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四)地表形态变化.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42214156
  • 上传时间:2023-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课标)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四)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跟踪检测(四) 地表形态变化A级——基础提速练(2019·郑州质量预测)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2.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3.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1.B 2.D 3.A 第1题,结合材料“两个翼角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可知,该地主导风向为西风,故选B第2题,抛物线沙丘凹进一侧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强,故位于凹进部位的甲、丁两处以侵蚀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可将凹进区域的风沙物质侵蚀、搬运至背风坡堆积,背风坡呈弧形凸出,故乙、丙两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D。

      第3题,结合以上分析,该区域盛行西风,迎风坡风力强劲,水汽蒸发量大,地表十分干燥,加上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植物生长,故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的甲、丁两处植被覆盖度低于背风坡的乙、丙两处,B、C错;甲、丁两处虽然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但丁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平行,甲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垂直,甲处侵蚀作用更强,故甲处植被覆盖度低于丁处,故D错A对2019·合肥质量检测)海南省东部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南北长8.5千米,其北部为狭长的沙嘴在河流与海洋的共同作用下,玉带滩及其周边海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01年和2009年玉带滩周边海陆分布据此完成4~6题4.与2001年相比,2009年九曲江河口发生明显变化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5.2009年玉带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  )A.东岸大于西岸,北部大于南部B.西岸大于东岸,南部大于北部C.西岸大于东岸,北部大于南部D.东岸大于西岸,南部大于北部6.为避免玉带滩沙嘴消失,应该在(  )A.万泉河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万泉河中上游兴建水库,防止洪水侵蚀C.沙嘴建护岸工程,减少海水侵蚀D.沙美内海西岸网箱养殖,减缓水流速度解析:4.D 5.A 6.C 第4题,2001年,九曲江河口没有明显的沉积地貌,但2009年九曲江河口沉积形成了一大片陆地,为三角洲地貌,D对。

      洪积扇、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而不是河口地带,A、B错河漫滩平原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沿岸,C错第5题,与2001年相比,2009年玉带滩变狭窄,北部地区变窄更明显,说明海水的侵蚀力明显增强,北部侵蚀力强于南部,北部沉积物平均颗粒较南部大;内海比外海封闭,水流速度较外海慢,留下的沉积物平均颗粒较外海小,故选A第6题,玉带滩沙嘴主要受外海侵蚀变狭窄,可通过修建护岸工程减少海水的侵蚀,C对万泉河中上游植树造林和修水库,能调节河水径流,减少入海泥沙量,会使沙嘴处泥沙沉积减少,且不能阻滞外海对沙嘴的侵蚀,A、B错沙美内海西岸网箱养殖,不能减缓外海海水对沙嘴的侵蚀,D错西秦岭在经历了多阶段板块构造演化后,进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下图为西秦岭武山盆地构造剖面简图据此完成7~9题注:石英岩和板岩均为变质岩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7.图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8.该盆地可能发生岩浆侵入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9.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可能来源于(  )A.板岩 B.石英砂岩 C.石灰岩 D.砂砾岩解析:7.B 8.D 9.C 第7题,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图中岩层向下凹陷,所以为向斜,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图中有断层存在,但不是主要地质构造,C选项错误;两个断层之间的岩体下降,形成地堑构造,图中没有该构造,故D选项错误。

      第8题,岩浆在沿地壳薄弱地带向地表喷发的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侵入岩,图中丁处位于断层附近,故可能发生岩浆侵入,故D选项正确第9题,如果一个地区沉积了一套岩层,之后又上升露出地表并遭受剥蚀,造成长时间的沉积间断,然后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即在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期的地层,造成上、下地层时代的不连续上、下地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的上下地层之间隔着一个大陆剥蚀面,即不整合面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是其下石灰岩风化侵蚀物经长期侵蚀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2019·浙江4月模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莱士溪经历了1857年大地震如图示意地震前后华莱士溪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地质构造线附近最可能是(  )A.向斜构造 B.背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地垒构造11.图中地质构造线两侧地块的相对移动方向为(  )A.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B.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C.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D.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解析:10.C 11.A 第10题,华莱士溪故道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发生弯曲,经过时间的推移,河流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如今的华莱士溪中部河段沿地质构造线有更长距离的延伸,说明地质构造线两侧的岩层发生了移动,可推测该地质构造线附近可能是断层构造,C对;溪流沿构造线延伸,可推测地质构造线处地势较低,可排除地垒构造,D错;仅凭地形地势差异,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无法确定背斜和向斜构造,A、B错。

      第11题,华莱士溪受地震的影响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同时地质构造线两侧也发生了位移,导致华莱士溪中部河道更加弯曲,由图可知,地震后丙、丁之间的河道沿地质构造线延伸更长说明东侧地块向东南方向移动,西侧地块向西北方向移动,A对;B、C、D错B级——重难提分练(2019·广东七校联考)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河床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的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增加陆地面积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稳定入海江道3.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1.A 2.D 3.A 第1题,夏季河水水位上涨,径流量大,此时海水受河水的冲击,进入河道的海水上溯河段偏东,因此缩窄前夏季河床高度的变化以河流作用为主,仓前东侧河道宽,流速慢,再加上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泥沙沉积量有所增加,河床堆积增高;而仓前以西河段夏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大,流速较快,受海水顶托作用弱,河流侵蚀作用强,故西侧河床因侵蚀而降低,因此本题选A。

      第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D对;由于江道缩窄,海水受狭窄河道的影响,波涛激荡,势力更强,所以其入侵程度会有所增大,A错;虽然河道缩窄后,陆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B错;受地形、潮汐等条件限制,该河段航行较少,缩窄江道虽然缩短了南北岸间航运联系的距离,但也加强了波涛的汹涌程度,反而不利于通航,因此主要目的不是缩短南北航运距离,C错第3题,最佳观潮点,应该在潮差大的地方,一般海水入江后受地形变窄的限制,潮差易增大形成更大的海潮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河道缩窄后,由宽到窄的喇叭口明显东移,所以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会东移且潮差增大,故选A2019·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4~6题4.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 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 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6.该河段(  )A.河水自东北向西南流 B.河水自东南向西北流C.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D.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解析:4.D 5.B 6.D 第4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形成最早的阶地应该是现在抬升到最高的河流阶地,图中④阶地位置最高,因此形成最早的阶地是④阶地。

      选D第5题,由题意可知,在地壳抬升后流水下切的过程中,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第6题,由图可知,该河流西北方向没有河流阶地,是河流凹岸,以侵蚀为主;河流的东南岸有河流阶地,是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为主,形成河漫滩河流的凹凸岸主要受河流惯性作用,以冲刷凹岸为主,无法判断河流流向,因此河水自东北向西南流或者自东南向西北流都可以形成图示河流阶地,A、B错误;但图示河流阶地在地势较为平缓的河段才能形成,应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2019·潍坊统考)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砾岩(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7.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C.地壳下沉—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8.福建省和甘肃省丹霞地貌特征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  )A.气候条件不同      B.地质构造不同C.沉积环境不同 D.岩石类型不同解析:7.C 8.A 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其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壳下沉,水体中的泥沙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红色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再经地壳抬升,最后经外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

      故选C第8题,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十分丰富,流水作用强烈;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风力作用显著,A对根据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判断,福建省和甘肃省两地丹霞地貌的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相似,B、C、D错2019·安徽合肥二模)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如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据此完成9~11题9.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