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斗士提升机...ppt
32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二章 斗式提升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节 概述 l一.定义: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提升粉粒状物料的输送机械 1.特点 l结构3特点工作性能l1)优点: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节约占地面积;全封闭罩壳工作,污染小;自行取料l2) 缺点:对过载敏感;斗链易磨损;作业对象有限制;粘性物料难以卸空;可燃物料易爆炸 42.分类: l按牵引构件 l按卸载方式 l按料斗布置方式 5二.主要部件 1.牵引构件 l1)橡胶带:轻便,工作稳定,噪声小;工作速度高;自重较轻,弹性可减震,强度较小;不适用于提升高度大; l2)链条:单位压力较大;易磨损;自重较大;生产率高;适合沉重物料;适于较高温环境作业;62.承载构件 3.牵引构件和承载构件的连接 7l4.驱动装置:电动机,传动装置,驱动滚筒,制动器l5.张紧装置:张紧滚筒(或链条),螺旋式张紧装置l6.罩壳:l1)上部:与驱动装置,驱动滚筒构成提升机头部机头罩壳形状应使得由料斗中抛出的物料完全进入卸料槽中 2)下部: 与张紧装置,张紧滚筒组成提升机机座 3)中部:整段或分段的矩形罩壳。
8三、粉尘爆炸防止措施1)通风除尘2)消除引燃源3)抑制爆炸 9四、带斗提升机和链斗提升机各自的特点 链斗提升机:链条强度高,链斗与链条连接强度高,挖取能力强,速度低,速度高时产生较大动载荷,自重大 带斗提升机:自重轻,工作平稳,工作速度高,噪声小,在相同生产率下,整机重量低,带条强度低,料斗与胶带的连接强度低,提升高度小,挖取能力差10第二节 斗式提升机的装料和卸料 l装卸料的要求:a.装料均匀 b.满足生产率的需要c.卸出物料能完整准确的进入卸料槽d.卸出物料大部分不冲击头部罩壳 11一、装料 l挖取法:粉末状,小颗粒,磨损性小的物料;速度高;挖取料堆高度地与张紧轮轴水平高度;l装入法:块度大,磨损性大的物料;速度较低;供料口下缘有一定高度;12二、卸料 1卸料方式 132料斗物料的受力分析 l 受力特征: 14(2)力学与几何分析 极点极距驱动滚筒转速15h极距;P极点;合力N与滚 筒中心垂直线交点n驱动滚筒转速(r/min) 16(3)极距大小反映离心力与重力的比值表明物料卸出的方式i) (料斗外接圆半径) 重力式卸料 表示物料向料斗内缘移动向下卸料;适用于:沉重,磨损性大的,脆性的物料;料斗速度低,(0.40.8m/s);深斗 17ii) (滚筒半径)离心式卸料 表示物料向料斗外边缘移动,从外缘出。
适用于:适用于:干燥,流动性好的粉末状,小颗粒;胶带;运动速度高(13.5m/s);深斗 18iii) 混合式卸料 部分物料从斗外缘卸出,部分物料从斗内缘卸出 适用于:适用于:潮湿,流动性差的粉状,小颗粒;中速(0.61.5m/s);胶带或链条;浅斗 1920第四节 头部罩壳设计 一、瞬间装载量和标准装填分界面:1分界面: 直线上升段:料斗内装载物料的最大装载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物料堆积角,平面法线与重力方向夹角也为 曲线区段:对理想液体(内摩擦系数为0),其分界面法线应与合外力N重合,为以极点为轴心的圆柱面 对散粒物料,其分界面与圆柱面有一堆积角 21l对于理想液体,其分界面的法线应与此两个力的合力N重合,由于合力的延长线通过极点P,法线与各合力重合的唯一表面,只能是以极点为轴心的园柱面,料斗的极限装载量是以极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过料斗外边缘(或内边缘)的园柱面 22l当料斗内所装载的是散粒物料时,此时的分界面为与园柱面有一堆积角的曲面ae所示l曲面ae的性质是一对数螺旋面 23证明:曲面ae的性质是一对数螺旋面 l取曲线ae上的一无限小微段ds,将该线段放大 l通过线段一端点引半径R的园弧MM,用直线连点MM和MM1,考虑MM1M无限小,故可认为: 24l如果取角递时针方向为正,曲线的负增量与角增量相对应,因此,M1M=dR。
l园弧MM=dMM 25l为一对数螺旋线方程式,曲线ae即为一条起自极点P,并经过料斗边缘的对数螺旋线的一段,它与料斗形成封闭空间在此空间内的装料量,也即料斗的最大装料量 26l由于堆积角可以由园弧ad的切线ak逆时针对方向量取,也可以顺时针方向量取,这时可得到另一条对数螺旋线27 物料在料斗内形成的分界面,可以通过料斗内缘或外缘作相应的对数螺旋曲线定出 在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判断是右对数螺旋还左对数螺旋线, 但在有些情况下,就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由左对数螺线所围成的料斗内容积小于右对数螺线与料斗围成的容积,所以这时应是右对数螺线, 有的情况是由左右两条螺丝线相交所形成的分界面 28瞬间装载量料斗在每一位置的最大瞬载量;与料斗处于相对静止的最大物料量29i) 离心式卸料 瞬间装载量由过斗外缘的右对数螺线与斗轮廓线确定 旋转角15-20 瞬间装载量随料斗转角增加 15-20 瞬时装载量均匀减少 离心卸料 180 仍有微量残余之后 重力卸出 30ii) 重力式 过斗外缘右对数螺线旋转角 90左右,瞬间装载量随转角增加而增加 90, 瞬间装载量随转角增加而减少 (重力卸料) 31l生产率 32。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