它系统干扰避免(1) WLAN系统同频段干扰源的种类主要包括微波炉、防盗设施(商场门检等)、其它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其中蓝牙等小功率设备对WLAN网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微波炉等大功率设备对WLAN网络的影响较大,在网络设计时应注意远离此类设备。
2) AP设置应该远离干扰源2-3米无法满足隔离距离时尽量避免同时开启11、 AP数据回传方式(1) 优先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作为AP回传,仅在无法采用有线方式或存在很大困难时使用Mesh AP或利用无线桥接方式进行传输2) 采用Mesh AP回传数据时跳数建议不应超过3跳,采用无线桥接回传数据时,桥接跳数不应超过1跳12、 网络服务质量指标(1) 信号覆盖电平95%覆盖区域信号强度不低于-80dBm,业务使用较为集中区域建议信号强度不低于-75dBm2) 可接通率在覆盖区90%的位置、99%的时间内WLAN终端可以接入网络3) 通信质量信噪比大于20dB的区域占覆盖区域的95%以上4) 误包率WLAN终端在全速模式下,误包率不超过8%13、 机房工艺及电源要求 (2) 核心机房工艺要求 (e) 机房温、湿度的要求如下: - 温度:18~28摄氏度,温度变化率小于5摄氏度/小时; - 相对湿度:40~70%,不结露、霜 (f) 机房洁净度的要求如下: - 灰尘粒子不得是导电的、铁磁性的和腐蚀性的; - 直径大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小于3500粒/升; - 直径大于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小于30粒/升。
(g) 机房噪声、电磁干扰、静电干扰的要求如下:- 一般情况下,机房内的背景噪声不宜大于68dB; - 机房内的电场强度,不应大于120dB(μV/m),磁场强度不应大于400A/m; - 有关静电干扰方面的要求,应符合YD/T 754-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的要求 (h) 机房照明的要求如下: - 机房照明方式采用一般照明,要求水平面(距地 0.8m)照度为 200~500LX,直立面(距地 1.4m)照度为 30~50LX; -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 (3) 电源供电要求 (a) 核心设备供电设计要求 Ø 核心设备考虑直流-48V供电Ø 若为交流供电,供电为 220V,所用的交流用电必须经由 UPS 供电系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提供; Ø(b) AP设备供电方式 AP供电采用 POE 和本地供电两种方式,优先采用带 POE 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供电;大功率 AP应采用本地供电 Ø POE供电如果上层交换机为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则不需增加POE供电模块,直接用网线对AP设备进行远端供电如果上层交换机为普通交换机,则需增加POE供电模块,对AP进行供电。
原则上不串接POE供电器POE供电尽量避免使用POE模块 Ø 本地供电 本地供电方式独立敷设220V 交流供电系统独立敷设的供电系统的交流配电设备应按远期负荷配置,并安装供电计量设备 (4) 设备的防雷接地要求 (b) 核心机房设备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3 欧姆 (c) 室内AP设备采用联合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