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培训课件-陈炳乐.ppt
62页中医外治疗法-推拿培训陈炳乐推拿培训教案v怎样学好推拿 v培训理念v培训方法v推拿基本功学习v学习道路推拿培训教案v推拿按摩基础 v推拿学概述 v推拿专业基础知识 v推拿按摩手法 v推拿功法 v常见病推拿按摩调理思路 v临床推拿按摩套路 v小儿推拿基础 培训理念v教授有用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综合能力;v实操说讲双面提高,医德至尚普救众生v团结协作创新经营,和谐共赢同步发展;v培训就业创业并存,回报社会大医精诚培训方法 v“六合教学法”v趣味动手练,实践找难疑,理论解迷惑;v说讲练沟通,模拟临床中,组织骨干成 推拿基本功学习 操作实践基本功学习v手法基本功:揉法、拨法、拿法、点法、滚法、 振法v部位基本功:头部、颈肩部、背部、腰及腰骶部 、上肢部、下肢部、胸部、腹部的推拿方法v体位基本功: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v套路基本功:全身保健套路、颈椎病套路、腰腿 疼套路、肩周炎套路、脏腑推拿套路推拿基本功学习理论提升基本功学习v解剖学v推拿正骨v疾病专业知识(病因、病机、辨证)v经验总结学习道路一、学习之路 1、观临养悟创; 2、学体悟得布; 3、五多、六心; 二、学习心态 1、谦则进,满则退,生而熟,熟而巧,巧而得 心应手。
2、生练熟巧,久而自明 3、功到自然成学习道路三、医学思想 1、统源不同,求同存异,杂糅并包,万物并存而道法 自然 2、和而不同,超越包容 3、先打深度,后打广度;先有主干,再有分支 4、法无定法,法虽有定,变通在人 四、临床检验 1、自我检验 2、老师检验 3、患者检验 五、超越自我 1、实践产生兴趣; 2、总结才有提高; 3、讲说方能升华;推拿学概述 v推拿简史v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治 疾病的方法,其历史源 远流长,从我国有文字 记载的年代到现在,根 据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 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 六个阶段:v 1、先秦两汉时期(公 元前—公元220年) v 2、魏、晋、隋、唐时 期(公元220—960年)v3、宋、金、元时期( 公元960—1306年)v4、明清时期(公元 1368年—1911年)v5、解放前(1949年之 前)v6、解放后(1949年— 至今) 推拿与按摩 的区别v从推拿的发展史上看,按摩不等于推拿①“按摩”包括 的手法相对较少,临床治疗的病种亦少,范围较窄;而“ 推拿”包括的手法相对较多,临床治疗的病种亦多,范围 涉及临床各科的疾病②按摩改称推拿是从明代开始的 ,明代之前均称按摩,明代开始称推拿。
v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按摩就是推拿,推拿就是按摩和“ 针炙”一样,“按摩”、“推拿”都是指临床上一种治疗的方 法像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符号或代号,叫这个也 行,称那个也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按摩”等于“推 拿”v再者按摩这个词的意义很含混,中医的按摩叫推拿,而 西洋按摩、印度按摩、泰式按摩等就不能叫推拿,推拿 就一定是咱们中医的按摩,是中医学的一门学科,推拿 属于医疗行为,必须由医生来做,而普通按摩则不一定 是医生来做,任何人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为 人按摩这就是按摩和推拿的本质区别在医院都叫推 拿科,不叫按摩科但是在宾馆、保健中心等处就只能 叫按摩,因为手法较为简单、粗糙,只能起到简单的放 松、消除疲劳的作用推拿的基本原理 v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v1.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v2.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 v3.信息调整 v4.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的 结合 推拿的基本原理v推拿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v1.舒筋通络v2.理筋整复 v3.活血祛瘀 v总之,推拿在对伤筋的治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祖国医学“痛则不通, 不通则痛”的理论原则,将“松”、“顺”、“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拘者舒,斜者正,瘀者通,取得了“通则不痛”的满意疗效。
推拿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治法v推拿的治疗原则v1.治病求本 v2.扶正与袪邪 v3.调整阴阳 v4.因时、因地、因 人制宜 v推拿的基本治法 v根据手法的性质和 作用量,结合治疗 的部位,推拿治疗 有温、通、补、泻 、汗、和、散、清 八法 推拿的适应症1、伤科疾病:各种急、慢性脊柱、四肢、关节等部位的闭合性软组织 损伤,骨质增生性疾患等如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肌肉劳损、胸 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折后 遗症等2、部分内科疾病:头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感冒、咳嗽、哮喘 、胆绞痛、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便秘、偏瘫、痹证等 3、部分外科疾病:手术后肠粘连、乳痈、褥疮等4、部分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 盆腔炎等 5、儿科疾病: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痛、泄泻、呕吐、便秘、 遗尿、消化不良、斜颈、脑瘫等6、部分五官科疾病:咽炎、青少年近视、斜视等 推拿的禁忌症1、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 2、某些感染性的运动器官病症,如骨结核、丹毒、骨髓炎 、化脓性关节炎等 3、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4、各种出血病,如便血、尿血、外伤性出血等。
5、皮肤病变的局部,如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 6、肿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 7、孕妇的腰骶部、臀部、腹部 8、女性的经期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9、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过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之后 、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推拿按摩手法 v手法的概念v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 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 、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称 为“手”;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 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 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指 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古 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 也推拿按摩手法v推拿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v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v持久:是指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v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 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 ;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v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和操作幅度要均匀。
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 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和幅度时要 逐渐地、均匀地改变 v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 滞”v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的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 充分放松v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擦法 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推拿按摩手法v手法操作时形体的基本要求v体松:即身体放松要做到身体放松,首先要精神放松 ;其次是颈肩部放松,以保证沉肩;肩部放松,以保证 肘关节自然下垂;肘及上臂放松,以保证肘及腕关节能 自由屈伸;松髋、屈膝、两足抓地以保证下肢的稳定与 放松放松并不等于注意力可以不集中,肢体懈怠,而 是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v体正:即身体正直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身体要保持正 直,即:头正、颈直、含胸、拨背、塌腰、敛臀以保证 脊柱正直,脊柱无屈伸、侧屈和旋转推拿按摩手法v手法操作时呼吸的基本要求v自然呼吸: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自然呼 吸,不要憋气,做到“静、缓、深、匀”, 以保证能够连续、持久地应用手法静” 是指呼吸要静,呼吸的动作不宜过大;“缓 ”是指呼吸要慢,不宜太快;“深”是指呼吸 要沉,气达丹田;“匀”是指呼吸要均匀。
呼吸的频率要与手法的用力、快慢相配合 推拿按摩手法v手法操作时用力的基本原则v以近带远:用力的基本要求是以近端带动远端如掌揉法是以上肢带动手掌 进行按揉;拇指拨法是以上肢带动拇指进行操作,而拇指的掌指关节及指间 关节不动;抹法是以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着力v刚柔并济:手法要刚柔并济,即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有些手法应以刚为主 ,而有些手法则应以柔为主在施用以刚为主的手法时,患者应感觉到力量 很大但能忍受;在施用以柔为主的手法时,患者应感觉到很舒适但手法有一 定的力度v整体用力:在施用手法时,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身体各部协同运动、发力 用力方法是:起于根(足或丹田),顺于中(下肢、腰、上肢),发于梢( 掌、指)切忌以掌着力时力发于掌、以指着力时力出于指v手法时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 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层次、手法的特点及手法的注意 事项;其次应该细心揣摩练习,达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并能得心应手地 运用推拿按摩手法v手法操作时步伐的基本要求v桩步:双脚与肩同宽或更宽,微屈膝、松髋、直 腰v弓步:前腿弓,后退绷,直腰含胸,可以前后灵 活移动v虚步,身体重心主要在一条腿上,另一腿辅助支 持,身体重心可以在两腿灵活转化。
推拿按摩手法v推拿按摩手法的作用v手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v①缓解肌肉痉挛;②放松止痛;③活血祛瘀;④ 消除肿胀;⑤温通经络;⑥疏通狭窄;⑦分解粘 连;⑧滑利关节;⑨整复错位v我们又可把①至④概括为放松作用;⑤可以概括 为温通作用;⑥至⑧可概括为助动作用;⑨可概 括为整复作用推拿按摩手法v按手法的主要作用分类v放松类手法:v即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放松止痛、活血化瘀、消除肿胀作用的手法 常用的有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缠法、拿法、拨法、牵拉法 、搓法、击法、弹法、梳头栉发、摩掌熨目、踩跷法v温通类手法:v即具有温通经络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摩法、擦法、推法、捋法、 抹法、扫散法、点法、捏法、捻法、掐法、振法、拍法、推桥弓、 鸣天鼓、刮法v助动类手法:v即具有疏通狭窄、分解粘连、滑利关节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摇法 、背法、抖法、屈伸法v整复类手法:v即具有整复关节错位作用的手法常用的有按法、拔深法、扳法推拿按摩手法按手法操作时动作形态特点分类v摆动类手法:即具有摆动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一指禅推法、滚法 、揉法、缠法v摩擦类手法:即具有摩擦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摩法、擦法、推法 、搓法、抹法、刮法、摩掌熨目、扫散法、推弓桥、梳头栉发。
v挤压类手法:即具有挤压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按法、点法、拿法 、捏法、捻法、掐法、拨法、捋法、 踩跷法v叩击类手法:即具有叩击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击法、拍法、弹法 、鸣天鼓v振动类手法:即具有振动特点的手法常用的有振法、抖法v运动关节类手法:即可以使关节产生运动的手法常用的有摇法、 背法、拔伸法、扳法、屈伸法、牵拉法推拿功法 v推拿功法性质与意义 v 推拿功法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传统的功法增强推拿临床工作者的体质与 素质,掌握和运用手法的技巧、耐力、功力,并充分发挥推拿疗法临床医疗 效果,以及通过自我身心的锻炼激发人体内潜能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探索 练功对人体形态结构,局部组织和整体影响的学科;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属中医推拿主要课程——推拿基础课程内容之一;是中医推拿 医师必修之课 v 所谓“功”者,皆功夫也,人身通过各种特定的肢体运动进行自我锻炼,使 身体的局部和整体的机能得到提高和改善,这些功能,我们称之为“功”所 谓“法”,就是练功的方法推拿功法就是推拿医师以自己和病员的身体为对 象,以增强体质和扶助正气为目的,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调控身心(形体与精 神)的活动,以调整内脏功能,防治身心平衡失调,同时增强腰力、臂力、 腿力和指力,达到外强内壮的目的。
因此,推拿医疗工作者经过功法锻炼使 自己具有充沛的精力,强健的身体,深厚的功夫,持久的体力和耐力(包括 腕力、指劲),灵活的关节,敏锐的指感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推拿 手法,提高治疗效果,胜任推拿医疗工作由于推拿功法是一种整体性的锻 炼,所以其中某些方法也适合于病人进行锻炼,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疏 通经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推拿功法学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