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笔画教程》教学教案—人物简笔画2-老人.doc
8页城阳职专教师备课教学案课 题人物简笔画——老人的画法课 时第 课时累计 课时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简笔画教程》第一版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人物简笔画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从现在开始进入幼儿园应用比较广泛的人物简笔画部分●学情分析:本课选用城阳职专的学生,她们95%为女生,活泼开朗,想象力丰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素描绘画基础,非常喜欢简笔画知识目标:复习人物结构,了解老人驼背的结构造型,掌握胡须和皱纹的结构分析,并掌握老人的绘画步骤能力目标:通过对动物简笔画的深入学习从结构上分析老人的特征,另外通过不同老人的练习提高整体把握人物简笔画的基础能力,提高对老人简笔画的分析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列举案例,教师演示,观看视频等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一种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对复杂复杂人物简笔画的表现应用能力教学重点老人基本特征和绘画步骤教学难点掌握老人的绘画技巧课 型新授+练习(绘画)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展示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学案2.学生准备:纸、笔、涂色工具教学内容与过程方法与手段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统计人数,观察学生身体状况查看体温表。
导入新课】一、复习人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二、播放宫崎骏漫画《哈尔的移动城堡》 的动画片,观察里面老太太的人物特征教学过程】一、胡须和皱纹的画法与发型相对应的还有胡须和皱纹,在简笔画人物中胡须也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特征,皱纹对于老人的造型非常重要,也是老龄化的重要标志,但我们很容易忽视,尤其是在绘制时注意细节的塑造更有利于生动的表现人物胡须要注意生长的位置,避免超过鼻翼; 皱纹主要包括:抬头纹、鱼尾纹、法令纹、眼袋纹、唇纹、和鼻梁纹等我们在日常绘画中运用的最多的还是抬头纹、鱼尾纹和法令纹抬头纹在绘画中不要太整齐,保持左右伸展,上下位置范围不要太高鱼尾纹要呈现从内向外发散状,注意眼角肌肉的生长方向法令纹是从鼻翼沿着嘴角外侧内收,线条要注意两头轻中间重,表现出皱纹的深浅的变化二、人体动态和重心人体的脊柱线递接头部胸部、骨盆,是人体的动态变化的主要支柱在画人物画时一定要注意动态线的重心要稳住,否则会出现倾倒的不良效果,这一点对人体绘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小贴士: 人体的动态和重心在人物造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卡通人物动态相对没有特别夸张,但一定要在练好人体动态基础以便将来进行动态创编。
三、老奶奶的绘画步骤第一步:用几何图形画出老奶奶的大体身体结构第二步:画出身体的各个部位细节,注意手和菜篮子的结构第三步:用油性笔描线,注意画面的清洁第四步:调整涂色,注意颜色的渐变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四、老爷爷的绘画步骤第一步:用几何图形画出老爷爷的大体身体结构造型,并注意身体比例第二步:画出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节,注意老爷爷胡子左右两部分的透视关系第三步:用油性笔描线,注意画面的清洁第四步:调整涂色,注意颜色的渐变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五、课堂练习(分组分层次练习)播放音乐 1.老头小练习 2.老太太练习(组合)3.皱纹和胡须的细节练习 六、展示作品点评【课堂小结】与上面步骤的结合,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总结人物简笔画的绘画步骤和胡须皱纹的绘画技巧。
作业布置】基础作业:完成老太太和老爷爷的绘画拓展作业:分组完成各种老人各种动态组合简笔画进行展示分享后期补充】 1. 2. 课前问好清点人数查看学生身体状况展示动画片并进行提问老师补充展示图片老师举例子说明展示图片播放录像展示皱纹画法绘画步骤展示图片讲解播放视频出示步骤老师讲解演示播放视频老师逐一指导练习重点强调老人的身体弯曲结构。
分层次练习可以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补充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老师补充分层次的作业可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练习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备注 班长报人数回答问题 举例子说明观看图片通过上下结构类型的比较掌握学习重点观看图片总结特点学生看视频总结皱纹的规律看图片思动态线的变化看视频总结步骤分组练习突破难点看视频总结步骤展示作品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到不同人物的造型学生总结完成拓展作业备注 板 书 设 计人物简笔画——老人的画法1.皱纹和胡须的画法2.老太太的画法3.老爷爷的画法教 学 反 思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安排比较适合中职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演示和练习活动中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出现的问题是:老人简笔画相对人物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尤其是皱纹和胡须的基本绘画方法,我们在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它们的特征,特别是皱纹和胡须的环节透视线另外,人物简笔画的都需要多多练习画出人物的身体结构动态创编的丰富性,为将来各种动作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有效诊断自己教学的得失,从中直观了解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并经过进一步繁复的修改,为使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注(后期补充): 1. 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