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讲义资料.ppt
90页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非常重要),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因为这些设定都是以合理推断或人为的规定而作出的,所以称为会计假设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会计主体,2)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1.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注意点:,1.对会计主体概念还应明确: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以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即: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的特点那个单位可以是一个法人单位,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1企业集团、 2企业、 3企业的分厂、 4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 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例题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D,【例题多选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企业集团B.民间非营利组织C.分公司D.子公司 【答案】ABCD,【例题单选题】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和组织 B.会计主体就是法律主体 C.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也是会计主体 D.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答案】B,【例】(判断题)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 【答案】错,【例】(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例】(单项选择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D,【例】甲公司拥有乙和丙两个分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它们定期向甲公司报告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最后由甲公司进行整理、汇总作为会计主体向有关部门报告财务报表这种情况下,甲、乙、丙三个公司都是会计主体,但是只有甲公司是法律主体 【分析】 乙公司和丙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是会计主体 甲公司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答案BCD,【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 ) 答案,【例题判断题】 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例题判断题】(2010年)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 正确答案,【例题多选题】(2009年)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正确答案BCD,【例题判断题】(2008年) 所有的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都具有法人资格。
) 正确答案,【例题多选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独资企业B.企业的生产或销售部门C.分公司D.集团公司 正确答案ABCD,【例】(2006多)下列各经济组织中,属于会计主体的有( )2006) A.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B.合伙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国有独资企业 答案ABCD,【例】(2007判) 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 答案,【例题判断题】一个会计主体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 答案错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例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二) 持 续 经 营( 只 是 一 个 假 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配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三) 会 计 分 期(为了及时提供信息人为划分成相等的期间),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期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月度 季度 半年度,,,,,,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注意: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中期,会计分期的意义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本期)与其他期间(非本期)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会计处理方法单选),【例题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答案】,【例题多选题】会计中期包括( ) A.月度B.季度C.半年度D.年度 答案ABC,【例单选题】由于( )的存在,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例题判断题】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分期核算的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 ) 答案对,【例】(2006单)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 )的基本会计假设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持续经营 答案C,【例题判断题】(2010年)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所有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就不再适用 ) 正确答案,【例题判断题】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可以长生不老,即使进入破产清算,也不应该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 正确答案,(四)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计量单位)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法规定, 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 外币 报告货币 人民币,,,四项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例题多选题】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答案ABCD,【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假设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假设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 答案对,【例】(2006判)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择以人民币或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 ) 答案,【例题判断题】记账本位币指的是记账使用的货币种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正确答案,【例题单选题】(2009年)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B.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持续经营假设 C.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D.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会计的统一计量单位;二是作为会计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正确答案B,【例题判断题】(2009年)会计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 正确答案,【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B.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C.在特定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民币以外的某一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答案】ABCD,二、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会计的确认 计量 报告的基础 两种制度: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和金额 1、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1.定义 权责发生制基础(应计制、应收应付制), 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权:取得收入的权利 责:承担费用的责任,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两个凡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的实 现和费用的发生与款项的收付没有必然的联系例1:销售款未收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例2:预收销售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例3:应付借款利息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例4:预付下期租金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 收入的归属期间应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 费用的归属期间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
权责发生制基础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 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即在该期间产生了收款的权利,则在该期间确认收入增加; 在该期间产生了付款的责任、义务,则在该期间确认费用增加,而不管钱是否收付区分要点: 以权利、责任是否发生转移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例题多选题】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者费用应归属于本期的是() A.本期销售产品的收入款项,对方尚未付款B.预付明年的保险费,银行存款支付C.本月收回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D.尚未实际支付的本月借款利息 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