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蚕种管理办法》构建和谐江苏蚕种业.pdf
2页贯彻《蚕种管理办法》构建和谐江苏蚕种业 张旭东 ( 江苏省蚕种管理所2 1 4 1 5 1 ) 《中华人民共国畜牧法》、《蚕种管理办法》自2 0 0 6 年7 月1 日起施行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我国, 特别对重点蚕业大省——江苏的再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蚕遗传资源, 规范蚕种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蚕种质量,维护蚕种生产、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江苏蚕种 业的持续发展作了明确要求,必将涣发古老蚕业在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承担社会发展与稳定 的义务,夯实自身经济基础的勃勃生机 1 正视现状,把握行业发展脉搏 随着江苏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蚕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 9 9 5 年以来的十年,江苏蚕种业 发展稳定,蚕种数、质量等诸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茅全省蚕种供求基本平衡,蚕种生产能力相 对较强但随着苏南老蚕区萎缩加剧,苏中主蚕区的相对稳定,苏北新蚕区发展的困难,目前江苏 蚕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 一) 环境污染严重,蚕业生产安全性受到威胁从近年由于环境污染而引发的蚕业损失反馈 来看,苏南老蚕区虽然污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因蚕业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实在小,故受 损就撤,蚕区激剧消失。
苏北新蚕区由于蚕业传统缺乏,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一遇挫损,就弃而择 它,蚕业发展超想象的艰难苏中蚕业主产区首先是粮棉大农业生产区域,虽在蚕饲养布局上已有 调整,力求避免与粮棉作物的冲突,但因大农业病虫害防治引发的蚕中毒事件已是常态,且受损理 赔难,对蚕农心理、经济影响大,其次该区域也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地区,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 相对较多,在G D P 的作用下,蚕业往往就是牺牲品,因此生存压力趋增,发展失去空间; ( - - ) 生产成本上涨明显,比较效益趋低,劳动生产者积极性受挫从2 0 0 4 年开始,国家对粮 食生产采取直补、免税、保护价收购等多项优惠政策,粮棉种植收入大幅提高,且增幅远高于蚕业, 以往蚕桑对粮棉的比较效益的优势正在降低与失去另外,由于蚕桑生产前期投入大,收益体现慢 且风险大,与农民外出务:【相比基本无优势可言,弃桑毁桑也就成为蚕桑生产受挫之后的第一选择 ( 三) 劳动强度与劳动报酬倒挂,劳动力转移加快蚕业生产基本属于手工操作,露天作业, 劳动强度大且作业环境恶劣,与工业生产机械化相比无优势对讲究效益与舒适度的现代农民而言, 蚕桑生产已不再是农村经济的首选劳动力转移明显,经济发达区域的劳动力进工厂了,没有人来 养蚕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因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了,同样没有人从事蚕桑工作了。
( 四) 路政基础、工业园区、小城镇等建设,侵占了正产生效益的桑田,对蚕农经济影响巨大, 转移并恢复蚕桑生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五) 科技进步对蚕业经济的影响小而慢 ( 六) 管理体制、技术服务网络的不畅与缺损,同样制约江苏蚕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从目前江苏蚕种业的现状来看,蚕种生产单位数量多而小,没有规模优势,企业经济的发展仍 属的起步阶段但江苏蚕种业将随着《蚕种管理办法》的实施,再一次迎来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一是江苏的蚕种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从供大于求,到现今的供求基本平衡,并有供求倒置的趋 势二是蚕种场改革已经深入,改革改制促进了生产,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经营格局的平衡多种经 济体制并存,需建立新机制,拿出新办法,更重要的是对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理念必须改变, 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三是近几年茧丝绸形势相对稳定且持续向上,给江苏蚕种业的发展带来了理想 8 的上升空间要敢想敢干,做大做强江苏的蚕种业,从目前来讲,条件较好:《畜牧法》、《蚕种 管理办法》规定了政府对行业支持的力度,也就是政策上有支撑,技术队伍稳定,生产有保证,蚕 种质量优良,因此,我们要顺势而为,决不放弃做强江苏蚕种业的历史机遇。
江苏蚕业要想有新突 破,从纯数量关系来看有相当的难度,今后只有走精品、特色和外向发展才能保证江苏蚕业的生存 与发展 2 贯彻《蚕种管理办法》,寻找行业发展突破口 2 .1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蚕种管理办法》,尽快推动与早日立法 实施《江苏省蚕种管理条例》,建立适合江苏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蚕种管理法规 2 .2 建立江苏蚕种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根据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做到重点与普遍的 结合,区域发展协调,蚕业经济与社会大市场经济的和谐,以大农业经济的补充和辅助为己任,稳 定农村,增加农民收入 2 .3 积极实施江苏省蚕种业的科技进步项目工程针对目前江苏蚕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科技为 手段,借助科技积极实施蚕种业省力增效的发展战略,让古老蚕业与现代化发展同步 2 .4 根据《蚕种管理办法》精神,制定江苏蚕种业有关管理的实施细则组建江苏省桑蚕种品种审 定委员会、蚕种质量事故鉴定、仲裁委员会,积极实施蚕种生产、经营的许可证管理制度,以法行 使蚕种业的管理职能 2 .5 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协调行业,强化自身建设,净化市场,构建和谐蚕种业正确认识市 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业协会的作用与意义,江苏蚕种行业协会的根本任务是为会员提供信息、技术、 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市场调研与价格协调,代表企业与政府沟通,参与产业政 策的研制,反映企业与行业的要求,维护成员与行业的合法权益。
具体就是:协调各方利益,调整 行业成员间的生产能力与数量,加大品种研发,强化产品的市场与质量管理,努力推广新技术在行 业的应用 2 .6 强化蚕种基地建设 《畜牧法》与《蚕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安排资金,支持良种繁育,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蚕种场的建设行业管理上要努力引导并规划好蚕种基地的建设有政府的扶持、支持,有行 业的引导、支撑,蚕种生产单位的支助,江苏蚕种业的基地建设将是科学合理并符合江苏蚕种业实 际发展需要的江苏的每一个蚕种基地发展的目标是:年生产能力2 0 万张以上;蚕种质量在全国属 领先地位,名列前茅;企业管理规范;基础扎实;生产安全;有一支较强的技术队伍;对市场敏感,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掌握有强力使命感;经济上能自我积累、发展 3 依法行政,构建和谐江苏蚕种业 江苏蚕种业目前要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畜牧法》、《蚕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应加快 蚕种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的步伐,虽条例的颁布有一个过程,但在此阶段江苏蚕种的生产、经营管理 应根据江苏蚕种业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不破再立,立后再破,逐步过渡,以稳定求发展 3 .1 协调蚕业区域规划,调整并促进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3 .2 协调各方权责,建立蚕业服务网络,担负江苏蚕业振兴的职责; 3 .3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激发与协调产业链各链节的动力,推进茧丝绸业的健康进步。
一个行业的 发展是有多个不同的主体有机组成的产业链共同作用的结果,互相支撑,互相依赖,链断则行业毁 因此,行业内无论何方都应根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分享行业发展成果; 3 .4 诚信自律,依法进行蚕种的生产、经营、管理,依德治理行业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