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临床观察.doc
6页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临床观察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负 性情绪的价值方法:将1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相应 的心理护理采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SDS (抑郁自评 量表)评价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入院后24 h内的 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 组出院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出院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而对 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 05)o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可明显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有助于其顺利康复关键词: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护理近些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巨 大变化,而且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 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逐步接近 欧美国家[1]在冠心病的发病与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均 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 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加重病情甚至增加死亡率 [2]。
目前护理已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心理护 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护理在缓解老年冠心病患 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对江苏省常熟市张 桥卫生院收治的72例伴有负性情绪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 心理护理,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其负性情绪的临床价 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 的伴有负性情绪的冠心病患者144例,男82例,女62例; 年龄61〜75岁,平均(67. 66. 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各72例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史,能正确 回答问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①由专职护士接 待新入院的患者,并陪同其进入病室,不要直呼患者的姓名 或床号,应亲切称呼其“大伯”或“阿姨”等,并向其介绍 病房的环境,拉近彼此的空间距离,消除其对护士的陌生感 和恐惧感;②尽量将新入院患者与已病情好转的患者安排在 同一病室,病友可通过自身的疗效进行宣教,增加其战胜疾 病的信心和对治疗的依从性[3];③老年人对有些问题理解 较慢或容易遗忘,可能就某一问题反复询问,因此护理人员 要耐心倾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与冠心病相关的健 康知识,并向其说明负性情绪对冠心病治疗的不良影响 W;④了解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 如与其家属、亲友及同事联系,让他们多来探望,给予支持 与鼓励;对于家庭过于困难者可组织捐款捐物,帮助患者度 过难关。
1.3评价疗效的方法:入院后24 h内与出院前1 d填写 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SDS (抑郁自评量表)量表[5]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论文代写两组入院后24 h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均 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出院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V0.05);而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和SDS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入院后、出院前SAS与SDS评分比较()组别例数入院24 h内出院前1 dSASSDS毕业论文SASSDS论文代写对照组72毕业论文56. 49. 858.6 11.256. 19. 657. 810. 3观察组72毕业论文56.9 土 10. 158. 210. 441.27.4 ①40. 4 7. 6注:与本组入院后和对照组出院前比较,①P<0. 05论文代写3讨论目前已将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归属于身心疾病,生活 方式、饮食结构及负性情绪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而负性情绪 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其中以焦虑和抑郁 最为常见,影响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SAS和SDS量表评分显示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我国医疗模式已转变为“生物-社会医学-心理模式”, 而“以患者为中心”亦成为目前主要的护理模式,改变了以 往“重治疗、轻护理"的医疗模式,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 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中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采取了相应 的护理干预,出院前1 d两组的SAS和SDS评分结果显示, 对照组护理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评分显著降低,与干预前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说明护理 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作用总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 显著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可促进其顺利康复论文代 写4参考文献[1] 黄健,刘玲•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 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 1472.[2] 许燕,张建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32・[3] 张振香,郑蔚•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 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杂志,2009,24(2): 139.[4] 郑彩娥,周秀凤,张荀芳,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知识调 查与康复健康教育疗效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2009,24(12):1141.[5] 周 英,尤黎明•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