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及立杆整正.docx
18页施工技术交底表编号:LNDHJWCJSJD002工程名称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电气化改造工程LNDH-2标段接触网工程施工区段黎塘至邕宁段交底时间年 月 日技术交基坑开挖、基础浇筑、立杆整正施工底(具体内容见附页)内容施工主要注意事项见附页保证质量措 施见附页安全防护措 施见附页技术交底人参加人员说明:本表由技术交底负责人填写,接受技术交底方负责人签字认可,本表一式二份 ,交 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一份接触网下部工程基坑开挖、基础浇筑、立杆整正施工技术交底一、基坑开挖1)施工准备:(1)开工前,所有上线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岗前培训,认真学习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 号)、南宁铁路局普速铁 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宁铁运[2013]26 号)等既有线施工相关文 件,学习设计文件、技术交底,熟习本施工项目施工方案,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2)与工务、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管理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3)既有线施工区段需提前三天与工务、电务、通信等部门取得联系,并 发送配合联系申请单给各配合部门,并组织设备管理单位对现场地下管线进行 调查、交底,保证施工时地下管线的安全。
4)对施工中使用的工具、机械以及防护用品检查,确认状态良好,满足 施工需要2)开挖基坑施工工艺(1)土质坑开挖工序流程:操作要领: 第一步,找到线路中心下部工程施工表中已明确线路基准桩的位置,根 据表上数据量出线路中心位置第二步,根据施工图纸,确认基坑位置一般情况下,支柱与基准桩 路中心的同侧,不在同侧的情况下,下部施工表中备注栏中有明确备注第三步,确定坑深下部工程施工表中已明确基坑相对深度(相邻轨、木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电气化改造工程LNDH—2标段项目部1桩、线路混凝土结构)基准点距离基坑太远或太低时,必须借助水平尺或水 准仪复核基坑深度第四步,基坑深度未考虑底板厚度,若基坑需埋设底板,开挖时要加深基 坑 80mm第五步,开挖:坑位确定后,将基坑线路侧道碴耙开后,堆积码放编织袋 (内装土石)稳固道床,防止道碴继续滑下基坑开挖处两侧道床铺设彩条布, 防止开挖底层道渣或弃土污染道床,以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在股道间或 路肩上铺开彩条布,把开挖处清理出的道渣按清洁度分别放于不同的彩条布上, 堆高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土质较硬时,可先用镐刨松后再用锹挖,坑深时 可采用吊篮弃土。
第六步,检验:坑挖完后,对基坑类型、中心线、坑深等进行检验,检验 合格后再准备立杆3)技术要求(1)基坑开挖时,应按照施工技术部门编制的施工作业表及测定在钢轨腹 部的标记,确定基坑位置,基坑横线路方向应对准钢轨腹部测定的标记,并垂 直线路(同组软横跨支柱坑中心连线应垂直线路正线)中心线如遇电缆、水 管等物体必须移动时,可按设计跨距 +1m、-2m 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跨距不得 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值;软横跨支柱坑位应整组位移;十二分之一道岔柱位 于道岔理论岔心即线间距 380mm 位置处,九分之一道岔柱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即 线间距 350mm 位置处,挖坑时应严格控制2)基坑开挖尺寸必须满足接触网支柱的设计需要;混凝土支柱基坑坑深 应从轨面连线中心算起:H78 (93) /8.7+3.0、H78 (93) /9.2+3.0型支柱轨面埋 深为4.04m;支柱埋深要严格控制H170支柱保证地面埋深为3.5米;当支柱 设置底板时,坑深应相应为设计坑深加底板厚度埋设深度允许施工偏差为 +100、 0mm 3)开挖拉线锚板坑及拉线基础坑应在其锚柱和相邻转换柱均安装整正后 进行,以免因这些支柱位移后拉线不在锚支的延长线上。
开挖尺寸按照设计图 要求施工,根据下锚高度确定坑位距支柱的距离,尽可能保证下锚拉环在锚支 的延长线上;保证拉线夹角 45°,特殊困难地带不超过 60°4)对侵占水沟地段的基坑开挖、立杆施工,要按照“不堵塞、先疏通” 的原则进行,保证水沟的畅通电化施工作业前,应提前做好现场调查和统筹 安排,对影响路肩墙和排水沟的地方须遵循“先改移后施工”的原则,如开挖 过程中有堵塞水沟现象,可先临时用两根©250mm型PVC管联通水沟两端, 以保证水沟畅通5) 基坑开挖时遇到汛期、雨季,要控制基坑开挖数量,做到少开挖基坑 及时立杆,遇到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已开挖的基坑应保证 水沟的畅通开挖基坑时,应连续进行基坑敞口不能及时立杆时应用弃土装 袋回填或派人监护基坑开挖过程中小范围塌方时应在坑内架模加固坑壁,大 范围塌方时应先填实线路侧坑壁,再逐层架模开挖6) 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联系, 共同确认变更,并按照变更设计手续办理 二、钢柱基础、拉线基础浇制1)混凝土混凝土等级采用情况为:基础采用C25C25级混凝土水灰比为:0.527配合比(重量比)为:1: 2.451: 3.249即:1袋水泥(50Kg )配:水26.4Kg 砂子122Kg 碎石162.5Kg。
1m?混凝土:水泥(336Kg )配: 砂子824 Kg 碎石1092Kg现场制作一块施工标志牌,标注:材料名称及出产地、配合比标号,设置 在明显处,基础浇制前必须配备充足的材料,否则不得进行施工1、 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等原材料应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并应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批次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送检及配制混凝土 的等级相适应2、 基础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混凝土标号由有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许用 CMA 标志)进行水灰比和配合比实验,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取得水灰比和配 合比后严格按照水灰比和配合比施工3、 本线钢柱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25级,拉线基础、三板混凝土强度为C25 级4、水泥选用:水泥标号根据设计混凝土的等级选用,其标号不低于 P.O.42.5 号水泥水泥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3 个月(按出厂日期起计算),若超过必须进 行检验,重新确定标号5、砂子选用:应采用坚硬耐久,且粒径在 5mm 以下的天然中、粗河砂或 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砂子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6、石子选用:应为坚硬耐久的 5~31.5mm 碎石、卵石或两者的混合物,不 得使用风化石。
7、水:宜采用自来水、井水、清洁的河水、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 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水标准》的规定8、加入基础的片石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煅烧过的,不得使用风化石2)基础浇制1、钢柱基础型号根据钢柱型号及土质情况确定,具体见施工表正线接触 网下锚采用A14型拉线基础,站线接触网下锚采用A12型拉线基础,中锚下锚 采用 A10 型拉线基础2、 钢柱基础模型板方向应保证基础横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垂直于车站正线, 偏角不得大于 2°,基础模型板与地面衔接良好,基础螺栓应用框架固定,浇制 过程中不能位移同一组软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注完一个,再以该基础为基准 校核另一基础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3、 钢柱基础支模时,直线及曲线外侧单边悬挂支柱应将基础面线路侧适当 抬咼:13米钢柱抬咼20mm; 15米钢柱抬咼30mm,使钢柱立杆整正一次到位, 基本实现无垫片,两侧受力支柱及硬横梁支柱基础面应水平基础支模后,模 板内侧涂刷机油或敷设透明塑料薄膜以提咼基础表面光洁度3、 钢柱基础地脚螺栓按基础受力情况,采用不对称布置,受拉侧采用长螺 栓,两侧均悬挂软横跨时基础采用对称等长螺栓设置,浇制时螺栓布置按照技 术给定型号及位置安装,螺栓外露为140m m,施工误差±20m m。
地脚螺栓应保 持顺直,弯钩指向基础中心拉线基础地脚螺栓外露为170mm,施工误差土 20mm地脚螺栓应保持顺直,弯钩指向基础中心4、 钢柱基础确定基础限界:根据轨面处钢柱内缘倾斜值及主角钢至基础边 缘的距离确定模型位置基础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L=设计限界一(基础顺线路 长度-钢柱底部顺线路长度)三25、 钢柱基础露出地面高度:站台处高出站台面100mm,线路两侧和线路 中间的基础面高出路肩面200mm,施工允许误差±30mm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 100mm,并在基础面做25mm放水坡6、 浇制过程中应严格按水灰比和配合比施工,各种配料的搅拌应均匀,当 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坚持“三三制”,即水泥与砂混合搅拌三次,加水搅拌三次成 砂浆,再加石子搅拌三次形成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施工中应严格 控制水灰比;应根据现场使用的箩筐及水桶,用磅秤量重,将试验确定的水灰 比及沙石料配合比转换成每盘(两包水泥)混凝土需几筐砂、几筐石子、几桶 水现场应设置醒目的配合比及水灰比揭示牌7、 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 3 米时,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 桶混凝土宜连续进行一次浇注成型,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间歇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
8、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少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基础允许加入片石,加 入片石的数量应不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9、 混凝土浇制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基础边角及螺栓处应进行人工 捣固,并随时检查基础螺栓的位置是否变动,基础浇灌过程中,必须校正复核 螺栓之间各部距离、螺栓对角线,允许施工偏差土 2mm10、 当基础坑内有电缆时应尽量排移至基础坑外,不能排移时应征得设备 管理单位同意,对电缆加设保护套,保护套应每边超出基础200mm,一般采用 木槽加沙或©110高强度PVC管加沙,以使电缆在基础内能自由抽动,不得将 基础和电缆浇灌为一整体,木槽或PVC管距基础螺栓和基础顶面的距离不得小 于 200mm11、 凡有基础施工的车站或区间,每个车站或区间第一次灌注时需制作试 块一组,以后每灌注50m3混凝土做一组试块,混凝土量大于500m3的单位工程, 按每灌注100m3做一组试块,每个车站或区间不得少于一组试块在同等条件养 护下,基础的试块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12、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C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掺入外加 剂,冬季施工时严格按照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施工13、 、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验标表一52・7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电气化改造工程LNDH—2标段项目部的规定。
14、基础浇制时应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下进行施工,并及时填写、签认隐 蔽工程记录3)基础养护及拆模1、养护:(1)、混凝土浇注完毕 12 小时后,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当天气炎 热、干燥有风时,在浇注后 3 小时内应进行覆盖并浇水2)、养护日期: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 7 天,对掺入有外加剂的混凝 土不得少于 14天3)、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原则,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 不得浇水2、拆模( 1)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时进 行拆模后,应保证基础表面的平整,光滑,不出现蜂窝、麻面、棱角损坏等 现象 2 )拆模后,应对基础螺栓进行清洗,并用黄油涂抹后用塑料布或麻袋包 扎三、立杆及整正施工(一)准备工作1.组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 注1轨道车司助人员人4司机、助手各2人2吊车司助人员人2司机、助手各1人3负责人人14立杆人4-55整正人6-76回填人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